结语:
中国当代艺术中“中性”符号的出现,是一个值得被研究的艺术现象,而作为艺术现象,对其审美判断首先应立足于艺术本体的分析。由于自身涉及性别文化研究领域,所以将其归类于性别艺术,但是这种艺术现象又是较为特殊的:它既不同于女性艺术,又不同于男性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游离状态。正因为它的无法界定,也成就了它的多元化的存在,以及对社会性别问题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指向性;它的审美取向也具有特殊性,既可以表现为极端与怪异,又可以追求含蓄与唯美,明显的带有后现代艺术精神,使其自身存在着若干的不稳定与未知;就这种艺术现象的发生来说,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中包括了社会、政治、民主问题的反映,同时,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也体现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追求,以及特定阶段的时代与社会特征。总的来说,这种“中性化”的现象涵盖了有关性别、艺术、社会学、文化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中性”符号本身的形式及其文化意义的发掘与研究,有利于对这一新的艺术现象的产生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文化文脉及审美判断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①《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沈奕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②《身体与性属》,(美)托马斯·拉克尔著,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年
③《性欲三论》,(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年
④《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鲍德里亚著,永国译,哲学在线网
⑤《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劳伦斯·比尼恩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⑥《周易·系辞上》
⑦《原始文化研究》,朱狄著,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⑧《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⑨《伍尔夫日记选》(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戴红珍、宋炳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⑩《女权主义文论》,张岩冰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