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12-22 10:04:52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三)“现象”背后的社会与文化:

  翻开艺术史就会发现,一个图像的产生、一个现象的存在,必然有与之紧密联系得社会与文化成因;而对作为现象的“中性”符号的解读,也应该从促使这个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角度入手。那么,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意识流呢?

  ① 通过“中性”符号透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问题:

  进入人类社会以后,将生殖特征作为标准将人的“性别”划分为只有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分化体系”,并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机制被逐渐建立起来,就形成了性别秩序。所谓的“性别秩序”并不是一个生物学的范畴,而是作为社会契约被逐渐建构的文化概念,人们在这种明确的体系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性别定位,并依照标准努力规训自己的行为。正如人类学家安·波琳(Anne Bolin)所提到的,性别并非纯粹是依据生殖特征来“归类”的,而是在社会上努力完成的。人类的性别并非只有两种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不同的社会对性别的划分标准也不同。“二元化”的性别秩序建立后,多种形态的性别逐步向稳定的两性模式发展,而出现在两性秩序之外的偏离者(如同性恋),就会被视为异化的、不适宜的、丑陋的。 随着对性别的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发现无论从生物学的角度还是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性别其实是五花八门的”。福柯主张把性从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性还原为多元的性主体。在当代社会,人性的解放使人们不想再充当被动的生物符号,“二元化”性别秩序的合理性不断遭到质疑,人们试着摆脱被长期束缚的性压抑状态,建立多样化的性类别,许多在以往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性别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在寻求各种方式的性解放的过程中,艺术家试图站在文化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与立场,以艺术的形式对社会现象进行揭露与批判,希望建立多元化的性身份。所以,经常关注同性恋、变性者等在社会中的处于亚文化的生存状态,就成为艺术创作需要不断发掘与表现的艺术主题。在作品中艺术家刻意制造性别界限模糊的形象,或是表现同性恋的暧昧题材,通过对性身份的多元化演绎,进而挑战两性性别秩序的正统地位。艺术图像中的“中性”性别符号的出现,打破了身体“一元化”的性别特征,在个体性别制造了“矛盾”与“混乱”的状态,从而将束缚于人身体之上的性别文化破坏、重构,试图以象征的形式在美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对社会学的全新理解。

  因此,对“中性”符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现象层面的研究,发生在现象背后的严肃而深刻的社会根源,才是符号本身最具文化价值的存在。

  ② 作为“土壤”的传统“中性文化”的影响:

  当代艺术中“中性”符号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性”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母性崇拜”。《说文》曰:“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这是关于泥土造人的母神“女娲”的记载。这种以母性为神圣起源的观念与西方的天父造人说,就体现了中西方从本质上截然不同的文化色彩。在中国几千年的父权社会中,母性崇拜古老原始的文化情结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遮蔽、驱除,而且已成为中国文化中核心的和主体的精神。中国的母性崇拜在塑造了自身文化的基本结构范式的基础上,在文化的领域又继续将其逐步深化与具体化了,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就是在哲学观念上与西方的“父本主义”相对的中国哲学的“母本主义”。

  中国哲学的母本主义最突出的表现,首先在道家的思想中。老子即以母性为形上之“道”,他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牝”即母性,而“玄牝者,形而上之牝也。”所以“母性”即“道”(本体、本源)。对原始母性的崇尚,使道家文化哲学发出对雌弱阴柔的由衷赞美,进而提出“慈”、“静”、“俭”、“曲”、“贱”、“后”、“淡然”、“不争”、“守雌”的处世之道。而“阴阳”思想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被广泛运用于天文、地理、历法、医学、农学、艺术等各领域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阴阳互根”,二者相互渗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又相互转化,“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内经·素问》)。而两者达到的理想状态,就是阴阳平衡,达到和谐。这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使天地万物由此而生生不息。因此,由阴阳学说中可清楚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对“和”的崇尚。

  在中国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在人格精神上“阴柔气质”也相当重。儒家提倡“中庸”的文化态度,孔子内向、保守、谦和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已放大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平静、恬淡、中和的特征,偏爱柔美的文化气质,已经作为“集体无意识”渗透到整个民族的文化与观念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雌性阴柔的特质,以及崇尚“中和”的美学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中性气质”,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为艺术中存在的“中性化”的审美取向提供了文化渊源。

  ④消费文化——“中性美”的温床:

  身体可以是反映文化的强有力的工具,是因为它可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被操纵、控制,进而可以通过重塑与设计,来符合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把身体的“功能”及其表现力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并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将“身体”带到大众面前任其自由的享用,通过对身体外表的极致追求,体现人们推崇唯美的精神升华。

  身体作为消费对象在追求不同时代的“完美”过程中不断演进,那么附加在“身体”之上的“性别”则可以为身体提供更为广阔的升值空间。也就是说,“性别”作为“身体”的一个文化行为符号,赋予了身体不同的文化角色;不同的文化角色则可以转化为不同的文化资源与价值,来满足各色人群的“消费需求”。在男性审美为主导下的商业文化中,由于女性的缺席而致使男性占有了观看权力。所以,“女性”图像是主要的消费对象,并随着观看者的需求不断更新、变换;而就在大量的“女性”图像充斥人们眼球的今天,“男性”图像也悄然的加入到这类“视觉商品”的行列。是什么原因让男性也“放下身段”取悦于人呢?原因应该出在男性在当代消费文化中“创造”的垄断权被逐渐分化了。伴随着消费主体结构的不断变化,女性消费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壮大,消费能力也逐步增强;相对于迅速膨胀的女性消费而言,男性消费群及其对消费文化的辐射能力则显示出消极的状态。因此,女性同样作为消费文化的“强势需求”的占有者,开始逐渐的左右消费文化的走向。由于女性兼具“双重身份”的特殊审美心理,所以在对待“性别”时经常会抱有宽容的态度,从双性的身份中获得超越性别的体验。两性特征兼而有之的“中性美”的出现,可以同时满足她们内心的双重需求,使内心潜在的双性欲望得到释放。再回过头来看时尚文化造就的一个个“帅气”女孩、“俊美”男孩的形象,就不难理解这种“中性美”的流行趋势为何能够轻而易举的成为大众审美的“理想型”化身。

  早期好莱坞的著名男演员,就是被后人称为默片时代"电影皇帝"的鲁道夫·瓦伦蒂诺(Rudolph Valentino),就是以他神秘的“中性美”,创造了一个电影史上的神话。瓦伦蒂诺的银幕形象颠覆了过去和现在所有关于男人的想象,他时而英俊阳刚、时而阴柔妩媚,时而穿着华丽、时而古香古色,从外观上根本辨别不出性别,就是这种"不男不女"的、世人不曾想象过的美让整个世界为之倾倒。瓦伦蒂诺是无性的,因此被所有人当做情人,他曾说:"我想人们喜欢我是因为我将片刻的浪漫带到了他们的生活中。"的确,他把浪漫带给了所有的男人和女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牛房仓库近期活动
· [专稿] 2008•中国设计师高峰论坛
· [专稿] 物是:当代艺术中的物主题
· [专稿] 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画展
· [专稿] 2008中国创意精英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