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础(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前副院长、国画系主任):
我的学生,有几个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很好,但踏上社会了却出不来;还有的就相反,在学的时候技术不是最好的,但胜在热爱艺术,对艺术的理解有自己的想法,经常会参加社会上的展出,最后反而闯出了名堂。这让我感叹,“学”和“术”之间关系真的很密切,只会画是成不了一流画家的,笔头老练,内容像白开水,就找不到自己要走的路,最后还是走不下去的。
很多艺考生本身对艺术并没有太大兴趣,即便进入很热门的专业,踏上社会以后也未必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艺考真的不是一条所谓通往文凭的“捷径”,如果没有兴趣和热爱,反倒是在浪费青春。艺术教育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导致艺术价值的判断也越发混乱,缺乏专业的评价体系导致各种人云亦云的评论出现,完全没有放到现实背景下就胡乱解读的也比比皆是。“学”与“术”结合的现实意义,不仅是针对艺术家内外兼修的标准,同时也是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需要做到的。
丁荣魁(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前艺术总监):
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模仿别人的画换钱,没有自己的东西,因为他们觉得与其一辈子受不到赏识,当个穷画家,不如去迎合世俗的品味。这种人空有好画技,却没有思想,而真正的画家,都是在某方面有所突破的人,像齐白石能把虾画得与众不同,就因为他用心观察并且找到了神髓,这就是一种成就。
艺术创作最不缺的就是技巧,无论是天赋异禀的,还是勤能补拙的,只要不断练习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峰,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画,古往今来能仿真到真假难辨的也不在少数。然而对于当今的艺术教育来说,这种只重“术”而不重“学”,却更加不适用。艺术是现实最真实的一面镜子,时代不断在变,人的思想、审美、价值观不断变化,艺术创作应该走在前头,比别人早一步看清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种观察力和表现力,没有对社会、文化的熟悉和掌握是无法拥有的。在注重创新和突破的当代,一味踏着传统的老步子走,无论什么艺术门类,都必然是行不通的。
陈谷长(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术”就是技巧技术,而“学”范围就广了,而“术”最终还是要靠“学”来体现的。以传统绘画为例,要看懂传统的东西,美育和文育都要有,没有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就看不懂国画好坏。就因为文育少于美育,所以很多人能说得出传统画技法笔墨的好坏,却不一定知道画了些什么。关键还是要多涉猎知识。
无论是学传统的国画,还是西方的油画,单靠技巧想走遍天下简直是天方夜谭。由于文化学习并不突出,很多艺术生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缺少广泛的阅读,但是对美术史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尤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名著、传记、散文等文学书籍的阅读更是里年轻人越来越远。艺术不单是为了反映真实,更是为了升华真实,这与文学有着相通之处,越多书籍的阅读,能让艺术家在创作时有更多灵感,一个重视“学”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必然是有深度、有内涵、有层次的。
奚阿兴(上海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前美术总监):
其实我们七个每周三坚持风雨无阻的“相约星期三”,就是老友之间的相互学习。王劼音是老大,因为他是我们之中思想最新、最多变的,和他一起总能接收到很多新的想法。再加上我们一半是搞传统水墨的,一半是搞油画的,从对方的画当中都能学到很多技巧和想法。所以每次聚到一起都很开心,退休以后还能不断进步。
艺术之间虽然有门类,但是相通之处、可借鉴之处也不少,从来就没有分明的界限,因此无论是技巧还是思想和知识,哪怕只有零星的启发,都有可能激发和碰撞出全新的画法或内容。“水墨缘七老”沙龙就是七位老画家,给自己营造出的这样一个既亲切开心,又能交流进步的场所,他们虽然低调,但都没有因为退休而放弃创作,反而还在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既借鉴老友的不同技法,又保持自己创作原则。这样的艺术态度也是对艺术教育的一个提示:坚持与创新都离不开“学”“术”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