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邱志杰:学生像老师可怕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23 11:19:33 | 文章来源: 邱志杰博客

如果按照教育思想中的极端自由论者的推理,学院里面有一些好老师那反倒不是好事情。因为有了好老师,学生就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这会导致“大树之下只能长出小草”。这个推论如果再极端一点,那就是不但学院教育,所有的教育根本都是压抑。所以这种极端自由论背后最基本的信念其实是天才论和反教育。我们再看看这个推论的反面,那就是学院里面的教师无所作为,或者笨一点,对于天才学生的发展,反倒是好事了。这个荒谬显而易见。因此在传统专业教育中历来没有什么市场。但是到了当代艺术教育出现,问题却又重新混乱。

这种混乱是因为人们认为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绝然不同,以为当代艺术应当更加强调个性和自由,所以在传统艺术中教师影响学生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到了当代艺术教育中,便以为不可接受。

要求学生不像老师,理由是当代艺术嘛,应该有个性。这里面其实存在一个悖论。既然个性在艺术中起作用的,那么一个学生的个性难免和老师大不一样或者不大一样,就算他再怎么努力,想要完全像其实是做不到的。万一他们碰巧个性完全一样,想要和老师在风格上有点不同也一样是做不到的。那么,像不像老师完全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也不是可以刻意追求像或者不像的了。可见个性本身不是理由。在艺术中,个性不是创作之前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是通过创作活动去建立起来的东西。所以学生要不要像老师,根本是可以选择的,和个性这个概念没什么关系。这首先要加以剥离,问题才谈得明白。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其实是分成各种阶段的。弄明白这一点,像和不像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初学阶段,根本就没得选择,就算成心想要不像,恐怕也做不到。小孩学说话,就是要像爸爸妈妈,否则就是不说人话。这位小朋友如果很有“个性”,学不像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说话,只会咿咿呀呀,大家反倒要着急起来。最早的启蒙老师就是父母,那种像,早就通过基因和胎教搞定你了。我再有个性恐怕一辈子也背叛不了我的闽南口音了。除非我要考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否则害处不大,也不需要为难自己去改了。学艺术也一样,最初的影响其实很大,但是你根本无从选择。这里面有运气的因素。

等到进入学习操作方法,追求水平的层面,选择的可能性就出现了。这位老师这样画画,另一位那样画画,你选择其中一位当老师,目的不是为了画得和他“一样”,而是为了画得和他“一样好”。你要得到的是“好”,而不是“一样”。为了这个“好”,你自愿地想要学会和他“一样”的方法。你还生怕他不告诉你这些方法,使你不能和他“一样”。你可能死磕一种方法一个老师,你也可能转益多师,但目的都是为了寻求“好”。为了达到“好”,你不惜一样。我们学书法,不断地临帖,就是为了这个。想要和老师不像,其实很容易呀。太容易了,你画得差一点就不像老师了。所以,为了让人承认你好,你不考虑个性。你生怕考不进美院的那几年,你从来没有担心过个性。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