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览会是筛选之后再判断
主持人:我们提到收藏,您和博览会的关系,您也跟我们聊一下,在很多博览会上您也会看或者买一些东西,我觉得大家时间都很紧张,我们选择博览会的时候因为很多,我们可能会选几个,或者您也会只去几个,从对比来说的话,比如说欧洲、东南亚展会上,如果有限的时间,一年3—5个博览会你去哪个?
乔志斌:首选是巴塞尔,当然现在香港非常多,其他我觉得能看都看,包括这次新加坡博览会也是第一届,我觉得会搞的非常好,因为它很专业,起码上海第一届做的非常好,收藏看博览会非常重要的,你平时去画廊,看得多才有感触,你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是博览会把所有的画廊集中在一起,尤其好的博览会,还有好的展览,也能帮你筛选,你多看,看完了之后自然就有判断。
主持人:在相对权威的选择基础里再进行选择?
乔志斌:对。
主持人:做其他事也是这样是吗?
乔志斌:我买东西也是那样,你到一个商场里面买某一方面的东西,我也愿意把所有都看完,当然你可能有自己的价位区间什么的,你把所有的看完了之后再去买,博览会也是一样,看完了再去买喜欢的
主持人:你去不同的博览会,所需不同,可能会去一些印度、日本、新加坡等等,你可能也是跑了很多,有经验了也会有取舍,跟您近期的收藏的趋向或者关注多一些?
乔志斌:我是这样,关注点还是在国内,但是现在开始收藏国际,印度我专门去看,也是艺术博览会,也是专门看了艺术家,喜欢的几个艺术家也是在持续的关注,说不定哪天就会收藏。博览会也不完全是说到了哪个国家看哪一个,还是整体看好作品,有些时候也不一定能买着,尤其在市场好的时候,你看到的时候已经全卖光了,因为他都有自己的VIP客户,甚至你稍微转一圈再回来看已经卖完了。我们以前去都是比VIP的时间还早一点,转一圈看哪一个跟人谈,那个当然不是说那么稀缺,当然有些时候包括现在,我觉得现在国外好很多了,都很重视国内的,非常重视,白立方现在也比较重视国内的。也要收一些国际的,全是中国的艺术家挺难沟通的,你没法交流。你去大阪看一个大牌艺术家的展览,我前面有一些经历,我可能会去问价格,销售会问你给我一个名字,人家看你是不是懂行的人,有的人就想询价,或者瞎了解,不是真正想买的,你得报人家觉得你是,人家才会报给你价钱,甚至会把销售经理喊过来跟你谈。
主持人:像刚才说这种白立方代理大牌子的艺术家比较有意识的,他们会香港或者台湾或者去哪里参加博览会,他们对这块的市场,对亚洲区的艺术家他们属于培养阶段,还是什么样的?
乔志斌:其实像新兴国家都挺重视,不仅仅是中国,比如说印度,甚至说阿拉伯国家,我觉得几方面,艺术家最小很大牌的艺术家,中国有我的作品,印度有我的作品,越多的人接受我,画廊的人也是,客户越多越好,也会像那种事态,像一些不太好的作品,或者他们那里不太好卖,比如说帮你挑出最好的,那是真正的尊重。这个东西,我跟他们打交道的过程,有一点点的体会…
主持人:还有一个,我是觉得很重要的展览,我不知道您赞不赞成营销策略,实际上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跟艺术家本身,跟收藏家,跟媒体在一个链条上不断运转的,目的性特别明确的,类似于特别有战略性的艺术家。
乔志斌:你要知道智慧,他能控制的事情,有的人也有的艺术家他能各方面把控的到。
主持人:你觉得这有什么大问题吗?
乔志斌:不是大问题。当然你去追不追高是你的问题那也是一种类型。甚至说有的时候开玩笑,比如说某某艺术家为什么那么贵,贵过齐白石了。他解释一下他的画,因为他认识的人比齐白石认识的人有钱。
收藏是一种眼光就像女人购物一样
主持人:我觉得收藏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会不会考虑他的教育程度,当然最重要他的作品本身会不会考虑身边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
乔志斌:那个不太靠谱,尤其长期来讲不靠谱,我觉得很大程度上看他的展览经历或者收藏家或者某些收藏家收藏,可能比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更重要,真的是说进到哪个美术馆这些。
主持人:您更看重的是,是不是这样的可能,收藏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首先看作品,看某些人收藏过,是不是成为你某个阶段的标准?
乔志斌:我指的是那种美术馆的艺术品,因为有些东西你不会知道哪个收藏家手里,你不一定知道的。可能会说有一些美术馆收藏,当然很容易看到,还有那种经历,比如说你特想得到这个东西得不到。
主持人:收藏谈的更感性来点是一种因缘关系,很多艺术家收藏的古代把玩的石头,他觉得是运气,他一直想收藏石头,他也觉得石头也想找这个主人,你有这个同感吗?
乔志斌:没有,怎么说呢,如果它很好的艺术家,有一批作品,能够收藏是很好的,你也有可能挑的很不好的,但是起码是自己最喜欢的,有些像比如说像刚才讲的张晓刚都是成名艺术家了,我觉得都是有价值的。
主持人:近期在2011年有没有锁定几个大目标呢?
乔志斌:有些艺术家还会持续关注的,他们每批新作品都会去关注,还有很多艺术家,自己一直很喜欢的艺术家,一直在持续的在买。
主持人:年轻人有没有特别关注或者看好的?
乔志斌:我一直在持续收藏仇晓飞的作品,包括新加坡展览两件作品,博览会外面做了一个收藏家展位,一个是艾未未,一个小刘韡,基本上每年都去买。也会更宽泛的看一些国际的,包括年轻的,我一直在关注,我还是会关注一段时间的。不会一看到就去买,有些时候刚才讲了机缘也是,我前两年在上海生活过,上海好的艺术家基本上收藏了,比如说我四川很多年没去过了,就很少。这次年会正好在成都,我去看了,工作室让人很奢侈,非常棒,看了看,也看到一些非常好的艺术家,前段我去杭州,参加李青的婚礼,也看了一些杭州的艺术家,以前很难接触到,也确实很好,也是要关注的。所以市场冷静下来很好的,不像以前形势好的时候,有些艺术家没画,没得选或者没时间谈,现在你可以聊聊艺术选一选,年轻的也关注。因为我觉得你肯定是持续的收藏下去,你不可能你就是这波,可能过两年可能是更年轻的了,我觉得有点像梯队的,只要好的艺术家都收。但是稀缺性的不多,真正好的作品真的很难得的。
主持人:我觉得你现在还陶醉在那种自己特别有独到眼光,然后欣赏到一个东西,然后获取的那种收获感。
乔志斌:对。其实我觉得从08年以后,收藏都是特别开心的,都是觉得挺难得的,都挺开心。
主持人:也买了这么多,也聊了这么多,接下来有没有什么计划?把它作为一个比如说不在KTV展,或者做一个空间?
乔志斌:短期内没有,现在没想,甚至有的时候买到作品都忘了搁哪儿了,资料都没时间整理,没有时间去想,当然鼓励开一个美术馆什么的,我觉得不要先给自己那么多压力,太累,反正还有地方展示,以后谁知道,比方说你设在哪个城市,肯定会让它有一个好出处吧,甚至比如说举个例子放在MoMa,放在MoMa收藏,我觉得理解的意义不一样,先这么持续的下去就成了。我现在其实今年特别想做的事跟艺术有关的,想做一些公共艺术,或者说把一些好艺术品摆在城市里,我觉得可能对推动艺术挺有成就的,我觉得还是可以做。
主持人:我觉得这就特别好了,从经验上或者某些投资的收藏战略上或者从公共教育的角度是特别好的,因为我知道有一些藏家,有一些艺术家像雕塑什么的,特别喜欢做那种特别大的项目,但是这种项目像一个财团会支持,有的艺术家他的想法就想把作品完成,但是他的完成没有得到放,有的藏家用很少的资金做了这件事,然后回报特别大,然后在展示过程中又有新的创新。
乔志斌:我觉得从展览角度上应该没有那种获利的概念,但是也牵扯到政府很大的推动,艺术家很难跟艺术家打交道,帮着协调一些事情,肯定对城市也好等等,现在房地产公司有的在做,但是能不能做得特别好,或者能不能成也很难,我知道的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像一些好的艺术家曝光,像一些国外艺术家曝光,国外的艺术家不愿意曝,曝过一次就没信了,好多艺术家选他的,PK什么的,本身的协调挺难的。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您做更多的,跟公共有关的事,我觉得您一直还在探索视野特别大,可能在国外某一个领域还会花掉您很多的时间跟精力。
乔志斌:会,乐在其中。
主持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