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艺术登陆新加坡系列访谈:收藏家乔志斌

艺术登陆新加坡系列访谈:收藏家乔志斌

时间: 2011-01-17 11:34:57 | 来源: 搜狐文化
收藏 >

我买东西没有一个上限的概念 喜欢的就拿下

主持人:把你看不到的潜能都调动起来了。

乔志斌:你本身可能挺享受这个收藏艺术的,但是你到那儿多少,某个艺术家出了一个高价,你可能收藏了他的作品,你可能会很高兴,如果他出了一个很低价,你有收藏他的作品,你可能很失落,可能还是有一些浮躁,总的判断一些比较好。

主持人:看您有着相对成熟,相对温和的心态,在拍卖场上,也看到过不断竞价的买家,在这里不分男女,这种争夺性或者占有欲这样一种感觉调动起来,你是不是曾经有过?

乔志斌:是。

主持人:不停举牌是吗?

乔志斌:这种是有的,其实我买的东西也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钱,你喜欢你就拿下,没有一个上限的概念,当然很多好玩的事,有一个特猛的,直接把牌直接钉墙上了,现在还有很多这种事,他们有些大的资本也很正常买高竞价的作品很正常,每个人路数不一样。

主持人:您是亲历者,总结一下在拍卖场不断的竞价的过程,让你用几个关健词的话,你会用哪些?

乔志斌:我不是特别熟拍卖,其实我也关心它的业态,会关注一些,你说拍卖市场关键词是什么?

主持人:竞价那种心理。

乔志斌:好多时候各种说法,你不管出牌快点慢点,然后大口的加价没有什么用,其实就是你的心理价位,如果专业的角度,有时候委托经纪人会理智的,他会有一个上限,到了多少就不能叫了,如果自己出钱的人,受现场的影响,我本来设想这么些钱,到了那个时候很容易就超出好多,跟钱没关系吧,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了。

主持人:很多收藏家跟拍卖多少有过一些买卖的关系,但是我想通过您了解对有些事情的看法,现在国内拍卖公司不断的去鄂尔多斯、太原、厦门等等进行巡展,可能更亲近与实力消费群体挂钩的,在这里面拍卖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我说,价值和价钱有时候已经并不完全等同了,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在这里面消费,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这里面最大的根源是不是有热钱或者还是炒作?

乔志斌:进场时间不一样,我觉得你比如说股票十块钱的,现在涨到20块钱,你估计它能涨到30,但是你买肯定不愿意买,我个人觉得是这个。我也没花到热钱,我也不知道,关心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而且现在看趋势也跟以前不一样,以前买一点一点涨起来的。

主持人:原来是自己壮胆,现在所有人帮助你…

乔志斌:原来买几千块钱,现在一进场就想买高端的,这么贵的。可能理解不一样,有些人认为比如说在拍卖上就是市场行为,这个价格就是真实的,他反而觉得画廊更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画廊是你标给我的价,从画廊看可能画廊觉得他那是真实的,拍卖的并不是真实的。

艺术品变现特别难

主持人:您对拍卖5.5亿的瓶子,你从什么角度分析它,它在艺术史上什么价值,国家的这种经济,包括某些与经济有关的,拍到3亿,5亿这样的事,你怎么看?

乔志斌:比如说他有什么目的,或者有什么道理,也不愿意说,我觉得但是从自身角度来讲别太想能有暴利砸到你头上,艺术品变现特别难,一个用时间来换,你可能放十年肯定涨了,包括是不是能买到很有价值的,所以这块整体因为经济实力强了,可能各方面好东西肯定是越来越多,但是你怎么界定哪个是好东西,有价值的?这两年特别火的,过了三五年时间就没了,我们也搞不清。因为它也有像时尚、流行的艺术,过两年可能就不流行了,可能你买了也不值钱了。

主持人:刚才聊了一些拍卖,我觉得您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判断,现在还在拍卖买东西吗?

乔志斌:我现在不以在拍卖买东西为主,我还是跟画廊合作多一点,拍卖也有,但是不多,包括今年也去香港买了一些东西,觉得有些是你喜欢的艺术家早期的作品,现在在艺术家手里也没有了,出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可能会去买。

主持人:从拍卖转换到画廊买作品,当然有的画廊艺术家独家代理,你去哪儿买东西,画廊专业的机制不断的给您推荐,或者介绍给您,买东西的都是比较有自己的判断的,当别人不断推荐一些好的艺术作品的时候,你的基本判断来自于什么?

乔志斌:这倒没有那么复杂,因为什么?还是已经建立起一些信任关系,挺长时间的,其实就像我每个月都在买。

主持人:买几件?

乔志斌:不一定。

买艺术品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主持人:您一年买东西要花出多少钱?先说2010年吧。

乔志斌:说钱数就俗了,买的还是挺开心的,刚才讲那个,我上次举例开玩笑,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我每月都在买,有的人说我每个星期都在买,然后一个大妈起来说我每天都在买,但是去超市?其实买艺术品就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了,定期的看展览,去看艺术家的工作室,有些时候真的是想买的东西挺多的,跟女孩购物也是一样,经常的会超预算什么的。12月份张晓刚的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我也去了,而且张恩利在上海民生美术馆的展览我也去了,我也是持续的关注张恩利,他可能要做全球的巡展。我也买了一张他的作品,所以有时候也超预算,用明年的预算。

主持人:刚才我的问题你去画廊买东西的时候,会跟画廊的老板会进行哪些交易商的判断?为什么展览会把这种展品卖给你一件,为什么会?我觉得可能非常感兴趣的作品会很多,可能虚保价的也很多,我们知道很多大牌艺术家特别挑藏家的。

乔志斌:我是画廊的VIP,因为持续在买,可能觉得你也是比较靠谱的收藏家,这牵扯到前面没有拿出去卖,我们觉得你比较靠谱,还有一个跟艺术家的相处,考虑我也是展示出来,可能艺术家也挺高兴,包括我也经常借展。我觉得跟人交往也是互相的,而且好的画廊是这样,一开始就是这种感受,07年的时候去巴塞尔博览会,一个画廊看的东西赶紧交定金,赶紧要卖给你,在大画廊买东西,先不能卖给你,你现在先定这个,我要先问问你,可能会去调查一下,再看看你是什么人,然后再说可以卖给你,不一样的。我觉得你跟好的画廊合作,其实也帮你筛选,原则上不会有特别差的艺术家也确实很多艺术家不断有展览介绍给你看,第一我觉得为什么看这个博览会也是,对整体有一个认识,你看到很多,有时候你很容易说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很有意思,很聪明或者什么的,但是你一看这周围的,他原来学的谁谁的,所以你看了很多了,站得很高了,自然分辨出好坏了,你老喝的东西,稍微一喝差得,就知道这个不行。你看了很多,还有你跟个人趣味,生活经历有关,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东西了,自然的跟生活经历有关系。

主持人:为什么大家会愿意卖给乔志斌这样的收藏家作品,除了经济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有脉络或者线索收藏有一个方向性的,就像一个画廊他也需要有自己的脉络和风格,我们一直在聊跟您收藏周边的这些观点,但是我们直接到主线,跟作品有关的?

乔志斌:没有特别理论上的,我觉得没到那个总结的时候,比如说很年轻艺术家做回顾展了,没到那个时候了,可能你收藏了十年了可能形成一个线索,根据你的品位形成了一个。如果你是德国的收藏家,你收什么都是对的,最后你收藏完了就都成了。现在来讲,因为我也太忙碌了,没有特别长的时间去思考,很多跟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忆有关的,我遇到这个艺术家我可能收藏了,也可能没遇到就没收,很多是机缘,其实艺术家成功也跟机缘有关系,可能有贵人的帮助。很多时候你到了一个城市,有机会看到这个艺术家的工作室。比如说我喜欢的艺术家,我去柏林,我去伦敦,我去艺术家的工作室,有些时候就是机缘,可能没碰到,你可能没那么迫切,你也觉得艺术家非常好,你没有跟他有交流,没有沟通,可能没有迫切,可能过两年再买。为什么他很多作品挑了这一件,可能与你的生活经历有关。过去我比较偏好立体的,其实最早我开始收雕塑,国内很多艺术家的雕塑都有,可能比较少,然后开始关注一些国际的,我没有特定的选择媒介,如果是好的艺术家什么作品都可以。

收藏是乐趣还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主持人:我想说,您不断在说,不断的在尝试,包括您的喜好越来越大,眼光越来越高了,这需要资金的支撑的,这是一方面。您也收藏这么久了,您心理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吗?

乔志斌:不清楚。没时间思考。你真正说以后什么样或者怎么样,其实我没必要去想,但是我很想着现在还是带来了很多乐趣,很多乐趣,包括我觉得比如很好的平衡,比如说你工作很忙碌,但是你又可以抽出时间去跟艺术家去交流,不是像在商业上的或者去看看艺术品或者去世界旅游什么的,去看艺术品,这特别好。比如说我以前没有收藏艺术品的时候,我也有能力出国,但是从来不会去,很忙碌了,为什么还去玩去。现在都会去,哪里都去。而且我觉得特别好,到一个城市去看美术馆,去看艺术家工作室,还能看收藏家特别好。比如说去看收藏家哪个地方不一样,你看他的收藏也能看到他的生活方式,非常好。我觉得很享受的。

主持人:通过一个人的收藏,或者通过他的着装,通过他喜欢的某一款东西,可以从侧面了解,像我们在台北有一个论坛,有一个日本的收藏家,我觉得他那个展会比较成功的在我看来,他谈到他父辈,他爷爷的收藏是什么样的,他自己也是在收,你会发现他收藏的东西与他从小的记忆有关系的。

乔志斌:肯定的。

主持人:您是不是有某一个情结?

乔志斌:肯定会有,有些时候没有那么长时间的思考,但是有些时候我上次收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后来他那个画廊跟我讲你喜欢酷,他这么一说也觉得对。

主持人:我们有时候经常出去旅游,我通过旅游以后了解了自己,你会不会通过收藏艺术品,慢慢有一个参照物出现,然后通过它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艺术品有没有提供这样的可能性?

乔志斌:还是提高了审美,因为你会想法不一样,比如说你去看很有个性的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你会看不同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提高了审美,比方说听音乐,你可能年轻人的一些…就是各方面做一些实验性,或者创意的东西都会有。而且真正好的艺术家特别有意思的,聊天也好,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主持人:我们在提到说好的艺术家,实际上好的艺术家来说,每个艺术家他个人对他的要求评价标准也不太一样,他要进入博物馆这是他的最高的使命,有些艺术家觉得我是拍卖场上最高明星这是我的拍卖明星,您会不会对艺术家的判断或者哪一种倾向?

乔志斌:你说的两条线,一条是学术的,一条是商业的,最后都会趋于比较一致,当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你学术特别高,商业本身相应高一些,如果你商业特别高,然后你学术上非常低,你最后可能会掉下来。你像讲的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你买到商业好的作品会非常踏实,商业特别成功的,是不是十年后还特别成功不知道。

主持人:商业和学术的标准,我们认为佩斯画廊、萨奇画廊等等,他会做商业的画廊,但是有的艺术家并不认可,可能有的画廊会认为不断的有生命力的,不断的发掘新的艺术家这样的画廊是非常重要的?

乔志斌:刚才举的例子都是顶尖的,说大家有自己的喜好、品位,其实我的画廊也有。但是我觉得就这几个画廊来讲,如果这几个画廊艺术家都有成功的,而且你签约一些大画廊有保证的,能一直能保持你的水准或者价格,但是比如说跟电影一样,这个片子很卖座,尤其像你们比如说很专业的人或者一些评论家可能就是被批评的,也很正常的,因为他要求更不一样,他可能觉得价值观或者什么,学者角度不一样,这联想到你收藏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收藏?我觉得他们都是好画廊,艺术家也都是比较好的。他已经带给我那么多好处了,干吗不收呢?越来越有乐趣,比如说像你说我经济实力,为什么没到拍卖会去,就是没什么经济实力,我觉得还是一个长期的,不是说我今天高兴了要砸多少钱,我觉得有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包括前一段跟文化协会办的展览,就看他们很有启发,他这么多年二三十年了收下来多好,多少钱有多少钱的玩法。

<  1  2  3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