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欧阳甦: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目标和挑战

欧阳甦: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目标和挑战

时间: 2023-03-31 14:05:03 | 来源: 艺术中国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欧阳甦主题演讲

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感谢闵主任、刘老师以及汪莎院长能够邀请我来参加论坛。一直以来我进行的都是具体的公共艺术实践,今天我也想以我们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在莫干山进行的乡村艺术实践的四个阶段为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收获与反思。

第一阶段: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到在地(乡村)艺术实践

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从公共艺术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决定到莫干山去组织国际公共艺术营活动。我们以中国竹子的环保特性,策划了“莫干山竹创国际工作营”,并邀请了新西兰、阿根廷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其中。我们与非遗传承人和当地的竹扇厂合作,以竹为材料创作公共艺术作品,还在米兰国际世博会上进行了展示。

之后,当地政府看到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当地的经济,特别是民宿行业在活动的促进下可能会得到发展,政府领导对于艺术的力量、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后来就与我们美术学院达成了一个长期的合作协议。

2016年底,我们与台湾联合举办的两岸三地公共艺术论坛,在莫干山举办,讨论乡村公共艺术,并形成了《莫干共识》。2017年到2018年,我们和莫干山相关机构签定了一个协议,打算接下来在莫干山做一些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

当时我们的主要想法是利用莫干山的地理条件,模仿日本越后妻有和濑户内海大地艺术祭的模式,在莫干山策划中国本土的大地艺术节。

2018年到了莫干山以后,我们首先采访了当地各行各业的民众,包括政府的管理人员、景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民宿业主以及清洁工等各个群体。他们之中既有当地的原住民,也有很多外来人员,包括民宿业主、建筑师和艺术家等。通过采访这些民众,我们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如果仅仅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艺术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经过实践并充分与当地民众交流后,我们才意识到艺术只是一种手段,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也只是一个方面,如何体现“公共”二字,是我们进行公共艺术实践时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怎么从理论转换到实践的问题。

第二阶段:从在地艺术实践到学研产传合作

2018年我们在莫干山组织了一个国际创作工作营,同时设置了硕博工作站,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场实践的机会。在在地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研-产-传合作的力量,我们把调研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刚才方李莉老师说过,在地调研可以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目前我们的团队还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学术素养,我们更倾向于使用较为感性的研究方法,并且也认识到了一些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谈,我发现村民们真正的需求与我们的活动策划初衷是存在差别的,例如我们随机举办的“斗舞大会”就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从这件事出发,我们的团队发现通过学-研-产-传合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公共艺术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从学研产传合作到参与乡村文化振兴

在意识到要将学-研-产-传的合力应用到乡村文化振兴中后,正好四川美术学院的曾令香老师发起“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因为川美和上美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团队也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来。

活动的首站定在莫干山,2018年暑假进行了“第一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莫干山站)”活动,上美和川美的师生与当地民宿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深度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并为民宿提供了艺术内容,举办了首届莫干山国际民宿艺术节。之后,我们继续联合川美、湖美、广美、西美、天美等众多美院进行“乡村重塑:莫干山再行动”计划。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重庆北碚,在当年卢作孚先生创建的乡建区域中,举办了“第一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北碚站)暨第二届重庆复归艺术节”,并针对东西部乡村不同的环境、人文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艺术创作策划。

 

第四阶段:从地方性文化生产到区域性联合行动

2019年,“第二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继续举办,包括国美在内的多家长江沿线院校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覆盖城市包括上海、杭州、无锡、武汉、重庆、成都等,共同进行区域性联合行动,沿线城市有共性,也有很大差异,因而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现场,拓展中国公共艺术现场。我们发展了共同的顾问团、策展组、资源统筹组等组织架构,以一个共同的理念来策划活动,思考怎么通过艺术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后,我们也有很多反思并希望与大家分享:

实践初期,我们只是从艺术本体出发,但随着多场所实践的推进不难发现,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不仅需要多主体合作,还要从纯粹的“美”的探索拓展到艺术边界的社会性探索。

这个过程中还有从“文化下乡”到“把艺术创作在乡村的土壤上”的转变。因为“文化下乡”是国内惯用的概念,我们经过亲身实践之后才明白,这种实践不是单向度的扶助关系,而是一种艺术和社会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把艺术创作与中国乡村丰富的资源结合起来的互动创作和互利合作。

除此之外,这些角色和意识的转变需要实践者不断转换立场,我们不应该以“介入”者的身份去干预,而是应该将主场还给乡土,因地制宜,用艺术去浸润、连结和激活乡村文化。

最后,在从“在地实践”到“协同合作”的转变过程中,从各个院校在各自的基地进行实践,到最终形成各院校间横向的联合、协作,以更加完整的协同合作方式践行艺术乡建,以此既为中国公共艺术提供文本,也为艺术乡建提供不同的经验。

挑战与再行动

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还面临着众多挑战。

首先是乡村公共艺术活动的持续性问题,艺术家一般是在艺术节期间进行艺术创作,艺术节结束之后很多艺术创作活动都停滞了,我们其实不能了解到乡村公共艺术对乡村真正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弄清楚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目标和对象,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行动。

其次,我们需要科学地建立双向的反馈机制,这可以帮助我们去倾听当地村民的声音,不仅可以为乡村提供更好的帮助,也更便于我们从乡村中汲取营养,更好地进行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

第三,信息系统的全面、系统和“标准化”问题,“标准化”这个概念可能是不太准确的,因为从多元的评价体系出发,或许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但建立一种由社会、学界、在地民众、当地政府等各方共同参与的反馈评价系统则是必要的。

最后,就是传播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们的传播手段非常单一,但扩大艺术节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国内外公众对中国的乡村艺术实践的感知和参与是重要的任务。我们美术学院几乎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或者研究工作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邀请世界各地包括欧洲、美洲、非洲的研究学者来到中国参加讲座论坛。以此为依托,研究了很多具有共性的、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希望以此将中国的在地艺术实践案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我大概就分享这几点,我分享的都是非常具体的案例,也还需要向各位老师学习,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支持,谢谢。

(本文为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欧阳甦在“艺术之力——共塑中国美丽形象”学术论坛上的发言实录,经作者本人审校发布。文字编辑整理/付朗 胡以沫)

欧阳甦

欧阳甦

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学士),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和教育学院(硕、博士)。曾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SAFA)研究员、现任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会员。

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研究和展览、公共艺术研究和实践、文化创意活动策划,曾参与莫干山和长江沿线的艺术振兴乡村实践、国家艺术基金乡村振兴展览等项目。同时致力于中德、中非等国际艺术交流和教育文化合作。




欧阳甦: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目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