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中国礼物”——王煜宏作品的一次策略化解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6 11:06:15 | 文章来源: 赵峥嵘的博客

        文/杭春晓

 

将王煜宏的展览命名为“中国礼物”,出于一种策略。该策略的出发点,是文化传播意义上的易于接受。这么做,看似违背了“学术”——因为,今日中国,早已习惯赋予作品本质性的理论解释,再进行传播。似乎,缺乏系统性的界定、阐释,便有失学术,更不要说出于某种目的的策略化方式。于是,将王煜宏的展览确定为“中国礼物”,在直觉上,似乎存在着某种危险——背离学术的危险。

但,这种危险成立的前提,是我们对“学术”惯性化的理解、接受——认为在一个展览中,对作品第三方的、本质化定义的解说较之作品本身,更为重要。然而,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固然,某种确定的理论解说,对展览中作品的传播,可以起到明确方向的指引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理解上的禁锢作用,甚至消解作品自身所具有的更为广泛的解读空间。并且,二十世纪艺术的发展,就表象而言,是以告别单一媒介的方式实践着艺术史的演进,但就根本动力而言,却正是一种“去本质主义”、“去定义化”的结果,并试图在开放性的语境中拓展我们对于他者,乃至本体的认知视角。我想,王煜宏自身的创作,从单一的架上绘画到综合媒介运用的转换,或许正是出于某种类似的目的。那么,将她各种类型的努力与尝试,综合为一个本质化的理论框架,并呈现于展览之中,就方法本身而言,便违背了艺术家充满活力的创作实践,反而显得武断。

那么,经过上述思考,我们最初所提出的问题,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也即,类似“中国礼物”这样策略化的名称,较之于抽象出一个看似本质的理论名称,反而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为我们解读王煜宏的作品提供了更为广域的可能。并且,由于这种策略化的名词,具有行为发生上的双向性——礼物的赋予与接收都具有主体性的选择,那么它对一件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再是一种单维方向,而是可以包容作品创作者、接受者两个角度上的思想资源以及个人经验。首先,就艺术家而言,这种“礼物”的制造,源于她的区域性的中国文化身份——提供某种地域化特征的物件形态,在图像的视觉敏感上呈现海派文化所具有的城市记忆。同时,艺术家对这些“礼物”的视觉编码,进行了主观化的选择、重组,并藉此超越地域文化的限制,进而展开对于历史的重新审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这种文化身份,或者历史审视成为“礼物”,它就不再具有作品解读上的决定性意义了。也就是说,这些阐释对于观者而言,并非是一定要接受的确定性知识,而只是一种视觉上的线索,帮助观者调动自身的思想资源去理解、去解读。

这种全新的作品传播预设,虽然带有一点策略性,却使得作品成为独立存在的视觉体验,而非创作者主观想法的视觉图解。于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了,艺术家虽然制作了这些艺术“礼物”,但却不具有创作者天生的解释权。她在艺术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隐退到了幕后,甚至观众席,成为一个与所有他者都一样的观看者。最终,我们会发现,这个展览中的作品,成为彻底独立的艺术形式,独立于艺术家,独立于理论家,也独立于其它观者,它只是一个关于文化记忆、关于历史感受的线索,成为众多解读结果的视觉基础。按照这样的逻辑深入,我们会进而发现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非主观性。所谓非主观性,是指作品在进入公众视野之后,不是进行一种知识权力的构建,而是进行一种思考方式的启发,它更多地承担起公众思想的线索性启蒙,而非结论性教育。我不知道,王煜宏在创作之初,是否具有这样明确的认识,但就她的作品展开如此策略化的解读,却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其实,艺术家是否具有明确的创作动机,在我们的逻辑中,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作品本身,在视觉上是否具有这种解读的开放性?答案,是肯定的。这,不仅可以从众多评论者的文章中看出。同时,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冷静而充满距离的体验感,以及综合媒介的交叉运用,在视觉呈现上确实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开放性。或许,这种开放的视觉场境的营造,正是王煜宏近年来的创作,发生变化、转折的潜在逻辑——从早期单一的架上绘画,到绘画与造境的互动,乃至装置性场景的营造,王煜宏的创作以媒介的转换,一步一步拓展了作品自身的视觉局限,转而向更为开放的视觉结构发展。或许,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转向,才使得“中国礼物”这样策略化的解读成为一种可能,并进而帮助我们,反向理解王煜宏的创作脉络。

于是,面对王煜宏的展览,我们在解读上获得了一种自由与轻松,并进而感受到艺术家在观念表达上的开放性——无需预设任何沉重的理论前提,即可直接面对王煜宏所营造的视觉经验,并将其视作一种体验的线索,去检索我们内心深处某种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理解,抑或感受。而这,或许正是二十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在认识论上一直强调的视觉特征——用以改变我们认知视角的视觉结构的提供者。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