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创作力量和在艺术实践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推出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展”。本展览为系列双个展,由“守望经典、抱朴含真、图像寓言、消解重构”四个部分组成,将分批分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本次参展艺术家为皋翱和王赫赫,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并阐释了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观点。
皋翱在中国美术馆个展现场
其中,皋翱的展览主题是“他们”,于4月10日至4月21日举行。青年艺术家皋翱,1986年生于上海。2002年在上海延安中学毕业后,即开始了北上央美的学业生涯。2002年,皋翱以全国专业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6年又以专业保送的资格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一直师从王玉平教授。同年,入职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专职艺术创作。长期浸润于央美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格调的艺术环境和学术氛围中,使皋翱始终保留着对艺术纯粹而天真的热爱,以及对架上绘画的足够的静气和定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参观展览
《他们》是皋翱近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他们”是一个或一群在时间、空间或感情心理上与当下的社会和人们保持着较大距离感的物体;以“他们”作为本次画展的主题,旨在展示艺术家近年来的内在思想和画面上的观念表达,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对学生时代以写生创作为创作乐趣的自我发问、执着探索与过渡。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先生与皋翱在一起
“他们”的色彩处理也突破了绘画客体的色彩原相,大多皆呈现为大块的化不开的凝重而冷静的墨灰色、冷灰色。这些是艺术家内心深处对生活、生命、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的一种深刻的二重认知以及有意无意的情绪揉杂。此次展出作品中的主旨似乎都是一些日常的、使人们皆身处其中又似乎视而不见的静物或场景。“他们”或已成为废墟,或已成为弃物,或已完全被人们所忽略,但艺术家的独特的眼光和艺术语言,使这些丧失生命的物体又重新涌动出新的历史语境和生命独语。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先生参观皋翱展览
隔墙上两幅大幅的剧场不难察觉到艺术家对于群体和个体的思考与挣扎,既与之对立,试想挣脱,而又身在其中。“他们”还具有超出自身并和“我们”心中的某些历史的情绪碰撞的功能。一旁的大幅油画“生命场”更是让观者体验到了一种纪念碑式的肃穆稳定的垂坠感,透过黑色的拳击沙包和远处归零的电子时钟就如暴风雨前片刻的沉寂或是交响乐轰鸣之前平缓的前奏。让人隐隐体验到了一种生命搏击的力量,而在平衡中暗藏的那份涌动暗示了生命周而复始的轻与重。
油画家李贵君先生参观皋翱展览
再纵观现场他的所有作品,似乎听见了静物们在替代艺术家诉说那心中对生活,生命意识的感悟。看似理性而客观的客体正静静渗透出极为感性的主体。
中央美院贺羽、孙逊老师参观皋翱展览
中国油画院朱春林副院长与皋翱在中国美术馆
4月11日,展览期间,皋翱作品展艺术研讨会举行,批评家们对皋翱的作品展开了深入而真诚地探讨,并对他的未来寄予希望。以下为研讨会实录摘要:
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美术理论家):近几年我一直在注意80后和90后艺术家的创作,我也发现了他们跟前一代艺术家的不同。在他们的创作里,我看到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倾向。第一是微现实主义,第二种是泛观念主义或软观念主义,第三是重回现实主义。这三种倾向是80后、90后艺术家相较于前一代艺术家有创造性的新的艺术现象,在我看来有艺术史的价值。
皋翱的作品符合我刚才讲的微现实主义这种类型。中国80后、90后艺术家,跟国际当代艺术创作相对来说是接近的。在我看来他们形成的这一种风格是一种价值观,本质上是非常个人化的一种表达,这跟他们这一代艺术家的出生、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社会环境有必然的联系。
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我对于皋翱的经历和作品十分熟悉,他的作品有具像的成分,他是很实实在在地去呈现观看到的对象,但是看久了以后就会发现,他还是想在里面表现出他的某种精神情绪,或者说他所能够获得灵感的精神回应。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作品是在平淡和平易之中让你触摸某种精神的东西。表面看他是表现对象,但是他的所有对象实际上都是表现人的一种感受的。他对椅子是特别感兴趣的,除了剧场,还画了类似体育场的椅子以及沙发。凡是人坐过的地方我觉得他都感兴趣,这不妨作为他表现人的一种方法。他更多地是表现当下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物质形态对于他的一种刺激。
他的画好看还来自于他的语言。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对语言的追求。他画的题材选择的范围,也可以通过摄影去表现,但是他的作品不是摄影,还是绘画,尤其是油画。这就是他有中央美院四画室油画背景的画家所表达的一种绘画性。皋翱的可贵之处是他还保留了或者说是非常讲究油画语言色彩的调性。这同样也构成了我们观赏皋翱他的画的一些细节和微妙,从更广阔地角度来讲,他很显然是想把我们对当代这种物的感受和传统油画能够对接起来。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中国的油画家特别强调油画的意蕴和修养。
杨卫(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第一次见到皋翱,第一个感觉是他画得好,也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画得好的艺术家了。我们有一段时间不去谈这个话题了,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根本的前提,对画面本身的控制能力就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追溯一下这种风格在中国演变的历史,带有陌生化、冷漠感,冰冷的感觉的作品,在中国40年艺术史进程中,应该是从“八五”开始的,能联想到“八五”,张培力、耿建翌等人,他们之间有一些联系。
有意思的是“八五”的那些经验很多是外来经验。也就是说很多都是书本经验,是看了尼采、弗洛伊德的著作,将这些经验进行了转换。皋翱这些作品是来自他的生命经验,虽然有来源于书本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命体验,他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如果说那一代艺术家是用外来经验重新植入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个人主义角度的话,像皋翱这一代艺术家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或者本身就是个人主义。
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首先是画得真好,这种造型能力,对于画面掌控的能力,油画能掌握到这种程度,皋翱当然是非常出色的。我们发现一种现象,美院学生在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毕业5年之后正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他或许可以找到自己更新的创作思路,在既有毕业作品基础上又向前推了5年,这时他还能再往下走几年。皋翱画得这么好,已经在中国美术馆做展览了,未来的3年是特别关键的时候。各种机缘都促成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个爆发期。
葛玉君(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皋翱的作品是学院式的,有一种古典主义的平稳感。某种意义上是积压了多年的内在的情绪性表达。这种情绪性的表达可以说是迷茫,彷徨,纠结,甚至是一种压抑。这个过程恰恰是寻找的过程。第四工作室是非常注重绘画语言的,记得马路老师曾经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语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语言背后的意义。看了皋翱的作品就有这样一种感觉,他通过语言背后他想要表达的情绪抓住我们的眼球。
安静(Lee Ambrozy)
安静(Lee Ambrozy 美国知名策展人,纽约大学美术艺术史博士、原ARTFORUM中文版主编):当代绘画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是很难得的,中国画家有这种优势。我觉得皋翱的绘画在国际市场是有很重要位置的。他的绘画语言真的很好。我第一眼看到的感觉是画面的处理是画了很长时间的,质感和纹理非常有趣。
王萌(美术批评家、策展人):皋翱的作品有四个特点。一是仪式感。这样的一种仪式感,包括他画一个具体的镜子,或者某一个细节,或者是像我们看到的这样一种宏大的场景,他怎么去形容仪式感的语法。二,展览的主题叫“他们”,不是“它们”,这是一种拟人化,他是把人这个主体抽离之后所形成的一种个人的兴趣。三是私人性。比如他画的帘布,窗帘是形成个人私密空间和形成个人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种遮蔽物。在隔离当中,人的行为可能在公共生活当中可以有不同的他更愿意的状态。四是后图像的概念。皋翱这一代艺术家不再是画册,主要是后图像的绘画意识。处于今天的图像时代,不仅仅是运用照片,而是采取一种绘画的机制。艺术家要制作一种视觉的行动动机,这个动机要提供一种图像之后的绘画作为,我把它称之为后图像。
孙欣(美术批评家、策展人):皋翱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他的作品当中呈现的局部、个体、整体之间的关系。他对图像有自己的偏爱,您在各种作品当中,一种类型是呈现出尖锐的、密集的、工业感的几何图形的运用。包括我们看到的椅子,包括聚集在一起的砖,包括墙的拐角,包括一些金属的格子,都是几何图形运用的典范。另外一种类型我看到的是松驰、垂坠的、具有人工痕迹的线性的褶皱。反复对这两种图形偏爱和强化的过程中,会看到它们产生了一种主体的样式,而这种样式呈现出他的视觉的逻辑和秩序。
张英剑(策展人):皋翱的作品总体看有几个特点:第一,绘画性。他的作品在绘画上是成功的,在青年一代中是有代表性的。从国际视野来讲,他的绘画性也是能够站得住的,在青年艺术家群体中是非常优秀的;第二,时代性。出生的年代代表了他的成长环节、学习的环境,形成了他对艺术的理解,最终形成了个性和共性的交叉;第三,物质性。他的作品很多是对局部场景,比如伞、椅子等物质的表达,但是又不是物质,因为他用油画语言或艺术的表达方式对物质进行了精神性的表达,或者是对个人情绪更多的表达;第四,学院性。他的学院背景和成长经历,形成了今天具有很多学院气质的绘画风格。但是他既有学院性的影响,同时作为青年积极思考的状态和个性的状态也具有很好的当代表现力。
此次展览持续至4月21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