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葛尔的情愫 (图片来源:天山网)
7月20日,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落下帷幕。这场以“相遇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性艺术展览,在近一个月的展期内,让观众尽享了来自18个国家的前沿与顶级艺术精品。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作品质量上,本次双年展都堪称一场艺术的至高享受。
在2012年,“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的成功举办,就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撼。也使得乌鲁木齐成为了继上海、深圳、北京、成都之后,中国第5个举办当代艺术双年展的城市。今年,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升级成为国际性的艺术盛会,也成为了全国唯一由文化部主办的双年展。
开展当日,展馆正式对外开放前,等候的观众就在展馆门口排起了长龙。而开展后的首个周末,观展总人数就达到1.4万人次。此后,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上演。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志愿者沈静说:“一些观众成了我熟悉的面孔。他们不只一次地来看展,并不只一次地驻足于自己喜欢的作品前。”
“这样的展览,只来一两次是看不完,也是看不够的。”7月17日,新疆艺术剧院的姚涛告诉记者。展览已闭幕,但观众仍显得意犹未尽。这场艺术盛会给新疆观众与新疆艺术究竟带来什么?
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现场
惊喜:纷繁艺术形式的碰撞
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通过“主展”“特别展”“专题展”“外围展”实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对接,凸显了地域特点,是多元文化的综合展示,满足着不同观众的需求,让每一位前来观展的观众都收获着惊喜。
奇特的互动影像与装置艺术、抽象的油画与国画作品……在本次双年展的主展区穿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意外”。“将这些多种艺术样式综合起来,是双年展的特色,也是它的难点。双年展让最新、最前沿的艺术作品与新疆观众邂逅,我们应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欣赏。”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孙葛说。
对于众多新疆的观众而言,自己的家乡能够举办如此高规格的艺术盛会,除了欣喜,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观众热孜亚·呼加买提的汉语不太好,她用手势与表情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激动。展览中诸多新疆艺术家的作品,让她看到了近年来新疆美术事业发展的成果。“现在新疆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这样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专题展“新疆印象—青年艺术家画新疆创作展”让观者看到了关于新疆题材作品不同的表达方式。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的舞蹈演员木巴拉克·斯坎旦尔被《塔吉克姑娘》等作品吸引:“他们的视角很独特,自然又很直接,让我看到了内地人眼中的大美新疆。”
“以前只是在画册上看过司徒乔的画作。原作是第一次见,感觉真是不一样。”在“司徒乔与新疆”的展区内,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健武细细地品味着每一幅作品,“他的生活阅历和艺术涵养都体现在了画中。这个展览对我们艺术家来说是珍贵的学习机会。”
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现场
改变:激活审美与创作的新模式
在新疆举办这样的国际性美术交流活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艺术观看方式与理解方式,更加快新疆美术创作进入现代、面向世界的步伐。
正如本次双年展的策展人彭锋所说:“走入展厅的许多新疆观众都会惊叹,这也是艺术!”展厅内,脸上露出孩童般好奇神情的观众不在少数,赵梓娜就是一位,她说,因为新疆观众大都习惯于欣赏架上绘画,并多以写实为主,这个展览的确提升新疆观众的审美。
现代艺术虽然有些难懂,但却没有阻挡观众观看的热情。从事舞蹈编导的伊帕古丽·库尔班不只一次地来双年展的展厅寻找舞蹈创作的灵感。“我不会因为现代艺术难理解就拒绝欣赏,因为看多了,你的欣赏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我认为,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的进步与发展,都需要接受先进的理念。”
“守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将其转化为文化优势,转化为当代文化语言,是新疆艺术家所面临的课题,也是新疆美术发展的突破点。”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亚力坤·哈孜认为,新疆画家既要有本土的东西,也要吸收和借鉴现当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方式,才能让创作不走老路,让新疆的美术有一个更新更好的面貌。“双年展,给习惯了传统表达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
新疆知名油画家刘建新认为,从双年展中,新疆画家了解了世界和国内与新疆的艺术创作的对比关系,了解新疆艺术创作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之中,让新疆艺术家思考如何去创作,如何把现实生活和当代文化艺术紧密结合起来。
本次展览中的现代装置艺术作品《桑·蚕》是新疆画家贺维理的首个装置艺术作品,这是他艺术生涯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与突破。贺维理说,进行现代装置艺术作品创作,可以让自身的艺术思想表达的途径更为广泛。从双年展中,最重要的收获是观念的更新。
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现场
期待:更完善的展览与新的艺术高度
在许多国家与城市,双年展以其跨国界的广泛效应成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是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国际文化形象与地位的象征和标志。本届双年展为新疆打开了一个交流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呼应,熔铸成一个更加广阔的开放空间,这最终影响的则是新疆人的生活状态,群众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情操受到陶冶。
“这次展览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次来新疆的意大利艺缘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玛丽亚·伊冯娜表示,很高兴中国能搭建这样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两地的艺术家合作创作一些作品。”她对两地今后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充满期待。
“新疆是一个特别适合做双年展的地方,可能比北京、上海更适合做。”彭锋很肯定,因为新疆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新疆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文化科技中心,而双年展也将会成为连接丝绸之路众多国家的艺术交流的高端平台。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如果新疆要把双年展继续做大,更加具有影响力,那么就需要成立一个专业性的团队。”彭锋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建议,一个专业性的策展团队可以对双年展的策划、展品、宣传等全方位进行运作。“任何一个双年展从起步到成熟,是一个经验与资源积累的过程。如果每一次都更换策展团队人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对于本届双年展,新疆的艺术家们与观众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今年的双年展,展出的作品其国别、种类繁多,只是有些作品给人‘艺术在高处’的感觉,和观众的互动交流比较少,如果能配有讲座、论坛等就更好了。”孙葛说。在刘建新看来,双年展应该更好地将艺术和产业连接在一起。姚涛则认为,如果能以故事的形式来对作品与艺术家进行宣传,相信会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展馆。
在首届中国新疆国际双年展中,我们看到了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创造出的前沿艺术。也看到了,新疆的艺术还可以有更为多元化、更丰富的表现形态。贺维理说,双年展使得新疆艺术家和观众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期待,期待一种新的艺术高度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