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

“越地遗珍”绍兴文物精品展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展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5-08 12:10:4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越地遗珍”绍兴文物精品展开幕仪式

2014年5月8日上午9点,“越地遗珍”绍兴文物精品展开幕暨地校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承办,绍兴博物馆、柯桥区博物馆、上虞区博物馆、越国文化博物馆协办。出席开幕式的有北京大学刘伟常务副校长,中央编译局俞可平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安来顺秘书长,浙江省文物局陈官忠副局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绍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月亮,绍兴市委常委、副市长姚远等。

“越地遗珍”绍兴文物精品展现场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有5000多年文化积淀和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明古城。绍兴各级各类文博单位以及民间藏家中,有着丰富的文物收藏。此次文物展览从绍兴市文物局、绍兴博物馆、柯桥区博物馆、上虞博物馆和越国文化博物馆等单位精心选取了220件(套)文物,分为“玉石风采”,“陶瓷菁华”,“吉金神韵”,“会稽铜镜”和“绍兴的北大情结”五个部分,旨在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古城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从而达到宣传绍兴,扩大绍兴影响力的目的。

绍兴市常务副市长陈月亮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共同为北京大学四校长像揭幕

“鉴湖越台名士乡”,这是毛泽东对绍兴自古多名士所写的诗句。在近现代的绍兴名士中,有许多与北京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曾在北大学习或执教,为振兴北大和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了彰显绍兴名士的功勋,重温先贤的北大情结,绍兴市政府特别制作了何燏时、蔡元培、蒋梦麟、马寅初4位北大校长的群像,在此赠与北京大学,留作纪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绍兴市人民政府签约

同时,绍兴市人民政府将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此举既可充分利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优质资源,帮助绍兴实现战略目标,又可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绍兴建立人才实践基地创造条件,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学用相长的原则,在文化遗产申报和监测、考古发掘和调查、文物保护和利用、藏品研究和展示、博物馆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和应用实践。绍兴市政府将支持考古文博学院在绍兴建立教学与实习基地。考古文博学院将在绍兴市的考古发掘、陈列展览、文物保护、藏品研究等领域的人才教育培训上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

本次展览时间为2014年5月上旬至6月底。

云雷文硬陶瓮 西周 绍兴市博物馆藏

《越地遗珍》展览文物部分介绍

(一)玉石风采

新石器时代的於越先民已大量制作和使用玉石工具、饰品和礼器,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器闻名于世。此次展示的玉石器是绍兴区域内出土的部分,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器物有农耕工具,如石犁、石耨、石铲等;有木材加工工具,如石斧、石锛、石楔等;有礼器,如石钺、玉戈、玉璧等;有饰品,如玉珠、玉环、玉龙佩等。反映了当时越地制作玉石的工艺水平和使用玉石器的风尚。

青瓷狮型器(左)、青瓷羊型器(右) 西晋 绍兴市博物馆藏

(二)陶瓷菁华

绍兴是中国陶瓷起源地之一。距今约九千年的嵊州小黄山遗址,就有许多夹砂红陶、灰陶出土,而上虞李家山的商代龙窑,则是烧造泥质陶和印纹硬陶器的古窑址。至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境内已有很多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窑,如绍兴富盛窑址,器物种类丰富,品质上乘。东汉时期,以上虞小仙坛窑为代表的青瓷烧制技术基本成熟,瓷窑的分布不断扩大,绍兴已成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绍兴是南方制瓷业中心,青瓷继续繁荣,瓷窑遍及整个区域。唐、五代,青瓷进入鼎盛期,“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得到普世青睐,绍兴则为其原创地及主要产区,窑系辐射江南各地区,并形成了中国后来的“南青北白”制瓷格局。

青铜兽面鼎 战国 绍兴市博物馆

(三)吉金神韵

於越是最早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的民族之一,特别精于铸剑,故有天下名剑出吴越之说。春秋晚期,越国一度军事失利,濒临灭亡,为了实现强国梦,越王勾践在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实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基本国策,把重点放在发展农商经济和增强军事实力上,因此,也将越地十分珍贵的青铜资源主要用于生产工具和兵器制造,成为耕战利器。当时越国聚集了一批优秀的铸剑大师,制作了工艺先进的众多名剑,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今天,我们从考古出土的越剑中尚能领略其神韵。

折枝花卉镜 唐 绍兴市博物馆藏

(四)会稽铜镜

铜镜是古代照面饰容的用具。目前看到的绍兴铜镜最早是春秋时期的“越式”镜,但绍兴最负盛名的则是会稽铜镜。秦统一后,置越地为会稽郡,汉至南北朝数代延之。两汉、三国时,会稽为全国铜镜制造业中心,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工艺精巧,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后来人们把这个时期在绍兴生产的铜镜统称为“会稽铜镜”,这也是中国铜镜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铜镜背面的精美雕饰反映了当时社会诸多信息,特别是会稽铜镜中独有的“画像镜”,更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会稽铜镜在国内的博物馆和民间均有大量收藏,流失在日本、东南亚、欧美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透雕凤鸟纹复合镜 战国 绍兴市博物馆藏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