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现场
新浪娱乐讯适逢今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展览,《艺术人生》邀请了美术界三位重量级人物: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当代油画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央美院院长的靳尚谊;四川美院院长,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在《艺术人生》现场畅谈自己从美术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心灵历程。
寻求开拓与创新一直是《艺术人生》栏目组的主旨。在电影、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各个艺术领域,《艺术人生》栏目一直在进行着各种新的尝试。
今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展览,此次展览从中国美术馆及全国各主要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以及私人收藏的名家名作中遴选出佳作687件,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大部分重要美术作品,可谓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桩空前盛世。
借此机会也为了记录这一大型美术活动,《艺术人生》栏目组开始筹备做一期以关于美术人物的节目。编导们请来了多个美术方面的专家,在一轮又一轮的策划会和嘉宾协商之后,最终我们邀请到了美术界的三位重量级人物: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当代油画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央美院院长的靳尚谊;四川美院院长,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在《艺术人生》现场三位嘉宾畅谈新中国美术六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及自己从美术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心灵历程。
谁能想到,三位美术大师走上美术道路的契机全都是最普通的“偶然”,罗中立的名作《父亲》在“成名”之前曾历经波折。究竟三位大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本期节目中将给出答案。
三大师评审美术60年
节目一开始,朱军便拿出了新中国美术六十年展览的画册,请范迪安、靳尚谊、罗中立在其中选出自己想要推荐的三幅作品。而三位老师的“不谋而合”让朱军不断提醒老师们“不可以重复”。
擅长油画创作的靳尚谊首先推荐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刘晓东的《三峡》,在他看来,艺术家的作品是要和时代紧密联系的,而这三幅美术作品都是用非常创新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了时代的瞬间。
作为新中国美术六十年展览的组织者之一的范迪安,直言推荐三幅作品对他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从60年中国众多的美术作品中选择参展作品时,他就已然觉得很难取舍,而现在要他再从687件作品中挑出三件作品来更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斟酌再三,范迪安老师推荐了靳尚谊的《毛主席在12月会议上》,罗中立的《父亲》、李可染的《漓江山水》。他也一语道出了肖像画创作的真谛“肖像作品要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神与形的两者结合,而且要把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里面,来反映人物的历史作用。”
罗中立则推荐了何多苓的《春风》,陈逸飞的《占领总统府》及陈丹青的《西藏组图》。推荐原因是由于这几幅作品在中国美术史发展史上具有着极大的开创性。
罗中立:女友的话改变一生
谁能想到以一幅震撼人心的《父亲》扬名海内外的罗中立,在进入美院之前只是一个锅炉工,而他学习美术的起因是缘于女友的一个电话。
“恢复高考77、78级的时候,我本来没有想回到学校,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从美院附中分到单位以后,已经在那里干活十年,正在谈恋爱,准备安家立业。”
本想安于现状的罗中立,此刻的人生却被女友的一个电话给改变了。
“那天晚上我跟平时一样,厂里干完活,在车间里面,然后说有电话,我跑去接了那个电话。电话说四川美院的考点设在家门口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你去试试。当时因为正在谈恋爱,女友的这样一个要求,或者说这样一个愿望,作为我来讲,当时也是想证明自己,应该去试一试。”
当罗中立决定去试试运气的时候,却被告知报名已经结束了。
“军代表和工宣队很坚持原则,报名结束了,不能再报了,好在有一个老师帮我说了一点情。然后补报了一个名,所以四川美术学院77、78级报名的名册,我是在最后一个,而且是破例,也就是说是已经结束报名的时候补上的一个。所以后来我形容自己是赶上高考的末班车,而且是在关门的那一瞬间给挤进去的。”
一连串的巧合却让一个人的人生彻底改变,正是因为女友的一个电话,一个恰好在场的老师,才有了今天的罗中立和那幅伟大的《父亲》。
靳尚谊:误闯误撞学了美术
也许人生总会被一些突发的因素改变,和罗中立类似,靳尚谊学习美术的经历也十分偶然。1949年,15岁的靳尚谊初中毕业,当时的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升学,一是南下工作。正在此时,父亲的一个朋友建议他去考北京国艺专,也就是今天的中央美院的前身。
“他跟我说你考这个学校,你小时候画得还不错,这个学校公费,还管饭。就是这个原因,我就考了。一考就考上了。”
在靳尚谊考上国艺专之后的第二年,学校改制,由专科学校升为大学,北京国艺专升为中央美院。
“因为当时这个北京艺专是大专,我当时15岁,大专是招初中生,第二年它就成美术学院,成大学了。”
改制的结果就是靳尚谊19岁便大学毕业了,紧接着他进入了油画系攻读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他的油画生涯。
范迪安:用画册换黄豆
今天已是中国美术馆馆长的范迪安,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老百姓创造欣赏艺术的机会。而在他青年时代,曾经有过一段极为特殊的给农民朋友普及美术的经历。
50年代出生的范迪安有过一段难忘的知青岁月,“高中毕业之后就上山下乡插队去了,我是插队在闽北山区,那时候抱有一种学画的理想,真的是把大地当作画纸,把种庄稼当做绘画,当做构图,当做色彩。”
抱着一腔艺术理想的范迪安带着学画的书来到了知青点,劳动之余时刻不忘看书画画。哪知道他带到农村去的几本素描书却成了“抢手货”。
“带一些绘画的书下去,就是为了自己坚持看一看,但是没想到这几本美术书在我插队的大队周围,引起了方圆几十里地的农民兄弟们的好奇,大家都说那个知识青年有很好看的图画,后来就有很多跟我同龄的农民兄弟晚上要到我那里看这美术书。我就很担心这个书看来看去看旧了、看坏了,所以我就说不容许轻易地看,这些农民兄弟呢,就带着他们的黄豆、大米,带上一把,跟我来换这个。”
这个特殊的经历让范迪安切身明白了“普及美”的重要性。
“所以后来我们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那么辛苦的劳动之下,还是有很多农民兄弟、父老乡亲,他们想看一点美的东西,想看一些美的形象,后来我搞美术馆的工作,我跟我的同事讲,我们要做的是把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让我们的社会公众能够看到,让他们能有一种好的观赏环境来欣赏艺术。”
《父亲》背后的故事
罗中立的名作《父亲》中那个饱经沧桑的父亲形象,相信所有看过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而在现场,朱军也向罗中立提了一个关于《父亲》的问题,就是画中父亲耳朵上的那支蓝色圆珠笔。作为整幅画面中唯一的蓝色,这支圆珠笔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罗中立现场解开了这个谜底。
在80年代初期,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红光亮,高大全。在那时候的美术作品里,所有人物形象都非常积极向上、充满了笑容。因而罗中立的《父亲》一出来就掀起轩然大波。怎么能画这么满脸皱纹历经愁苦的人物形象呢?
当罗中立把《父亲》送去参加全国美展时,美协审查小组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敢发表意见,大家拿不准这幅画是好画还是坏画。
“当时大家拿不准的时候,美协的领导发表了一个意见,这个看上去像一个旧社会的农民,我们加上一个圆珠笔是不是可以点名他是今天有文化的农民,这样我们送这幅画上去的时候,在每一次审查的时候,在更高级别审查的时候,这幅画还可以有救,说完这个意见以后,大家也纷纷点头,然后这就是对这幅画当时提出来的唯一的一个意见。”
“后来我把那支圆珠笔画了,但是尽量把透视减少,就是不要让它成为一个画面当中太重要的形象出现,所以画了一个非常正对面的透视的这样的一个圆珠笔,而且那个圆珠笔是那个年代的,就是一个竹杆,一个笔芯,没有现在包装这样豪华。我的理解,如果每个观众都把这张画看成是旧社会农民的话,充其量是忆苦思甜的画,如果加这支圆珠笔,是正好从意见相反的角度添上去的,我就是要说他是今天现实中的,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这样的一个农民,他才有一个意义在里面。”
在短短的访谈时间里,平时没有机会常碰面的三位美术大师们互相交流了对于美术前景的展望,和对当今中国美术的看法。同时他们每个人也都事先准备了一个想让其他两位大师回答的问题。范迪安给罗中立、靳尚谊准备的问题是“知道自己的画作有多少吗?”在二位回答之后,范迪安才透露了自己“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本意,“我这个问题是火力侦查一下,想知道他们两位有多少作品,这样中国美术馆才可以有机会收藏到更多的作品。”
在节目最后,朱军又给三位美术大师出了个难题,他请三位以祖国为题,现场构思一幅作品,三位大师关于祖国这个题材会描绘出怎样一幅画卷呢?他们又是如何向观众推荐与解读新中国60年里优秀美术作品呢? 11月4日晚22:06综艺频道《艺术人生》将为您展开画卷。
文 /吴戈
摄影/张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