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素养”的误区,有必要引起重视。
事实上,审美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艺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如果说现代社会包含着物质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两大部分,那么相比于物质的现代化来说,人的现代化将更为漫长和艰巨。这也是中国在物质方面逐渐实现现代化之后,必须正视和面对的。
然而,目前,各级各类艺术兴趣班中,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课程设置,都是以技能为导向。以美术为例,都以一堂课完成一张画为目标,很少辅之以相关美术史知识的介绍,或者一些名作的鉴赏。其实,所谓的审美素养,就是他可能不一定会动手画画,做雕塑,出创意,或者说他可能会画几笔,不一定会画得很好。但他一定能够懂得欣赏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类型、样式、风格的艺术作品,并能基本判断出作品的好坏与高下。这样的审美素养,不是通过临摹、素描、速写、色彩等技能性学习获得的,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艺术史常识,欣赏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名作,了解一种艺术思潮,一种风格样式形成的历史过程,掌握艺术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等方法和途径所建立起来的。
而这样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其实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大到整体家庭室内的设计,家居的配置,个人形象的塑造,小到一只杯子的选择,一个饰品的添置,一双鞋子的款式等等各个方面。
我们国内,什么十大丑陋建筑、十大恶俗雕塑,都在不断污染着人们的视觉。
如何培养和提升国民的审美素养,尤其是孩子的审美素养?首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模式和评判标准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不能只有实践,没有鉴赏;不能只用画、唱、跳技能性的标准来考核,还可以通过讲、谈、说、写等各种表达方式来了解孩子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国家来讲,我们不能只培养艺术家,而不培养收藏家、批评家、艺术史家、教育家、策展人、研究者等与艺术紧密相关的人士。完整的艺术生态中艺术家只是其中一环,还有展览、宣传、收藏、销售、教育、研究等许多环节。只有各个环节协同作战,才能让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如此前提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决定了艺术生态的层次和优劣。
其次,要重视参观和体验。从小带领孩子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各种不同形式的展览,最终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前几年,我国先后实行了博物馆、美术馆的免费开放。于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人流量飞涨。但几个月以后,参观人数明显回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消费是一种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养成和改变的。
国外带领孩子参观展览有的是年长的志愿者,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有家长。他们的共同点是,通常不会对整个展览作一个详细的导览,更多的会选择一两幅有代表性或者孩子们感兴趣的作品,做深入详细的讲解,过程中多启发和提问,唤起孩子参与的热情。
但国内带领孩子们观展方面,被赋予了太多任务。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从头到尾带着孩子们看作品,耳边不断地讲,不停地问,恨不得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原原本本地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
观看是审美体验过程,成人由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人生阅历等因素,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视角,阻碍了孩子们本身全息的感受体所具有的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成人过多讲解,会破坏体验之美。
如此形式观展,相当于把艺术拉回到知识性的教育。欣赏艺术作品的确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时代背景、艺术家生平、创作动机等等,但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直观性和感染力。艺术是共通的语言,不同的人,角度不同,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他对作品的感受就不同,这也是艺术的奇妙之所在。
视觉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过程。孩子从小看了大量优秀中外经典作品,其视觉审美能力和素养就会逐渐提升,眼光自然提高。但这里涉及时间的累积,也涉及自身内部的消化和吸收。
然而,我相信,有些是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影响,但有些可能会更深入、更持久。这就要求我们对待艺术教育,切不可有一颗急功近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