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段君:中国当代绘画叙事视角的演进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4-11 13:18:58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段君

尽管有情可原,新生代艺术过于冷漠的局限性仍然是致命的,很快中国当代绘画就感受到“外视角”的束缚,开始发展更为多样的叙事视角。笼统而言,新生代艺术直至今日,中国当代绘画的叙事逐渐步入“复合视角”的历史时期,即任何一种叙事视角都不再成为中心,以前的后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叙事角度统统融入中国当代绘画,部分绘画甚至在一件作品中同时使用多种视角,比如李松松2006年的绘画《长眠就是幸福》(图4),采取的视角已经不能单一地断定,它属于后视角、还是内视角,或者是外视角?此件作品是多种视角的复合,画面分为数块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混杂,下面局部的人物胳膊也许并不属于上面的人物,右面局部的手可能也不属于左边的人物,画家本人根本不在乎这条胳膊或这只手是属于画面中哪位人物的,图像原来的秩序或从属关系被完全打乱了。复合视角的方式能够帮助画家为观察图像的看客提供更多的角度,以便更多重地认识图像,最终揭示图像的本质。  

可惜的是,由于目前在绘画中采用复合视角的艺术家并不是太多,大多数艺术家还没有觉察到复合视角的功能,所以复合视角对中国当代绘画原本该起到的推进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依我所见,复合视角可以在两个方面有所作为:一,自觉地同时描述多个故事,或者从多方面同时描述同一个故事。在现实中,多起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但在文学类叙事中,事件只能逐一被讲述——毕竟文学叙事无法逃脱线性时间的限制。在图像类叙事中,事件则可以同时被讲述,它不受线性时间的约束,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提高画家对叙事的掌控能力,使作品的叙事更为圆润、讲究、完备,有利于观众——包括画家自己,从多重侧面和多个角度观看、制造并研究图像。二,复合叙事可以为中国当代绘画的词语更新提供机遇。比如,李松松绘画时刻意强调一块局部接着一块局部进行绘制,这会使绘画的词语发生变异,程序、方法上的变革能引发绘画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对于单一的叙事视角,复合视角无疑走得更远,它能够弥补单一叙事视角的先天不足。英国画家雷诺兹(Joshua Reynolds)曾坦承:画家“能表达的内容是有限的,也只能呈现瞬间的场景。他不能像诗人或史学家那样,在详细陈述英雄或圣徒的特征的同时也可以说明圣徒是畸形或英雄是瘸子”,复合视角却可以在详细陈述英雄或圣徒的特征的同时,也说明圣徒是畸形或英雄是瘸子。但这并不是说后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单一视角就属于陈旧的叙事。实际上单一视角如果采用得当,并在更高的层次深化更新,仍然能够达到高度。

叙事本来是古典艺术或学院绘画的金科玉律:绘画必须以重大的或崇高的事件为题材,主题应该具有普遍意义,最好是英雄行为或英雄受难的著名事件。其缺陷在于,作品的价值完全由作品所描绘的题材所决定。1770年,雷诺兹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颁奖仪式上对学生们说:“有些画家往往描绘下层人物,以粗俗的观念精确地表达各种情感,就像我们在贺加斯(Hogarth)的画中看到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的天赋被拘泥在低级、狭隘的主题上,我们能给予的赞赏也像他们画的对象一样,是有限的。”从雷诺兹的观点中可看出,在学院绘画里,绘画的对象决定艺术的高下,至于画家是如何描绘对象的,则无关紧要。

     1   2   3   4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