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可以算作一个时代。1989年的展览过后,中国美术馆在整个90年代没有办过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任何展览。2001年,中国美术馆重新装修,很多大家认可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突然出现了,比如刘晓东和徐冰等。上海双年展也从那时开始,中国有了国际化的展览形式,这些现象都显示出中国当代艺术又有了一些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和现在相比,上世纪后2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界人太少了。规模大小和人数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这个群体的力量大小。年轻的艺术家越来越自信,不怀疑自己,不质疑自己存在的理由,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虽然从艺术创作来说,很多“自以为”的创新实际上早已有之,但这种自信的精神状态很难得。
记者:从本世纪初开始,类似798这样的大规模艺术空间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你如何看待艺术区兴起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和作用?
Karen: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部分官方艺术机构不太关注当代艺术创作,商业画廊和私人艺术机构也不兴盛。798这样的艺术区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把当代艺术家和作品聚集起来,让人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整体的文化场景。
记者:你对哪些中国艺术区印象比较深刻?在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观察中,你看到这些艺术区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Karen:像北京的798、草场地,上海的M50,都有各自特点和定位。早些年的798艺术区,里面各种艺术机构的差异比较大,不同画廊在做不同类型的展览,很有艺术热情。
商业化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越来越多艺术家在798这样的艺术区找不到合适位置。随着艺术市场越来越活跃,管理者不断提高租金,艺术区内也出现很多商业机构,比如设计工作室,卖颜料、服装、礼品的小店甚至掩盖了艺术机构本身。如今在798或者上海莫干山艺术区,除非很熟悉某个画廊,知道它的特点和定位,否则很难一下子找到有意思或有特色的艺术机构。
这些现象已经改变了艺术区最初的基本功能。艺术区应该是一个比较踏实的展示艺术品的场所。中国也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区,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和参与当代艺术活动。
记者:据了解,798艺术机构中不少都有外国资金背景。你怎么看待当代艺术市场中,“资本”与艺术家的关系?
Karen:很多社会因素会影响艺术家创作,而且有些不可避免。外资进入对中国当代艺术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美国,它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不完全只是对中国艺术。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并不太平,各方面问题很多,不过中国大多数当代艺术并没有关注和探讨世界话题,还是更多关注本土问题。我也不同意“只有丑化中国的作品才能被世界认可”这样一种观点,一方面,中国在转型,社会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在外国最受欢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比如张晓刚和曾樊志,他们的作品并没有丑化中国,而是具有深厚的美学根基,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这些作品无疑称得上是中国当代艺术体系中的杰作。
如今很多人似乎有个习惯,就是不能冷静观察社会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新现象一冒头就如临大敌,立刻会出来各种结论式的评论。对于“资本”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假以时间。时间会告诉我们,哪些艺术家是随波逐流,哪些艺术家在回归自我,又有哪些艺术家始终在坦率呈现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