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徐冰谈CAFAM未来展:一种艺术方式 一种生活方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12 10:15:10 | 文章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陈维的摄影作品:《花瓶掉了下来,碎了一地》

采访者:曾焱

受访者:徐冰

年轻艺术家群落这两年正在成为当代艺术市场和学术展览的庄稼地。在接二连三的类似主题展中,由中央美术学院打造的青年艺术项目——“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学术造势上,都显得颇具野心。从8月到现在,95位艺术家,近200件作品,被分为“蔓生长、自媒体、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六个现象单元来做展出,占据了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四个楼层空间。

本次展览的提名委员会成员由80位全球重要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艺术媒体和机构负责人构成。每人提名6位青年艺术家,并撰写提名理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总策展人徐冰接受本刊专访时说,如果作品不能在艺术语言上显示一种深度挖掘与新的提示,就不予以考虑。作为“CAFM未来展”的总策展,徐冰和团队把这次展览作为一个新生代艺术方式的生态报告,体现文化态度和学术判断。“我们的目的,就是把这些过去我们不了解的,或者说我们不太意识到的现象提示出来,策展人其实是调查员的身份。”

展览所呈现出来的主题和棱面之庞杂,并不那么容易被观看的人消化。“蔓生长”、“浅生活”这类新生代语言,新鲜之余,也难免有人觉得只是简单的现象罗列。徐冰说,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是时代最敏感的反映,至少也属于最敏感的那一部分,相比于当代艺术曾经有过的“玩世”、“政治波普”、“艳俗”等标签,“这个时代,用一种潮流或者一个词语主导或代表已经不太可能了”。

“‘亚现象’的这个亚”

记者:现在对年轻艺术家划分代际,一般是“70后”、“80后”,“未来展”以1977年后出生来做分界,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徐冰:其实对“青年”目前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法,在联合国那里,四五十岁的也算。不同的视角和意图,会对“青年”的概念有所不同。我们以35岁为界定,并非依据科学和生理概念,而是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代”的影响。1977年我认为正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年份,在社会史上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所以就以这个为分界了。像其他一些青年展,好像都定在37岁、38岁以下,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相差两年或者三年,有些很好的艺术家和很好的作品可能就会失去。

记者:是,所以当时就想,你们是不是从中国当代艺术史出发有一点考虑。

徐冰:基本上没有从艺术史的角度。这一代人正好生在一个历史节点,但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并不知道这一年的开始对这个国家的重要,和对他们一生的意义。

记者:对展览主题里所提的“亚现象”,有很多议论。这个概念应该是从“亚文化”而来,那么,是否意味着你们把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都归于非主流呢?

徐冰:关于这个题目,我们也有一些讨论。其实有过几个题目,比如说“次生林”,我个人觉得“次生林”不错,原始森林被砍伐了以后又生长出来的林子,就是那种新一代森林的感觉。但后来查了一下,说这个“次生林”有一点点负面的内容,最后是弃用了。大家比较喜欢“亚现象”这个词,这个“亚”,其实就是跟主流、成熟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