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当今人类在沟通方式上面临的挑战

时间:2012-07-16 10:04:44 | 来源:搜狐艺术

资讯>声音>

主持人:在几年前我对您的采访中,解释“天书”“地书”这件作品,您曾经提到过“普天同文”的理想,“普天同文”是否可以代表您对于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关系的一个看法?

徐冰:没法做这样的比较,这是因为当代艺术带有一部分实验性,某种程度上说,它很难像人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普天同文”是由我对文字的兴趣而来,包括汉语文化圈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我们这代人对汉语与文字、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与在国外的经验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随着线索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当今人类在沟通方式上面临的挑战,对于旧有沟通方式的滞后,我开始变得敏感。简单讲,“巴比伦”这个概念在今天才真正被激活。回到普通人和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它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

主持人:当下的时代,当代艺术和大众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您的艺术创作中,和大众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呈现的?

徐冰:由于我在西方参与当代艺术的创作,我发现这个系统的伟大之处,同时也知晓它的弊病。这个系统还很年轻、不成熟,在发展的同时带有一种颠覆性,从而使它不断变化成长,同时带有鱼目混珠的属性。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平易近人的,但是进入之后还能让大家发现其中的与众不同之处,给人们提供一种看事物的新的角度和方法,对思维有所启发。“雅俗共赏”实际上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标准和尺度。

主持人:您曾经说“对文字的哪怕一点点的改变,都是对人的思维方式上最本质的改变”,我觉得很奇妙,虽然您说造字是出于对精英文化的厌倦,但是您的作品并没有导向大众文化,您怎么看自己创作的文化属性?

徐冰:文化属性的概念还是有点大。人类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在不断改变,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对于当代艺术的实验性质,我越来越觉察是由于人类在正常思维习惯、知识教育范畴之外,还需要有一部分超越正常逻辑的、非规范思维的释放和发现,而好的实验艺术家充当着探索人类思维、规范之外的可能性。但由于当代艺术这个领域发展太年轻,多数作品显示出不成熟,这与国画经过多年发展的严谨度、完美度是不可比拟的。严格来讲,这个领域还没有很伟大的作品,但是这个系统所提示的方法可以在艺术之外的各个领域发酵和开花结果,比如文学、电影、设计、服装、社会服务等等。实验艺术的作用像“药”,(对于非艺术的领域)用好了可以成为创造力;用不好也会贻害,破坏自身的发展。

主持人:美术馆出现已有四五百年,自身系统的发展与艺术发展也构成了一定相互关系。对于实验艺术的作品,它与美术馆收藏体系的发展进程会形成怎样一种互动关系?

徐冰:实验艺术的性质构成了它的创造与美术馆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实际上,艺术领域中的各路门派都被容纳到一个古典系统之中,所谓古典的系统和古典的方式就是美术馆系统。美术馆的这种欧洲古典的、集中式的方式,与当今的发散状的方式是背道而驰的。实验艺术要做,但一定要看到它在大的文化关系中的状态,包括它的弊病,我们要懂得使用“关系”,也许它的特殊性和它的难度,就是我们需要工作的部分,或者说,是我们的思维切入点。

五、六十年代的很多艺术作品以摆收藏的态度出现,但最终还是要被美术馆来容纳和接纳。这是那时的实验艺术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到现在同样适用,比如一些作品很难收藏,甚至无法收藏的,美术馆会以收藏概念或收藏文献的办法来接纳这些作品。但是实验艺术发展的发散状是带有未来性的,我们可以看到数字艺术、网络艺术、Video等的不舒服之处,就是为什么来到这里做这样的互动,比如在MoMA的白盒子里展示“地书”来实现这个作品的艺术的属性,造成了一种别扭。

当代艺术虽然以实验的态度和任务出现,但实际上它比实际的社会文明进程要慢。我们对艺术总有一种习惯上的崇尚,但是将来人如何看今天这个时代,就涉及到什么东西应该被看重、被保留,这也就是当下美术馆收藏的责任。我认为真正值得收藏的东西不是艺术的完成体,而是要看什么东西最能代表当代文明的最高水准。比如网络界面、Yahoo创始的想法、Facebook的理念、电影制作技术、广告业的表现等等,这些对人的审美、沟通领域的创造,其实要比所谓的当代艺术领域所提交给时代的东西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高的文明水准。这是因为那些领域所吸纳的财力远高于当代艺术领域,与此同时,那些领域对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改变,甚至对人类法律、哲学的改变,都要比艺术领域要大的多的多。

主持人:《背后的故事》中是否有进入美术馆的收藏系统的?这样的作品,百年后从藏品库中拿出来重新搭建,其“原作性”是否存在?您认为美术馆收藏的价值是什么?这种在收藏行动中与美术馆的交流过程,是否对您的艺术创作有所提示和互动?您认为美术馆收藏对艺术的发展是否有意义,有何意义?

徐冰:这些对人类来说都是新的课题。《背后的故事》确实存在没法收藏这样一个尴尬,虽然它曾在很多美术馆展示过,但只有今日美术馆作为长期陈列。这个作品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提示一种光的绘画的概念,通过调节空间中的光形成平面视觉的一种效果。任何绘画材料所表达的丰富性都没有光来的丰富,这决定了光的绘画是值得存在的,这个作品代表了光绘画的探索成果。对于作品如何保留,物质的再现是困难的,但光绘画的观念在今天的进展是值得记载的,它可以考证这个时代、这个领域的创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