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回归基础:策展人方振宁访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13 17:05:43 | 文章来源:

记者:那么咱们中国馆的主题“原初”概念和这次的总策展理念“共同基础”是怎么来有效呼应的呢?我们的主题怎么去演绎总的概念?

方振宁:虽然奇普菲尔德是一个极简主义风格的建筑师,但是在建筑界或我们的建筑史上,这不是一个唯一的风格,风格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他作为策展人应该兼容,不能说只接受类似他的风格的设计。他提出“共同基础”这个概念是向其他风格的作品做出一个承诺,就是我们展出的建筑设计虽然具有不同的手法,但我们的基础是一样的,我们是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我们的美学、人类的价值观,如何通过建筑服务于社会,这一点是共通的。

那么“基础”在中文里面,其实是由两个意义构成的,“基”,就是指地基,地面以下的部分,它支撑着建筑,主要是承重,非常重要。“础”,就是柱础。这两个合在一块儿,就叫“基础”。实际上,我们最早的方案是外面方庭的形状是36块立方体,就叫做基础的”基”,属于地面以下的部分,为建造者的建筑,那么”础”呢?外面展示方块,而在有油罐的室内展出两根横的柱子,横长为23米,视为墩础,这是基和础的部分。我当时考虑这个空间布展是希望从字和词的意思出发来决定形式,这样可以将中文的文化特征和空间装置有机的、睿智的柔和在一起。因为基和础就是建房子最基本的概念,那么基础也就是原初的意思。“原初”还具有文化的含意,基础只是建筑在物理上的感觉,这个是向上的文化的概念,更宽广,也是对现实社会很多问题的反思,我是这么考虑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