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今日在京开幕
【视频】“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文/杨萍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黄胄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于2011年11月12日上午10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隆重开幕,下午14时在学术报告厅邀请理论家、参展画家、媒体记者数十人召开研讨会,总结新疆题材美术创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探讨深入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创作规律和意义。研讨会由中国美协副秘书长张旭光主持,中央美院教授罗世平、《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担任学术主持。
尚辉:我先向大家介绍关于展览的学术梳理,由罗世平先生撰写古代新疆美术,刘曦林先生撰写早期新疆题材美术创作,我撰写新时期新疆题材美术发展的现状,哈孜先生用口述的方式介绍新疆本地油画发展的历程,康书增先生撰写新疆本地中国画的发展。从上世纪40年代到今天,新疆主题的美术创作已有70年历史,首先体现的是民族文化的融合。其次,内地美术过于精致、小巧、文人化,需要一种崇高的、非常恢弘的、非常壮观的审美激发它,所以新疆题材的美术,以全新的视角在新中国美术发展脉络上给了我们审美体格的新的发展。因此通过此次展览,看到我们民族文化的融合,看到新中国,特别是新时期美术发展新的变化。
今天新疆自身也是在发展,很多原生态的民族、服饰、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再度去表现新疆的时候,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今天研讨会既可以进行宏观历史的分析,也可以进行个案的整理,其次我们还可以对整个新疆题材发展70年的历程进行整体的评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树声:中国美协推出这样重量级的展览让人感动,集中展示了新疆题材的作品,而且又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展出作品都是画家深入新疆采风写生而创作完成,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抗战后期写生风气就很浓厚,大后方的许多美术家都到过边疆地区写生。建国后,以黄胄为代表的新一代美术家,把新疆当成了自己的故乡,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们能长期深入生活,采风写生从来不是走马观花,对人物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非常深刻,把对新疆深厚的感情完全融入到作品中才成就了经典,这种扎实的作风对当今的画家有着深刻的启迪。
这个展览里面肖像画最好,风景画其次,情节性的绘画较弱,人物安排不太自然,或者性格刻划比较表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技巧上不够过硬,因此,要加强青年人的基本造型能力的训练。
中国美协顾问、新疆美协名誉主席哈孜•艾买提:我们党一贯对文化很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重视文化,毛泽东1942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现在也没有失去意义。现在越来越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必须提高文化修养。
新疆非常吸引人,尤其吸引画家。解放前是如此,解放后也是如此。很多大画家都是画新疆题材出名的,有一些画家不仅到新疆自己搞创作,而且办培训班教学,培养大量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像刘秉江、全山石、文国璋等老师。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每个民族的形象、风俗习惯、语言、服装都不同,因此“走马观花”不行,必须深入生活。而且新疆是丝绸之路主要要道,世界文化交汇的地方。新疆还有草原石人、天山岩画、洞窟壁画等丰厚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仍需要研究和挖掘。
新疆美协名誉主席龚建新:我在学生时期就树立了要推进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志向。中央美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回新疆工作,专攻人物画。我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技法不能够满足现当代人的形象审美的要求,而新疆是画人物画最好的地方。新疆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强烈的结构感、形象的多特征和多个性,能够让我更好地深入进去。每年到南北疆最基层农村、牧区寻找最好的形象。通过大量的写生,找到了一定的表现方法。受到徐悲鸿、黄胄突破传统中国画技法的笔墨造型的启发,尝试将油画、素描融汇到中国画笔墨表现中,达到笔墨造型写实的目的。有些中国画有线,也有墨,但就不见情,千篇一律,千人一像。现在的画家连雷同的东西都画不出来,一走形都变成了变形,都欠缺在造型上的深入挖掘。我在新疆几十年,只在人物画上下了一定工夫,不追求多样,我只追求一样,能把这一样画出一定的结果,不枉我在新疆呆了几十年。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秉江:我画了大半辈子新疆的题材,跟我个人对绘画的理解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从造型上,从色彩上,我喜欢那种很浓重、很厚重、很有体量感的、很粗犷的东西。新疆的民族形象刚好符合我的想法,我又一直在中央民族大学工作,整个生活、工作的环境、条件,都决定了我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更确切的说是画新疆。我结识了很多新疆的朋友,对于他们民族的性格、思想、宗族、文化都了解熟悉,他们与我交流出来的感情滋养我的一生,是我的艺术成长的摇篮。新疆画家说只有你的画像新疆人,有新疆的味道。这是对我最高的褒奖,我自认为是半个新疆人,这种认可让我更加有信心,让我和新疆这块土地的感情更加亲近,我一定还会坚持画下去。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康书增:2001年我们学院与中国美协、国家民委、文化部联合举办过“新疆题材美术创作研讨会”,探讨新疆题材创作的学术价值,这次国家投入这么大的精力、物力来做这个展览,就是对于我们新疆美术创作的肯定,也更加增强我们在新疆从事美术创作的底气。
新疆人物形象入画或者好画,但画好不容易。黄胄画的生动,可以感受到新疆的感染力;刘秉江画的严谨扎实,不仅能分出民族,还可以看出来不同的地域维族人的长相特点;龚建新中国人物画肖像画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他们都具有特别高超的绘画技巧。
从解放前一直到现在吸引了这么多画家来新疆,现在每年各个方面接待画家一百人左右,到现在还没有减退的迹象,说明一个问题,可能还没有创作出足以使新疆题材得到它应有展现的杰作,我希望内地的画家与我们本地的画家一起继续努力,做充分的展示。
新疆油画协会主席克里木•纳斯尔丁:这次展览的规模和系统性前所未有。从解放前到现在,很多内地画家到新疆去体验生活,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对新疆美术事业的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还应该探讨一下在美术史发展过程中,内地画家对新疆的印象,新疆对内地画家提供的印象,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我建议再在此基础上搞一些专题性展览,探究新疆油画、中国画的地域特色,进而探寻出中国油画、中国画的画风。还希望把展览送到新疆,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内地画家到新疆,一定要与新疆当地画家见面、交流,可以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内地画家可以提供很多内地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我们共同发展。
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史国良:生活特别特别重要,刚才我们肯定了几个画新疆画得有味道的画家,他们都是长期深入生活的画家,他们的创作精神和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和继续发展。我早年与生活有一点点脱节,不熟悉生活,不深入生活,凭自己想象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我画了一个维族姑娘与一个老汉养猪的作品,黄胄先生一看就急了,这怎么可以?这是违背伊斯兰教规,让维族人看了很不高兴,赶快改了。从这以后我就要深入生活,研究生活,我们叫泡生活。我自己一直坚持画写真画,如果你坚持写实方法就一定要深入生活,要有一流的技术,还要有一流的感受。这种画法的人越来越少,过去有很多优秀的方法还应该继承下来。新疆真是特别美,天美、人美、文化美,特别入画,几乎哪个角度都能入画,随便找个角度画出画来都美得不得了。
这几年变化太快,同时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在消失,我们作为美术家应该有保护的责任,却没有力量阻止,不识字是文盲,识字不懂美,文盲加美盲问题更大,我希望大家重视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