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王林:到处是兴奋点,还要寻找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15 16:00:40 | 文章来源: 王林的博客

王林答《画廊》杂志编辑问

1、实验水墨是一种国际性艺术语言吗?

答:实验水墨应该也可以成为国际性艺术语言,关键是如实把水墨视为艺术材料,即水和墨,而不是把它视为技艺系统,要传统的技艺系统完整进入当代是不可能的。

2、您如何评价实验水墨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

答:首先是对实验水墨范围的界定。如果一切运用水墨材料及明显运用其他材料来模拟水墨效果(即材料跨界,出位之思)的实验艺术都包括在内,实验水墨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一脉。

3、最近有学者(高名潞)提出当代水墨最大的困境是缺乏方法论,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答:没有什么关于当代水墨创作的整一的方法论,只有每个艺术家自己的创作方法,比如王天德有王天德的方法,徐冰有徐冰的方法。准确地说,是关于当代水墨的阐释缺乏历史书写的方法论,不仅是水墨,包括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都是如此。

4、也有人认为当代水墨最大的不足是缺乏问题意识,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我就是这样看的。不是指每一个艺术家,而是指很多艺术家。用“天人合一”、道禅哲思之类,取代水墨创作的现场性和临场感,不过是很多水墨作者的市场策略,与当代艺术实验没什么关系。

5、您觉得当代水墨艺术家应如何将传统水墨文化与当代生存体验相结合,使本土文化成为当代艺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您之前所说的经过“智慧”式的转换,在这里能再具体谈一下吗?

答:我说的是资源利用、语言转换和智慧呈现。以个人的方式、方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首先是为我所用,而非为他所役,是借取而不是沿用,是博弈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反对关系。语言转换跟跨界的观念性有关,因为只有跨界才能打破水墨既有语言系统的历史封闭性和文化自足性。水墨的原教旨主义只能自娱自乐。智慧是指我们直面问题,和世界发生关系的思维方式、感悟方式,既为文化基因所致,也有个人经历的结果。其独特性呈现于艺术之中,是会给人以启发的。独特的文化不一定能够共享,但可以通过其中的智慧升华为文明,文明的智慧属于全人类。

6、我们现在看到从事当代水墨的几乎都是老面孔。一项缺乏年轻人参与的事业,如何保持生机?如何让更多年轻艺术家加入当代水墨行列,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也有不少年轻人在从事当代水墨创作呀。艺术本来跟年龄没什么关系,只是在中国大陆成为了问题。因为大陆艺术家受社会体制的影响,年龄一大,就开始保命、保名、保价、保位置,生怕有伤自己的既得利益。中国当代艺术的内荏于此甚重,短时间难以救治。

7、当代水墨从上世纪80年发展至今已将近三十年了,它是否已经完成了当初的历史使命?它的下一个兴奋点在哪里?

答:兴奋点是什么意思?是说有什么高潮吗?如果说当代水墨要重建语言系统,称之为完成历史使命,倒也是英雄主义,但很荒唐。我不相信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不相信中国水墨艺术可以战胜全世界。殖民时代结束了,文化殖民时代也正在结束的过程中。

8、当代水墨的市场走向如何?

答;因人而异。去向问艺术家罢。

9、究竟是哪一部分藏家在收藏当代水墨?

答:不知道。——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