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2024学术工作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画院开幕。
本次年会分为三个会场,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近100位齐白石艺术研究学者、中国传统书画研究专家、当代艺术家,围绕“齐白石何以成为大师”“文与图——文学题材书画研究”以及“机遇?挑战?——AI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等议题展开研讨,力图通过画院搭建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美术事业发展。
11月28日上午9:00,2024学术工作年会开幕式在北京画院创作楼2层报告厅举办。开幕式由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主持,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致欢迎辞,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晓做工作汇报。
北京画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郭宝君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致欢迎辞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两个中心执行主任吕晓做两个中心2024年工作汇报
著名学者林木与北京画院原常务副院长袁武亲切交谈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马胜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孟昕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天雪
两个中心特聘顾问李明
两个中心特聘顾问庞建军
天津美术馆原副馆长卢永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分社社长冯波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
与会领导和专家合影
论坛一:齐白石何以成为大师
2024年11月28日,“齐白石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画院创作楼2层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4位学者参加研讨,15位学者发表学术演讲,针对“齐白石何以成为大师”展开热烈的讨论和学术交流。
第一场
主持人:吕晓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评议人: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齐白石艺术人生的辉煌转折》
——林木 四川大学教授
在齐白石研究中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即认为在1922年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中齐白石作品的大获成功,是齐白石艺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从此,齐白石成为中国画坛一流的、顶级的艺术家。然而,仔细考察现代绘画史,尤其是北京绘画史,会发现1922年以后,直到20世纪40年代,齐白石虽然已经成为北京画坛的一位著名画家,但他始终没能完全融入北京传统派的绘画圈并成为核心画家;齐白石在北京画坛的地位也有限,整个民国时期,他的画价始终偏低便是一个例证。“生涯落寞”或许是齐白石民国年间画坛地位的无奈写照。齐白石的艺术有许多与时代共进、与20世纪艺术思潮相吻合的地方,正因为这些长处,他得到了林风眠、徐悲鸿、胡适这些文化先驱的一致推崇,但他的这些难得的长处在民国年间的北京传统派精英圈中却难以得到认同。齐白石艺术人生的真正转折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的。共和国成立后,齐白石及其艺术,几乎完全符合新政权的艺术方向,他的艺术成为共和国艺术的楷模,他也因此获得了一连串极致的荣誉,成为共和国家喻户晓的国画老明星。共和国成立后,齐白石艺术人生进入最重要、最辉煌的时期,这也证明了齐白石确实是20世纪美术思潮的时代标杆。
《文人画精神的追寻:齐白石是如何取法石涛的?》
——朱天曙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代石涛与近现代齐白石为艺术史上的两位巨匠,齐白石曾多次表达他对石涛艺术成就的崇仰,二人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传承关系。本文以另一视角,指出齐白石艺术与石涛的密切联系。首先通过对齐白石手稿、日记、信札及画跋等新出版材料的整理,揭示齐白石所认识的石涛;其次根据齐白石诗作、题画以及传世作品,分析石涛与齐白石在艺术观念与技法上存在的延续性与相似性;再次,齐白石多次以石涛为题材进行创作,包括绘制石涛画像、以石涛诗句入印等等。文章力图通过文献与图像两个方面的细致梳理,从书画技法、风格、艺术观念等角度指出齐白石一生是石涛知音的追寻,进而对齐白石艺术作另一种观看。
《博物之眼——Natural History、江户画谱与齐白石草虫》
——张涛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草虫是塑造齐白石时代画风的、体现其重要绘画语言特色的题材之一,虽然之前的研究多有提及,但并未深究齐白石草虫绘画的具体分类、描绘特色、视觉资源等。在1920年之前,齐白石的相关草虫画作实际数量寥寥,为何会在1920年之后突然呈现井喷式的创作?笔者通过细致分析发现,除了部分延续传统中国画技法所描绘的草虫,还有很大一部分注重透视与立体效果,描绘逼真且偏于博物画观察方式的草虫画作,结合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图像旅行的中西路径、齐白石的人际交往以及他可获得的视觉资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可以确证这批草虫画作受到西方博物绘画的潜在影响,尤其受到日本江户时期流行的“博物画谱”或者“博物虫谱”的启发。齐白石在吸收借鉴博物画谱中的草虫题材与画法的同时,结合传统技法对其进行演变,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虫风格。
第二场
主持人:邓锋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
评议人:曹庆晖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齐白石与日本画家交游考略——以篆刻作品为中心》
——浅野泰之 湖北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
在数量众多的齐白石篆刻作品中,有不少是为日本友人所刻治。其中,齐白石曾经为9位日本职业画家刻治过印章,从这些篆刻作品中可窥见齐白石与日本画家的交流情况。9位日本职业画家之中,竹内栖凤应该是最早与齐白石进行接触和交流的,齐白石曾经为竹内栖凤刻治29枚印章,这也是日本人中数量最多的。此外,从现有资料来看,一些与齐白石未曾谋面的日本画家,也通过中间人等途径订制齐白石的篆刻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对齐白石篆刻作品确实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丹青诀》电影拍摄始末——兼论齐白石与胜泉外吉、野口勇的交游
——孟召汉 湖北美术学院讲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伊藤为雄为代表的日本艺术中介及一众拥趸,为齐白石书画在海内外艺术市场的扩张做出了诸多尝试。借由对《丹青诀》电影,以及曾与齐白石往来颇多的正金银行客户胜泉外吉、美籍日裔艺术家野口勇的考察可窥,借助《丹青诀》电影的传播,齐白石书画不仅快速走出国门为更多日本文化精英阶层所接受,而且冲出亚洲为欧美公私藏家所关注。同时,齐白石书画也为欧美艺术界领悟大朴不雕的东方艺术精神提供了一条顿悟之径。
《1956年苏联美术家协会访华考察团与齐白石交游考——再论苏联美术家对中国画的理解》
——陈都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演讲以1956年苏联美术家协会访华考察团拜访齐白石为线索,串联起相关人物的美术作品、著作、报刊,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美术家如何理解齐白石及其艺术,也可以看到他们怎么创作中国水墨画,以及如何运用现实主义理论解释中国画。由此,挖掘出一条中苏美术交流的暗线,使我们可以从中国美术对苏文化输出的角度进行思考,即苏联的造型艺术并不与中国画本体语言相冲突。
第三场
主持人:邹典飞 北京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评议人:林木 四川大学教授
《胆敢独造——齐白石山水画中的太阳图像研究》
张瑞娜 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文人在山水画中似乎习惯性回避太阳,偶有日象,也常以云霞状之。中国画的学习向来讲究师古而后创新,齐白石的山水画学习成长之路也不例外,他的作品脱胎于传统而后自成新貌。然而,令人好奇的是,齐白石的山水画并不存在传统的重月轻日现象,我们在他各时期的山水作品中几乎都能见到太阳符号。本文回归齐白石山水画图像本身,试图通过解读齐白石山水画中太阳这一元素的渊源、内涵及形式特征,由此以小窥大,审视民间美术、文人山水以及自然造化在齐白石山水画艺术形成中的累积叠加效应。
《最喜闲游是少年——齐白石与两广远游》
——奇洁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1905年至1909年,齐白石多次前往两广地区远游。两广远游在齐白石的山水画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远游写生创作促成了齐白石自我绘画理念的觉醒,最终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山水画模式。同时,两广远游也体现出齐白石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接纳中西文化视野的格局,这也奠定了他的艺术创作道路始终在求新求变、不落窠臼的基础。
《白石印草》“甲戌本”研究
——吕晓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1933年至1934年间,齐白石为川籍弟子罗祥止、余中英演示篆刻刀法,将家藏的300余方印石全部刊刻,其中191方印章辑为《白石印草》“甲戌本”,其中一套原钤印谱后由刘淑度捐献给中国国家图书馆。这套印谱的发现,为收藏在北京画院的百余方无年款印章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也见证了齐白石与两位川籍弟子的师生情。演讲还通过齐白石、曾默躬等人为《祥止印草》作的序言,为研究齐白石与弟子罗祥止的交往提供了新的线索。
《天津博物馆藏齐白石篆刻作品初探》
——卢永琇 天津美术馆研究馆员
天津博物馆收藏齐白石各类作品几百件,其中篆刻作品和印蜕共13件。除去3件疑似赝品,演讲对10件篆刻作品进行整理刊布,特别是首次发现的齐白石篆刻尤为重要,以期丰富齐白石篆刻研究的资料。
《辽宁省博物馆藏齐白石篆刻简介》
——张书慧 辽宁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辽宁省博物馆与齐白石有着深厚的渊源,除了大量收藏齐白石书画,还征集到了胡文效、齐子如等收藏的齐白石篆刻作品,并购入了多种齐白石篆刻印章等。这些藏品涵盖了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多个阶段,包括早期摹刻阶段、“衰年变法”完成阶段、巅峰阶段,以及晚期。此外,还有原钤印谱等。演讲以齐白石的篆刻历程为线索,尝试对这些齐白石篆刻作品进行介绍,期望能为学界和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资料。
第四场
主持人:奇洁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评议人:杭春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齐白石纪年印考 》
——张德斌 新华通讯社《中国证券报》高级编辑
齐白石所刻印章中有一批独特的纪年印,包括岁数印、干支印两大类,其主要功能应是钤盖在书画作品上,起到类似年款的作用。由于齐白石曾经听信算命先生之言,给自己虚加两岁,这给研究者通过纪年印辨识其书画作品创作年份增加了难度。同时,其虚增岁数的实际情况远较目前学界所揭示的更为复杂。此外,对于这些纪年印的刊刻时间、边款的释读,以及钤盖这些印章的书画作品的创作时间判定等,还存在一些误区。演讲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与考订。
《个个毋忘念此翁——齐白石与胡佩衡、胡橐父子交谊考略》
——刘轶丹 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在齐白石的友人中,胡佩衡(1892—1962)是不容忽视且非常重要的一位。二人交往遍及艺术与生活各个方面,胡佩衡更是为宣传推广齐白石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胡佩衡之子胡橐(1925—1995)拜师齐白石后,跟随老师学习十余年,将两家交情延续的同时,与父亲一道为弘扬齐白石艺术做了大量工作。演讲者通过拜访胡氏后人,查找、挖掘第一手资料,还原史实,钩沉齐白石与胡氏父子交游脉络,充实、填补齐白石与胡佩衡研究中的空白。
《浅析1954年辽宁省博物馆齐白石画展筹备过程》
——袁芳 辽宁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演讲以1954年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为东北博物馆)为齐白石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个人展览相关档案资料为主要分析对象,深入发掘辽宁省博物馆与齐白石之间的渊源,并整理出与齐家交往频繁的收藏家相关记录。1954年的齐白石展览,不仅为辽宁省博物馆和齐白石之间构建了桥梁,而且间接促成了70年后,即2024年辽宁省博物馆举行的齐白石特展。本文通过进一步研究相关藏品和1954年展览资料,探究齐白石艺术创作中的理念与情怀。
《“留得齐名满华夏”——1958年北京、天津、上海三地齐白石遗作展史事考略》
——郑春光 北华大学助理研究员
演讲结合相关报道、文章、影像、物件,考证了1958年齐白石遗作展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举办的情况,并通过“齐思妙构誉京华”“津沽犹有思齐翁”“沪申再睹璜公作”“众芳所在忆白石”“故交新识著文章”五部分内容对展事规模、参观人数(次)、参与层面、社会反响等史实进行析述,从而得出展览成为当时“国家文化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齐白石成为“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代表,并于其后六十余年在民众中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有影响力的“群众型大师”)的结论。
论坛二:文与图——文学题材书画研究
2024年11月28日,由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承办的“传统绘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画院创作楼5层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文博系统及研究机构和不同地域的28位学者参加研讨,25位学者以文学为切入点,以文释图、以图注文,就传统书画作品中的图像语言、文脉传承、叙事体系展开热烈讨论和学术交流。
第一场
主持人:赵琰哲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评议人:邵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传统故实画画题刍议 》
——张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通观中国画史,自有图画记载的先秦三代降及汉魏六朝,人物画堪称冠冕,唐、宋而下,流波未已。其中,故实画一门,传统悠远,所绘者,或往圣旧闻,或历史典故,或古贤轶事,或神仙逸话,代有名手,累世相传。故实画的核心在于“故实”,而画题的内容正是其故实的传达和表现,因此对故实画画题的研究是把握这一类绘画的关键所在。讲演从故实、故事与故实画的概念辨析,早期礼教特征故实画及其画题的产生,“像”“图”之别,《广川画跋》中的实证方法对画题故实解读的启发等角度论述之。
《丽人行:文学与绘画的联姻与共谋》
——黄小峰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过去讨论文学和绘画的关系时,或是文学作品激发了绘画图像,或是绘画图像刺激文学作品主题的诞生,而文学与绘画也可以是在更大的文化工程下的联姻和共谋。《丽人行》即杜甫的一首乐府诗,而此诗被认为有明显政治讽喻意义乃是宋代人的认知重塑,与此同时,政治讽喻的诗意也拿来加入到对《虢国夫人游春图》题材绘画的认知并且又对塑造杜甫《丽人行》政治讽喻诗意这一历史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仕女图也从单纯表现女性的图像变成一个可以和儒家观念结合的暗含政治讽刺含义的绘画题材。
神话与历史的交汇——唐代《八骏图》绘画题材研究
——张长虹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八骏图》源自于周穆王与西王母会面的神话,自六朝起开始流传,经过数代画家的共同努力,八骏的表现,有一个从如龙似象形状奇特的马匹形象到常马形象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的完成,约略在初盛唐时期。在画马名家辈出的唐代,《八骏图》的神话与历史意义被充分地发掘出来,成为诗人和文人们热衷于歌咏和借题发挥的题材。但在唐代之后,《八骏图》题材迅速衰落。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画马被时人认为无韵致,尤其是《八骏图》这种近乎神话的题材,在文人看来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雪满山中高士卧”——再论黄公望《九峰雪霁》《快雪时晴》二图
——楼秋华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
雪景图作为中国绘画所擅长的重要图式之一,历代不乏名作,影响广大。作品内涵丰富,形式不一,或凄苦、或祥瑞、或欣喜、或高洁,皆可寓意其中。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无论是内容的延伸,还是材质的创新,抑或是技法的演化,雪景图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绘画语言,早在唐宋之际便已趋于成熟。出自元末明初大才子高启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即是与雪景相关,又恰与故宫博物院所藏黄大痴两件名作意境相合。
士人心态与释道合流:《醉中天》和《骷髅幻戏图》释读
——陆飞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助理研究员
讲演通过图像学、文献考据等方法,梳理阐释《骷髅幻戏图》中“骷髅”、“傀儡戏”等形象在宋元之际的形成与接受历史,并考察其与题跋《醉中天》之间的关系,探讨图像蕴含的风俗、宗教和社会演变问题。结合全真教的创建和流变及元代士人群体关于“骷髅”的艺术创作和隐逸崇道的现象推测,《骷髅幻戏图》成为该作品的收藏者之一黄公望观想全真教教义的载体。而对于《骷髅幻戏图》的观看、接受与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宗教世俗化趋势及社会背景,可视为三教合流进程中,释道合流现象的历史缩影。
第二场
主持人:黄小峰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评议人:谷卿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图像、文字与实景:沈周《东庄图》再思
——秦晓磊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作为吴宽家族产业的东庄,在李东阳所作《东庄记》、沈周所绘《东庄图》等文图的宣扬下,跻身于明中期苏州名园之列,被记录在《(正德)姑苏志》中。围绕东庄,吴宽家族营建的实景、文官们的歌咏文字、沈周绘制的图像间形成复杂交错的关系。讲演从梳理实景、文字、图像三者间关系入手,将《东庄图》置于吴宽塑造、传播故园东庄之文化意涵这一原初制作情境和观看情境中进行观察,重新思考《东庄图》图像意含的传达与构建,以及不同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沈周作品的图文叙事互动——以其夜境题材为例
——廖媛雨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讲演借助跨媒介的叙事学理论讨沈周在诗画内容上的图文互动。沈周“撷取”诗文中与夜境叙事相关联的“物象”与“事象”,并将之转化为具有记录事件功能的叙事图像,引导观者感受其所见、所历、所感、所思,并体会不同的夜境。他的诗文绘画用与个人密切相关的主体化叙事方式进行呈现,使得其作品中与传统意象密切相关的类型化的图式、事件与意蕴有了极强的个性特征,和更为丰富、多样、生动的艺术特性,由此实现了艺术创生。
题跋与风格的互证:双胞本沈周《秋轩晤旧图》真伪考
——姜永帅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上海博物馆藏沈周《秋轩晤旧图》轴与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文物博物馆所藏沈周《山水图》轴画面高度相似,是学界所谓的“双胞本”。拙文从题跋内容、书法风格、印记以及绘画面风格等方面对二者进行考辨,并认为“上博本”应为真迹,其上所题诗文也为《沈周诗集》的一首遗珠。“瑞典本”应为摹本,其年代下限不迟于1694年。
吴门画派与《琵琶行》
——陆蓓容 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讲演探讨吴门画派对《琵琶行》诗歌主题绘画的表现方式,分析其成因及艺术效果,并尝试说明诗意绘画的本质。白居易的原作是以“我”为叙述主体的,读者代入的也是“我”,也就是贬官之人的命运体验。但绘画无法呈现“我”,在处理诗歌主题故事时,必须把诗歌里的人物全部处理为“他”,而人称视角的转换,改变了观众与事件间的心理距离,改变了微小的情节,调整了故事本来的情感基调。
阅读、纪游与绘画——以明代《桃源图》为中心
——赵琰哲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
明代中晚期特别在嘉靖、万历年间,《桃源图》题材画作曾在江南地区大量涌现,可谓盛行一时。《陶渊明集》在嘉靖、万历年间的广泛刊刻与传播,为江南文人提供了阅读《桃花源记》的便利条件,并直接影响到《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创作。在此基础上,画家在图绘《桃源图》时选择山洞、渔人、水泽田地等几个视觉要素给予重点表现,一方面取自《桃花源记》文本又有所发挥,另一方面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物实景相一致,二者暗合于“桃花源”隐居避世的内涵。
第三场
主持人:万新华 江苏省美术馆研究馆员
评议人:陈明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商品与程式——试论陈洪绶所作肖像画的形式与题材
——关键 故宫出版社中级编辑
陈洪绶的绘画以人物故事画最为知名,同时他还有一些肖像画存世。在明末绘画商品化的背景下,这些肖像画常以合笔的形式出现。老莲作为肖像画创作团队的核心,以人物画家身份出现在其中,主要承担衣冠服饰的绘制。在此过程中,他将人物故事画中的一些程式化了的文学典故引入到肖像画的创作中,开创了被后世称为古装行乐的肖像画新题材。
陈洪绶的选择与超越——重读《观画图》
——杨东谕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文人雅集题材中的观画图在晚明逐渐增多。观画图由所观之画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观名作、观风格与观“白卷”,而陈洪绶的《观画图》则是“观自画”。通过对陈洪绶的绘画观念、观的主题、版画与文人画等的考察与比较,发现其创作中存在着“自观”的习惯与对物及物我关系的探讨,从本质上对传统中国画的时空观作出突破性重构,呈现出图像叙事、早期现代性与元绘画的一些特征。
与邓琪棻有关的石涛题画诗研究
——王照宇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一生交游极广,故其友人较多,广西人邓琪棻即是其中的一位。邓氏别号甚多,在诗文中计有又清、琪棻、伟男、泾川明府等称谓,他与石涛一生交往时间颇长,前后长达近三十年之久,大抵时间约在1676—1699年之间,几乎贯穿了石涛大半个人生。行文梳理了与邓琪棻有关的石涛《人马图》、《赏溪图》、《苏仙赤壁游图并书法卷》、《松风泉石图卷》、《红树白云图》等几幅有诗文题识的作品,可以知晓邓氏是石涛一生中极为重要的友人。
愿得诗无声:八大山人题画诗的绘画观及鬻艺往来考
——郑子艳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清代八大山人是典型的文人画家,在前朝遗民、隐世僧人、还俗者、画家等多重身份抵牾间,以诗、书、画皆灵奇的独特面貌成为清代画坛的奇致高峰。若说八大山人的画是将个人情致、体悟进行表现的外在物像化创作,其题画诗则是另一种可以与之深度结合、由此及彼进行开掘的释读文本,二者合构出独具灵气的图文表达。因此,讲演从其题画诗的内容、类别及体式出发,探询八大山人隐于其中的绘画观,并兼论散见可得的鬻艺往来记录。
赓韵、扈跸与南望:乾隆朝西湖图之变化——以雨泛、晴泛之诗画为中心
——邵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讲演从乾隆帝《西湖雨泛诗》《西湖晴泛诗》两组诗歌、钱维城的和诗及钱氏所作《西湖雨泛图》《西湖晴泛图》出发,考证了诗、画的创作时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二图对乾隆帝诗意的具体表现,认为乾隆朝的西湖图在雨泛、晴泛二图之前、之后,其图式和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论文又联系乾隆帝晚年所作的两件《西湖图》,指出乾隆晚期西湖图实有一个新的创作阶段,也产生了新的画史意义。
第四场
主持人:初枢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
评议人:张长虹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以菊入画——从国博藏恽寿平《菊石图》说起
——郑艳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通过对以菊入画传统的梳理,特别是菊与陶渊明的文学意涵的图像化过程,结合恽寿平“菊花”主题作品创作,重点探讨恽氏设色和水墨两种风格“菊花”主题创作的动因、功能及影响。据《南田画跋》和《瓯香馆集》,恽寿平对设色持批判态度,而对墨花写意则有较高评价。具体到墨菊作品,其对花叶、花的正侧向背进行了细致刻画,在其观念中,传神韵的前提仍是形似,这与唐寅、沈周呈现出的写意墨菊画作有所不同。
从白居易“七老会”诗到清宫《二十七老》图——谈“九老”题材的怡老功用
——盛洁 故宫博物院馆员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提及描绘耆宿长者之作,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故宫博物院藏《会昌九老图》,其典故出自白居易的“七老会”诗,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会昌九老”及“香山九老”,并出现大量以此为画题的图像。这一题材常与“商山四皓”等形成组合,共同表达庆寿怡老及进退得时的内涵。清代宫廷亦沿用这一内涵及部分图式,绘成《二十七老》图。
文章知己 患难夫妻——翁雒《鸿案联吟图》卷题咏试探
——万新华 江苏省美术馆研究馆员
《文章知己 患难夫妻:翁雒〈鸿案联吟图〉卷题咏试探》以翁雒《鸿案联吟图》为例勾勒张澹、陆惠夫妇的日常生活与艺文世界,以“同心栀”与“并蒂莲”、“泣牛衣”与“共贫辛”、“双声合刻”与“福慧双修”等三个面向综合观察题咏唱和集群,试图描绘出不羡鸳鸯不羡仙的诗画伉俪合像,进而一步步有序实现张澹、陆惠“文章知己患难夫妻”的形象再塑造。
绣像的诞生:明清小说插图中的像与人
——郑子成 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明清小说情节图以标志性的面部特征、特殊服饰区分人物,小说人物形象因此突破时代、地区的限制在不同的“图像环路”中被读者接受。除情节图外,明代小说刊本还有少量人物图,全为静态肖像,大多配有文风庄重的图题。清初醉耕堂两部小说插图的形象表现、排序、图题等开创了被称为绣像的清代小说人物图的常规模式,减弱个性的艺术表现使小说绣像更易为大众接受,但也使其流于平庸且更易陷入抄袭。晚清小说绣像的复兴体现在技术层面,其形像塑造逻辑及思想内核与前代无异。
晚清至民国视觉文化管窥——石印《水浒》出版热及其插图制作
——程国栋 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晚清至民国时期尤其是石印本新刊《水浒传》文本多数为七十回本,各种石印水浒插图大都采用了绣像加情节性插图的模式,主要分成了以同文书局本为代表的精雅型图画和以多数石印书局为代表的民间诙谐型图画,它们继承了陈洪绶《水浒叶子》的语言图式,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构图和透视等技巧,加入了清代服装和戏曲装扮元素,启发了中国连环画的创作,是中国插图艺术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第五场
主持人:薛良 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
评议人:张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联吟众妙诗无声:民国雅集中流行的合作绘画
——李文琪 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
在清末民国时期的雅集中,流行一种“合作绘画”的交流方式,有关信息通过大量的绘画作品、报刊文献得以面世和流传。这一时期雅集中的“合作绘画”之举,上承雅集传统中的吟咏唱和之风,又融汇了清末苏州、上海地区画家结社雅集中合作绘画的习惯,具有将绘画与诗歌在社会交往中置于等同地位的意味,呈现出一种新的时代风貌。
不止于诗意:从史学研究到绘画表达——以傅抱石《仿石涛游华阳山图》为例
——宋力 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馆员
在传统中国绘画的品评中“诗意”一直以来都是最具有核心价值的衡量标准,讲演以近现代极富诗性品质的画家傅抱石《仿石涛游华阳山图》为线索分析其对清代画家石涛的学习,由其绘画实践中的笔墨特质并结合仿摹、题画诗、诗意画等不同层面分析其作品风格的建构并由此提出对诗意审美的判断与反省。
文本与形象:从齐白石、李可染的写意人物画谈起
——陈明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从齐、李二人的人物画出发去讨论诗与画,涉及到中国画创作中的意象问题。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形象构建如王昌龄所言,是主体的“久用之思”将描绘的客体内化,再转变为“精神画面”的过程,是外在的物象经由主体的主观情思,内化为内在的精神映像(意象)的过程。诗与画的关系还可引出另一个话题,即文与图的关系。绘画中的文图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联系,两者既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又有相互生成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在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家的作品中亦可得到有趣的印证。
抵抗毁灭的虚无——何怀硕对庾信《枯树赋》意象的引征与深拓
——初枢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
在中国文学史上,庾信传递“个人的”与“政治历史的”痛苦的《枯树赋》,文体别开新面之外,亦是丧乱时代的象征。其充满自我想象的寓意,千载之下,激起何怀硕心中的共鸣,创造出独特的“枯树”样式——枝干相连、虬蟠盘曲,互相连接、互相纠缠的枯树造型,是古今中外艺术史上前所未见的怪诞,“状物”而兼“抒情”,成为最具何怀硕个人符号化征象的母题。及至最终走向废墟化,皆为直面动荡时代的幻灭感,抵抗毁灭虚无的无声呐喊!
从湖社画会到京津画派——京派画坛中的传统主义路线
——马明宸 北京画院研究员
梳理京派画坛的形成过程以及“京派”提法的提出过程,概述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构成京派这个阵营的都是哪些人,新中国成立后画院体制对这一拨人所进行的整合和重组,以及新时期之后京派何时以及如何隐隐约约被提出,并且,对于京派概念的外延内涵进行了划分与界定,提出了京派提法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京派绘画研究的必要性、基本规划。
机遇?挑战?—AI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
2024年11月28日,北京画院学术年会“圆桌论坛”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画家参加了研讨,针对“机遇?挑战?—AI时代的中国美术创作”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学术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关于AI与绘画,这几年有很多的讨论,我觉得在当下这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美术观察》不只一次请多位老师,以这个课题来讨论。那个时候我也参与这个讨论,在我想来可能有两个方向:一个是AI如何帮助我们完成一个视觉任务;还有是否可以以AI的方式做创作,这就聚焦到了美术创作。有一年的香港巴塞尔博览会让我记忆非常深刻,那时达米恩·赫斯特如火如荼,卖得非常贵,突然看到一个展区,蓝色丝绒的背景,挂了几张画,画得很不怎么样,但是赫斯特写了一句话叫:“每一笔都是我画的”。这个意义是什么?无论是科技或者所谓技术层面发展到如何程度,艺术家的智慧和手的意义,无论是在动态时空、在虚拟世界,还是在所谓的AI时代,都无可代替。我们一直是想把所有的东西数据化,数字、动态、彩色、炫,最近我的观察却是要回归了,包括纸质的书籍、杂志最近都有回潮的现象,这是人对物质从心理到认知系统的一次回归,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可能绘画在AI的时代,它本身的价值至少有一片应该长久的天空。几分钟前,我直接用人工智能的“智谱清言”画了一幅齐白石画像,由第一幅开始,一点点修正它,连续几张,到后面稍微有一点靠谱了,这个过程其实最后还是要有人为主体的认知系统作为评判。最后判定一件作品是不是一件艺术品,不是在于AI,而是在于人的判定,这至少是暂时无法超越的一个部分。而从科学家的角度回看艺术家,有一个“区域”叫科技留白,真的无法全覆盖,他们非常清楚能感觉到艺术以及更精神化的、更人本的部分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资源上的能量。同时,我非常希望的是各位画家将最个性、风格化的创作,更多地传到网上,因为各位的这些创作成果会成为所谓的底盘,大模型的基础。
北京画院齐白石、传统中心特聘顾问庞建军:我谈两点:第一,艺术不可替代;第二,艺术家不死。AI一定会替代很多画家的个体表现形式,但是AI不能替代人的灵魂。现在美国对最新的AI技术已经在进行限制,它已经快高于人类的智慧,如果我们是140的智商标准,已经很高了,清北的学生平均是160。但是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接近人类不可控制的程度。说到绘画,单体就某个人或某件作品参加展览,那是五花八门,但是从我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讲去研究这个,并且在未来的中国绘画、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结合中,我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点。一切问题都源于哲学思想,大到极致即为小,小到极致即为大,现在的一切都是未来小,小的一切都是未来的大。所以不用担心,技术上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在灵魂上,AI在可认知的范围内,还无法超越人类。
原北京画院执行院长袁武:AI不是绘画的全部,这是肯定的,不能说不用AI就是保守,如果AI就是艺术的全部,可以这么说,AI只是对艺术创作有一点点辅助作用。比如说用一个小时Al做了100张草图,而用手工只做了5张草图,能说100张比5张有更多的艺术性吗?能说多了就更有价值吗?就是个大画家,你做5张,就艺术价值少,你就是小画家?对艺术这样评价太简单了,AI就是一个有人愿意用的一个小小的工具。世界绘画中,真正有价值的是大师和艺术家的手稿,AI算手稿吗?比如说齐白石的许多草图和手稿都是作品,是很好的藏品,你能把AI留下作为收藏品吗?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不用AI就是保守,就像清代人没剪辫子。现在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在用AI,这只是他们赶在这个时代,用上这个便捷的工具,并不意味着艺术就进步了。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进步关系不大!何况,艺术本身是不能说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只能说它的形式和观念在不断地转变。唐代、宋代、明代的艺术,和今天的艺术敢说哪个第一哪个第二吗?谁能说范宽和黄宾虹的山水画谁的更好?连艺术都没有进步,AI就能使艺术进步?所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应该是小儿科的讨论。我觉得不用理会,它只是草图、设计的一个借肋工具。可能是对美协办国展的参与“作品”有时候是一部分挑战,还不是全部挑战,我想将来不管它怎么发展,它在艺术上永远也不能取代那些有个性、有原创精神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对真正的画家没有什么挑战。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孟昕:这次研讨会的命题很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就工笔画的创作而言,AI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比如会造成作品精神内涵肤浅,作品同质化、类型化更为凸显等。但它还是会带来我们在创作方法和创作机制上的一些改变,比如说现实主义的造型方法和色彩构建的方式,都可以被工具替代,它能比人做得更好,不仅可以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图像参考和灵感来源,甚至超出艺术家预设的效果。那么什么是艺术家创作区别于AI创作最核心的因素呢?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力:首先,鼓励个性创造和艺术自性语言的探索,AI技术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可以解决型的准确问题,也可以解决色调问题。但画家崇尚个性的艺术语言,忠实于自己的生命进程,表现出自己的心灵独白和感受,我认为它是一个恒久的价值。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形成既有“意味”又有自性“温度”的作品,这是艺术家创作区别于AI制作的关键点。第二,是画家要坚持师造化,真正认真地深入生活。如果说在生活中已经被熟识化的东西,AI都可以做到。鲜活的生活和特殊的情感须永远走在AI前面,比如珂勒惠支作品中刻画一个母亲在尸体当中翻找自己的儿子的情节,只有对战争的深切体会和感受,才能表现出基于母亲心中滴血的情感和对战争的控诉。第三,坚持守正与创新,坚持向传统学习。我认为传统的中国画价值体系依然是工笔画创作生态发展的基石,即使在AI时代语境下的未来,对传统的继承,仍然是构成工笔画创作的底层逻辑。因此,AI技术手段的发展,必须以保持传统绘画创作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属性和工笔画创作的逻辑规律为基点。工具的应用并不能取代作为“人”的属性和人参与绘制的生动性。相反,它需要艺术家具备更高层次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手上的功力和技法的处理能力,只有让视野开阔和审美修养不断提升及不断的生活感动,才能确保人对工具的先导性。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丘挺:我比较关注AI与水墨,去年在斯坦福大学也跟一些AI高手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也认为伟大的艺术常常因为它有不正确的因素,AI都是建立在一个正确的数据上的生成,一些硅谷专家还认为艺术大师带有上帝之手的状态,科技AI再多的数据和涌现的算法,目前来讲还没法达到人类所需要的一个状态。然而 AI的强大数据库和算力,以及其惊人的内化能力,有着令人惊叹的算法涌动,使得AI能够短时间内呈现人类无法比拟的复杂的视觉效果,这使得AI成为推动水墨画或是跨越媒介发展的可能。我今年春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看到伦敦艺术家 Harold Cohen的展览,在1960年用名叫Aaron AI机器依据数据分析生成打印的抽象画,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AI艺术,距今已有6 0多年了,当年是由加州大学开发的。从目前国内许多AI生成的国画、油画来应付展览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要严肃反思今天的美术评选制度,如果不反思这个问题,那就是很悲哀的,组织者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艺术感受力的管理者和支配者,当代艺术最核心的问题要逃逸这种感受力的分配,艺术感知力的分配,美院学院的老师时时要警觉自己不能成为感受力的支配者,包括很多名家带学生带成跟自己一样,我认为这就是悲哀,因为他成为学生艺术感受力的分配者和管理者。在教学里,我们也支持年轻人借AI去做艺术的创作转换,有些同学转换的东西非常好玩,包括我的研究生有好几个在用,其中一位今年的毕业创作中,把《红楼梦》当中的梦进行AI的生成,作为年轻人的知识储备,如果不借助AI,哪怕开两天研讨会,可能没法获得这么多有效的文本建构。但是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年轻艺术家,包括我们指导团队如何使得这些文本有效地形成逻辑链的建构,这是个智慧问题。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科技功利主义滔滔裹挟的今天,要有时代的自省和自觉,把水墨画诗性的,那种解决人内心心性的东西,这个一定要坚守住,使得我们的文脉不坠。另外一方面要拥抱这个时代,AI新科技带来的便利,如果AI是艺术家研究与创作的工具,艺术家积极主动地介入AI的应用中,与其共生引发,提升自我创造力。我去年给《美术观察》写过《人工智能时代水墨的挑战与应用》的文章,AI生成的绘画往往带有一种不真实的科技感,目前许多有某种电子生成的塑料感的作品即是典型。水墨画笔墨意蕴的“松”“糯”“毛”,苍古、浑茫、高华、萧散、冷逸等审美感觉的呈现,AI创作的生成尚有欠缺,目前AI缺乏对自然的体认和对文心的微妙的情绪,这些又跟人与手的状态有关,这里面有一个对和错,很个体化的拿捏,在今天的重制作和重图像的时代,如何回到手艺建构的尊严,对水墨画来讲是一个值得去呐喊的事情。有手艺的精微感达到了一个有效的意境是水墨画最核心的东西。如果这个失缺了,中国画仅仅是一个图像画,那就是很悲哀。去年六月底,我在伦敦看到基弗以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人》为母题创作的个展,从诗歌、哲学、宗教、科学多种文化资源的汲取养分生成的艺术,在反叛与颠覆的同时,追问死亡与重生的生命轮回。这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场域,执拗、苦涩,完成了对乔伊斯诗性精神的再生产,只有具备悲悯情怀和历史感知的艺术家才能抵触灵魂的深处。这种让观者沦肌浃髓的人性表达与叙事力量,会令我们反思目前AI在介入艺术在精神层面的局限性。伟大的艺术创作,需要艺术智性觉醒与生命精神的终极追问。当然,如果是建立在今天这样一个语境之下,这些所谓的正能量喂给AI,我们的能力太低,所以要追问自身,不是AI会不会灭掉我们,是我们这个层面太低了。如果站高一点再来讨论AI给我们带到什么维度,可能会更有意思。
独立学者、自由艺术家刘墨:大概一周前,“中关村论坛”搞了一个“科技赋能历史传承”的论坛,里面展示了很多用AI用数字用虚拟空间展示的很多历史、艺术、文化,包括原来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在那次论坛上,就已经碰撞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虚拟的图像里面如何去碰触到历史和文化的真实?当时我也提出了几个疑问,当这些做理工的人认为他们就是“艺术家”的时候,“艺术家”还能做什么?以及怎么干?就是在技术发达的时代,画家如何给自己一个定位?或者在AI时代,艺术家如何不被取代?这一点我想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艺术家被取代了,大概就是艺术的悲哀,也是艺术家的悲哀。还有就是,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和未来,是否还会有齐白石这一类的人物出现?丘挺的发言给我们带来了国际的视野,他提到了“正确数据”,这四个字很有意思,我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主任聊过天,他从新加坡回来,做大数据,做搜索,我问他什么状况,他说糟糕透了,因为好多数据都是不正确的,好多数据糟得一塌糊涂。如果说在这个不正确的数据之上的AI,可能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结合刚刚陈孟昕先生的发言,我想到20年前我去深圳大学的时候,刚好有一个朋友在教学生色彩构成和形状构成等,就是一个人发一台电脑,随便给一个指令,或者随便敲几个键,出来的画面都是你无法想象出来的那种美。当时觉得特别新奇,20年之后再回头看,“图像”是否就是“绘画”?对绘画质地和材料的感受,在电脑上面是完全没有的。为什么好多绘画好像缺了灵魂,再也没有感动人的力量?我认为就是把如何处理“图像”当成了“绘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AI绘画是利用大数据来量化分析。是寻找人类审美愉悦感的行为,这种行为无疑也是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很多画家可能也是作为一个辅助创作功能来利用。但是不管怎么说,首先是个人类赋能、人类精神产品所衍生出的产物。利用人类的绘画做成一个数据库来实施创作,是在人类的指令下来生成的,因此是人作为主体来创造的一种审美表达,是人类利用工具来表达的一种审美形式。但是AI从目前来看它是有很多的短板,让我想起“国展班”,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将现成的作品分解成若干个局部,再重新来拼接组装构成新的画面,从而达到参加美展的目的。不同的是AI是机器,效果比人脑快得多,拼接更自然一些。AI比较注重图像的开发,但是人类绘画更多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AI最大的缺点。古代绘画我们讲画品,作品里面去体现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唯有人格魅力的体现,我们才能够感受到作品的高与低,这一点是一个精神感悟的表现。一个有修为的艺术家一定不是停留在画面上,我们看很多好的艺术展览,其实很多动人的作品是在不经意间,甚至就是一张小小的纸片的信手几笔,不是完整的绘画,但是他能够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精神层面,他的内心世界,历经沧桑看到他的阅历,这个艺术家的感受,人世间的冷暖让艺术家不断地去生成自我,不断去完善自己的心灵,它是这么一个过程,它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并不是只是在画面上,更多的是画外的东西,并不是只是画面的表象。好作品是独一无二的、生动的、鲜活的,充满生命状态绽放出来的生命精神,其实从AI现在的作品来看,还是一个比较浅层次的东西。艺术创作是在一个抒发自己,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然后去发现自己内心的审美过程,包括这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包括了这个作者的生命状态,这些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各种因素合在一起,才构成了这么一个完整艺术作品,它是特定时期,特定的生命状态,产生出来的东西,它体现的是过程,而不只是结果。这点也是当下的AI绘画所不能及的。AI用前人所创造艺术作品把它作为数据来量化分析组成画面,涉及到版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总之,我觉得AI绘画给我们是带来一些视觉上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它能更让图像更加丰富多样,也加速了绘画图像的传播,大家下载一种软件,就可以当艺术家,人人都可以当艺术家,这也是让艺术更走进千家万户,让艺术的传播更大众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副研究员谭斐:现阶段的AI绘画是依据大量数据与现有艺术样式的储存并转化,个人拙见是科技越发达反而越不必担心中国画的可取代性,技术的发达往往会使得大家越追求主观意识与精神层面的外化与满足,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方面;第二,随着AI绘画的不断发展,我们还是要包容与理性地看待它所带来的益处与挑战,核心问题应在于怎么合理运用好AI技术,从而帮助美术事业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比如借助AI更好地传承中国历代“经典”美术作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再比如借助AI提高艺术家创作的时间效率等等,当我们过度关注AI带来的可替代性,实际上是被它的节奏带着走了,我们应更关注于研究中国画软性素质所带来的水墨性、偶然性、可拓展性等核心要素。就目前看,AI已掌握数据中是缺乏大写意具象造型相关创作的。我们应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信心,应对中国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充满自信。第三,我想说的是作为80后我们这一批创作者,虽然大家都有很多艺术语言的尝试,同时也应该从美术作品中增添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而不仅仅是对个体关照的视角出发,比如创作选题角度,要多从充满时代性、历史性、艺术性的大时代观出发,创作更多内容精深、创作精良的优秀美术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传真:我简要谈几点:一、AI为美术创作带来的机遇。AI为艺术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便利。利用AI,艺术家可以快速获取海量素材,并借助其强大的运算能力进行分析和处理。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多个创意方案,大大提升了创作效率。艺术家可以在AI生成的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AI的"算力"与艺术家的"笔力"相结合,将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奇观。二、艺术家的核心优势。面对AI的冲击,我是热烈迎接。艺术家凭借扎实的文化修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拥有AI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首先包括深厚的人文修养。艺术家长期浸润在人文知识的熏陶中,他们对历史、文化、哲学等有着广博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这种人文视野和思想深度,是AI无法模拟的。其次是扎实的美术基本功。艺术家对造型、色彩、构图等传统技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掌握。这种日积月累的专业训练和技能,是AI绘画所不具备的。艺术家能够敏锐地辨别作品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作品更臻完美。再次是敏锐的审美洞察力。艺术家对美有着独特的感知和判断力,能够从芸芸作品中发现真正的佳作,他们的专业评判是AI作品不断进步的关键。最后是独特的艺术风格追求。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艺术追求。这种个人风格是艺术家的核心标识,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他们会优化风格,AI生成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生命力。三、未来对艺术家能力的要求。首先,艺术家要成为“跨界选手”,打通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壁垒。既要精通美术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必要的编程、算法等AI技能。唯有如此,才能驾驭这一全新的创作工具,成为科技艺术家。其次,艺术家要学会与AI协同工作,成为“共创者”。要善于引导AI的创作过程,将AI视为得力助手和创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再次,艺术家要保持创新的勇气和开放的心态。要敢于突破固有思维,尝试全新的创作模式和呈现方式。AI是工具而非替代品,艺术家需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推动中国美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馆长冯朝辉:多年从事传统中国画、艺术理论的教学工作,现在学生们怎么应用AI呢?我领学生去写生,学生画得还是不尽人意,过去是都口传心授,现在更多的学生可能瞬间把图片通过AI生成白描稿,生成之后就开始画,虽然也是他画的,我就很困惑,这个也是摆在我面前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时代的发展我们规避不了,也躲不了,也不应该去躲,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所以要去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与科技,虽然过去去画画和写生,去体会,现在很多学生通过科技把这些东西解决了,解决得很快,而且解决得很好。后面就是连带的问题,就是版权和伦理问题,有多少东西是他的?传统绘画里面有很多创作是临创,先去临摹,师法自然,可以适当去调整,学齐白石也好,吴昌硕也好,八大也好,画一些笔意,它是要借助的,和现在的AI异曲同工。但是这里有多少成分,如果说是齐白石临八大,或者借助八大的笔势,他完全的创造可能还不能那么完全去界定。在知识产权出现的今天,它又是一个问题。我是全国美展辽宁区域的评委,去了一看,很多都是AI技术生成图像后的制作,想找传统意义的作品,几乎找不到,但是最后还要评这些人,有额度的,不评就没有作品拿上去。这个也是我困惑的问题。是机遇还是挑战,它是双刃剑,诚心向大家学习,希望各位专家给我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法,同时希望AI对艺术真正提升一个高度,让艺术呈现全新的一种繁荣。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专业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宛少军: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很有现实性。在AI时代,对绘画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在国展的情况下,确实有很多的画家大量运用AI,甚至在抄AI图像的效果,然后来参加展览,这是一个事实。所以AI可见的对我们的影响,在一般意义上会替代我们的美术创作,很多工作现在是可以被AI替代的,我说的一般意义上就是没有原创性的,一般性的审美。更多的艺术家会利用AI,在创作上能带来一定的便利。在创作上如果画了几个草图,再利用AI可以大量生成草图,尤其是大的主题性创作,这个工作量有时是很大的,可以由AI来承担,很多的艺术家一定会利用这种技术。我觉得AI会大量挤占绘画的空间,未来的绘画空间可能会越来越窄,变成小众,这都有可能的。AI技术发展的太快,今天它有模仿性,未来能不能发展出具有一个像人一样真正能够进行自主创作,这是不可预见的。人的审美性是有独创性的,尤其人的思想、情感和认知都需要表达,这是独特性,所以在AI的背景下会逼迫艺术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原创性,自己在审美上的一种独特性,这个是我们有可能能够和AI拉开距离的一个需求。除此之外,从原创性的角度来讲,艺术家的原创性和AI可能还有一点点矛盾,只要通过网络来宣传自己原创性的作品,你的数据就会被网络所利用,AI主要通过网络大数据进行学习,喂得越多,AI生成的可能性和模仿的能力就越强。有的艺术家不太愿意把自己的原创性投放到网上去,会去抵制,但是你抵制,自己就得不到宣传,如果过度的投放,你的原创性游有可能逐步被AI所消减,所以这是一个悖论。未来也会涉及到伦理和法律的问题。
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孙震生:AI的产生就是社会的进步,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像1839年第一部照相机产生,还有1946年电脑的产生,我相信当时在绘画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恐慌。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照相机没有替代绘画,电脑没有替代人脑,所以我相信AI技术现在看来是很高端的科技,但是随着它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发展,慢慢的也会走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去。因此我对AI的态度是不拒绝,不回避,顺其自然,有选择地使用它。AI不可回避的是肯定对绘画带来影响,那我们利用好它的特性。在我的创作当中还没有用到AI,因为我更喜欢用手绘的方式,有温度的,有涂涂改改的方式去画小稿子,以及画创作之前的素描稿。但是我也看了一些AI创作的绘画作品,发现AI对于绘画创作有以下几点帮助,第一,它可以完善我们的创作素材,我们在画创作的时候,尤其起稿子的时候经常发现素材不全或缺失,这是很苦恼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AI,用它的大数据去搜索,来完善我们的创作素材。第二,填补我们知识的盲点,我们储备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一些艺术创作,尤其是接到一些任务,比如主题性创作的时候,大量的资料要去查阅,去考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AI,输入指令AI会给你很丰富、很完善的知识,来补充我们自身认知的不足,来完善艺术创作。第三,开扩创作思路,给AI一个指令之后,它能生成很多的画面,我们可以从中挑选接近于本身创作思路的一些创意,融入到我们自己的创作当中去。AI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利用好它,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说到最后,艺术家手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人是有选择性的,是有判定性的,正是因为AI的产生才显得手绘作品的珍贵,才显得艺术家作品的无可替代。所以我们不要恐慌,不要拒绝AI,而是应该感谢AI,拥抱AI。
无锡博物院展览部主任李建鹏:根据目前对AI的掌握,能够预见的是AI在两个方面给美术创作带来极大的便捷,第一个是艺术语言的拓展,第二个是创作方案的设计(包含选题)。AI继续发展成熟下去,是否会出现类似摄影技术对绘画的影响一样,产生一种全新的表现语言或者流派?甚至利用AI技术涌现出很多艺术语言,或者是流派呢?AI技术的迭代太迅速了,我不妨大胆假想,将来我们有可能使用AI尽可能地推演出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这或许可以为美术创作建立起一个表现语言的数据库。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从它所推演出的数据库里挑选合适的艺术语言去承载创作主题,可以帮助艺术家更高效地拓展表现方式,进一步拓展艺术语言的边界。AI技术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进化得更快。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把它只是作为纯粹的工具来理解,可能有点单薄。因为除了工具的作用之外,它还具备一定的“创造”功能。这个“创造”功能就是基于它的“推理”能力,它所生成出来的图像并非简单的把两个图像的合并,它可以生成一个全新的图像。AI在美术创作领域是否会出现类似于AI医院,改变我们原有的创作方式,继而产生一个全新的美术创作模式呢?AI技术所探索的边界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假如AI技术真的实现了建立起艺术表现语言的数据库,便捷图像生成制造,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将AI生成的包含了全新艺术语言和形式的图像信息,再通过传统的绘画媒介转化为手工制作的绘画呢?这里就引发了一个最希望大家能够产生思考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在AI技术的影响下,绘画的意义可能是需要我们重新去探讨的,或者说我们需要去重新定义AI时代绘画创作的边界。
新文艺群体画家孙绿绿:我认为AI在当代美术创作中,对于创作者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无意识是对于大多事先没有创作预期的情况下,AI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迅速生成草图、色彩搭配关系、甚至新的流派等,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创作结局。它可以极大地缩短创作周期,提高创作效率和作品丰富性。那么有意识的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曾阅读过韩寒作品中的一个小故事,它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理发店里的一个独特习惯:他每次理发坚持不让托尼老师为其洗头,而是选择回家自行打理。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是他渴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精准地触及头皮的每一个角落,享受那种由自己掌控的舒适感。这正如我对AI的看法——尽管它拥有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但未必能精准地“读懂”创作者的需求并“创作”出我真正想要的内容。回想起儿时艺考求学的日子,在初学静物素描写生的练习中,总能看到一些同学急于求成的行为,他们仅仅依赖尺子,快速勾勒出圆柱体的边缘线,试图以一条简洁的线条来概括整个物体的形态。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圆柱体背后那些微妙而复杂的阴影与曲面,那些无法通过单一线条来完全捕捉的细节和概括的物体转折和真相。AI,就像这样一把精准的尺子,它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测量,但却难以用二维的线条来全面描绘出一个物体背后的丰富层次和立体感。在我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亲身体验的重要性。我会亲自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写生和采风,收集灵感,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地理环境。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对创作对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而当我回到工作室进行创作时,我如何能让AI替代我去体验那些亲身的感受呢?
北京画院人物画创作室主任王冠军:工业革命到现在260多年过去了,机器生产并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劳动,我们现在用的手工鞋和手工包,包括手工的车子,甚至手工香皂,它们之所以存在,我想这并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情怀,或者说是我们的认知保守,更不是落后的技术所造成的,恰恰相反,到目前为止,很多高级的东西依然是机器和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技术所无法取代的。存在必然有存在的道理,正是因为它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它们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继续存在,这当中也包括绘画艺术。艺术创作的过程的确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是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积累,理论修养的不断提高,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艺术家独有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知才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断完善。这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肯定和否定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怀,艺术家对美的理解不断地转换、升华。拿中国画的创作来说,中国画家对传统的感悟与学习,对中国式审美的独特理解与表达,对生活的体悟,对人性的思考,对生命的关照,对未来的畅想,对过往的追溯,对周遭人事物的独特解读,乃至我们对姊妹艺术的参照吸收,对外来艺术的借鉴、融合,包括构思当中的瞬息万变和我们在实践当中的随机应变,甚至包括那些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瞬间灵感。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艺术家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我们的艺术创作依托于这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我们对美的判断也是基于这样的积累之上的一种判断。我想以上这些目前的AI技术还做不到,它还没有办法取代艺术家的这些深层次的思考。
北京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买鸿钧:艺术贵在个性化,它是极具个体生命的。过去都捧角,梅兰芳一颦一笑,大家都跟着他喜怒哀乐,到哪儿都前呼后拥,因为他有温度,我们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去窥探他的隐私,这就是艺术的个性,也是吸引人和感染人的地方。如果成为一个泛泛的、一个模式的、一个模具出来的东西,今天看,明天看,就会腻味。所以最终可能还是要会回到个人的发心,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心学。人心不可测,它有深度、有个性,不可触摸,但可以感知,不可以数据化,所以我们可能能够和更高纬度的生命去对话,去接通,这是艺术作品能够打动人的本质。具体说到宣纸,手的温度,还是人心的温度,因为不一样,便呈现了不一样的艺术作品。AI我们应该迎接,像汽车、火车、蒸汽机,还有现在天上飞的汽车,我们都能接受。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说小了就是个人的个体劳动而已,不用谈虎色变的来谈AI。就像京剧几百年了,如果说京剧消亡,中国画消亡,证明文化土壤不存在了,那就是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所决定的。如果AI发展到了超越人类智能的新阶段,有所谓新的绘画形式产生而取代人类绘画,那我们这个探讨也就没有意义。
北京画院花鸟画创作室主任李雪松:AI在参加全国美展方面确实被不少画家运用,可能全国美展对于画家来说更有意义,这个方面还是有一个利益的诉求,所以这个方面生成得比较多。但是在没有一个利益诉求和大众关注方面,它不会去生成这么多,这觉得这是大家的关注所造成的。还有一点,我们发明了计算机,现在又出现了AI,我们用人脑去想人工智能的算法,这个是没有意义的。它可以每秒生成数万种方案,人类的大脑和它是没有可比性的。相对在其他领域而言,AI用在绘画上只是一小块,因为绘画对于整个人类各种东西只是太小的方面,科学关注的是有更广泛需求的方面,因此AI不会对绘画有太大的影响。前几年我们说围棋和AlhaGO的对战,用它的智能方面去打败了大师,以后这个事也不提了。所以我们用片面的想法去理解一个新生的智能,不知道它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制定规则只是制定一个我们所能管束的规则,但未来会有各种可能性出现。
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李江峰:自从英国的一次二次工业革命,那是对社会的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前几年大家都在聊NFT、元宇宙,最近不怎么聊了,那两年感觉不聊一聊,自己被时代淘汰的感觉。这两年又开始谈AI,绘画在AI这个领域里太小众了,因为我们是跟马斯克是同时代的,没准几年之后大家会排队去做脑机接口。所以我想作为一个画家,该用它还是要用,因为一个时代做一个时代的事。可以排斥它,可以看热闹,也可以来研讨这件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北京画院画家方政和:面对AI,我觉得咱们在场的画家可分成三种类:第一类,是深度参与型的,娴熟地把AI的这种成果转换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很见效,甘之如饴。第二类属于半推半就型的,部分应用,但也保留了自已之前那种创作方式的延续。第三类是安之若素型的,无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依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精勇猛进。说到底AI就是工具,而人是最根本的,未来既懂传统有一手好的笔墨功夫又懂AI技术的年轻画家,他们正在走来的路上,所以我们一点都不用去紧张中国画未来的发展。
北京画院画家牛朝:艺术创作犹如去西天取经,有人喜欢骑着白龙马前往,有人则喜欢翻着跟斗去。我们之前的争辩,其实就是在探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应采用何种方式。在 AI时代,对绘画艺术本体的促进可能比摄影出现的时代更大。如今处于争辩的时代,要清晰地看出 AI对绘画本身的影响,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方法、路径各不相同,正如每个人的绘画方法不一样,所以思考方法也会有所差异,这取决于自身的衡量。就自己而言,觉得绘画创作终究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而非技术性的东西。首先要思考绘画是对谁负责,是对美展评委负责,还是对自己的心灵负责?有些艺术从诞生之初所达到的高度可能永远无法超越,比如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李白、杜甫的诗,大家折腾了多年,仍在历代大师的“如来神掌”之下。或许若干年后人类移居火星了,但有一些东西可能永远在原地踏步,甚至在退步当中。目前来说,这种不确定性还不好说。AI就像一个新的物种或者细菌,它对艺术的传播和覆盖充满未知,究竟是有益菌还是病害菌,或许还需要一定时间来确定。
北京画院画家姚震西:机遇和挑战对我来说并不存在,因为我既不关心,也没参与到全国美展或者一些大型展览,没有什么需要用AI进行图像处理。但是,我对AI又充满期待,所以,除了机遇和挑战,我更倾向于未知和期待。关注到一些学院AI方面的课程,比如央美丘挺他们在AI运用方面的探索,很期待学院能为图像研究、创作方式等,构建一种自己的个性化模型,并对其进行更专业、精准的训练,绘画界不应该把AI仅仅停留在初浅的图像调取整合。业界预测明年苹果公司将在AI个人化方面加大力度, AI发展到个人化指日可待,可能每个人都可以编自己的模型,为自己的脑子进行延伸,AI不能代替人脑,但是它能延伸,所以我觉得未来的进化,是人脑和人工智能的一种相互结合。说到原创,人脑和AI有相同的程序,都是在吸收各种各样的文本、影像、图像,然后形成了一个所谓创意,AI目前还停留在这个程序上,但AI的发展并不是我们以往经验能够解释的,它的升级、进化方式,我们远远未知。因此,未来我们的绘画出现什么样的思路,都是值得期待的。
北京画院画家范琛:AI帮我们打破了技术壁垒,降低了艺术门槛。就像文人画的诞生——其真正的深远意义是它让大量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但是有深度文化认知、又有强烈的艺术创作热情的文人跨越了绘画的技术,进入了这个群体,可以与职业艺术家一样进行艺术创作,这才是文人画到今天还持续存在的内在原因。同样,今天的AI,也是大大降低了未受专业培训群体进入艺术创作领域的门槛,有了AI的加持,他们可以和专业工作者一样自由地自我表达。今天我们无法无视AI,不是因为人工智能能够迅速给出一个成品样式,而是要探讨AI后面的思维模型会向什么方向演化,它会不会模拟我们,甚至超越我们。AI现在在单体智力上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对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温度的体察,人类建立在这一点上的艺术创造力,AI目前还无法理解和模仿。时至今日,AI完成的所有作品也都是基于对此时此刻以前的人类图像资料的学习,能创造出新审美样式的能力大概率还在人类手中,因此,有温度的手感才是作为艺术创作者最后的护城河,也就是情感和对亲自动手的体验,这是AI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坚守。我个人对AI最大的期待,是它代表着无限的链接,因为创造力本就依托于跨领域的链接,这是AI的强项,这对艺术创作是有帮助的,并能大大提高我们艺术探索的效率,降低实验的时间成本,作为个体的人容易固化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里,但是AI能帮我们突破对固有世界的认知。
北京画院画家罗敏:我觉得不用高调去讨论这个话题,其实全是伪命题。每次去看《亚维农少女》这件作品的时候,我都很想下跪去朝拜,那是毕加索26岁的时候画的。现在的展览模式有很多,很多人排长队去看那些沉浸式的用AI做的展览,也有很多人排队去看莫兰迪的展览,今天我们这个学术讨论还停留在这么肤浅的状态,它应该进入到一个很核心的状况。刚才谈到了全国美展,我记得曾参加过两届,后来就没有兴趣了,现在去看那个展览,那么多重复的东西,所谓使用AI的技术反而是让这个展览越来越没有好作品。这个不是我们这个专业学术论坛系统谈论的话题,那个是所谓“国展班”、要准备想参加美展,然后要想利用入选得到好处,采取了一些功利的手段,这个本来是机制的垢病。我们应该回到创作者本身,你是用你的心去做你的事情。现在的AI很多沉浸式的展览,如果你把自己的作品生成动画,还不如直接用一张比如沈周的画可以替代了,比不过古人,绕一个圈子也没有什么用。今天讨论到尾声了,其实还没有进入到实质的问题,需要有人去不管正确与否,去猛击一下,把这个表面的皮给剥开,谈论非常个体的真实感受,才有这个话题的意义存在。
北京画院画家陈福彬:我对于AI有三个关键词的感受,一是便捷、一是即将来临的普及,还有个人感受到的扁平化。我关心的不是这三个关键词带来的变化,恰恰是这三个关键词的反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前面有老师提到摄影,同样具有这三个关键词的特点,摄影没有让绘画消亡,反而让我们感到绘画造型和速写、写生的重要,以及由此创作出的作品的鲜活、生动。同样如高清复制,也有便捷、普及、扁平化的特点,当年一张卖三万元,复制件也没有让我们的原作失去魅力,相反,现在的博物馆热,大家对于原作的温度,手作细腻的感受,还有时间历史感,更加珍视,感到原作更加珍贵。AI这三个关键词的反面给我们带来什么,在当下还不能确定,但我心里是有期许的,期许的是未来和AI站在对面的,那个具有原创性,具备人本,具有元气的个人创意性的作品,我想在那个时候,是不是会让更多的人发现它的价值、它的稀缺、它的与众不同,并作为与科技平衡的另一极的艺术状态存在。
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去年有个杂志社要办一个AI插图培训班,我当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看法,AI毕竟是机器生成的,情感的东西没有。20多年前我喜欢看这个杂志,主要是喜欢里面的插图,通过名家的手绘做出来的东西,有生命力,有温度,在美术圈大家认可的是插图,对我的影响力特别大。如果搞AI,给一篇小文生成一个图,还有没有这个杂志插图画面的意义?我当时提出这个问题。我最初对AI的认识是从这里开始的,到现在觉得AI对我的影响,几乎还没有,以后有没有影响不知道。所有机器再往前发展几十年、几百年,也代替不了人类的情感。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人类最朴实的情感,现在的艺术虽然是手绘的,但是情感却在一点点地减弱。想起以前的延安时期古元他们的一批木刻版画,还不成熟,很幼稚,现在再看那些作品,那是最朴实,最真挚感情的流露,什么时候看,总是有生命的,相信过几百年再看的时候,它依然对你有震撼,震撼的不是你的视觉,震撼的是你的心灵。虽然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艺术家进行构思,但它无法替代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马胜民:很荣幸今天借年会的机会能够认识各位专家、学者、老师,也代表画院的全体员工真诚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到画院参加年会,学术年会到今年已经连续召开12年了,正好过了一个轮回。谈到AI,我个人的理解,AI肯定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肯定要进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简单谈一下我的理解,AI对绘画来说“三有三无”:第一、AI生成的画是有模仿无创造。它是基于大数据,可能高于个体,但是它永远不会高于群体。第二,它是有思维无情感。它能思考,现在好多孩子辅导功课都是用机器人老师,它能够辅导各种功课,什么题都能答上来,但是它没有情感,机器人保姆会走入我们的生活,但不会找一个机器人伴侣,它是没有情感的。第三,它是有技术无文化,它可能能模仿画家现有的技法,但是它没有文化、思想。也借此机会,真诚感谢各位老师、画家,一直以来对北京画院的支持、帮助、关心、关爱,也感动各位老师、专家、学者对艺术的执着,今天参加年会听了大家的讨论,很受启发,很受教育。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参加今天的年会,谢谢!(图文来源:北京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