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共贯与多元:35位当代艺术家群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共贯与多元:35位当代艺术家群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时间: 2024-03-04 09:13:17 | 来源: 艺术中国

“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新闻发布会现场

2月28日,“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展览新闻发布会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易英担任策展人,王静、袁佳维担任执行策展人,将于4月6日至4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一层 3、5、7、11号展厅展出。

此次展览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地区的 35位架上艺术家,包括:蔡泽滨、陈飞、陈作、陈可、崔洁、段建宇、韩冰、郝量、黄宇兴、贾蔼力、梁远苇、刘聪、刘晓辉、陆超、欧阳春、蒲英玮、邱瑞祥、仇晓飞、宋琨、苏予昕、孙一钿、唐永祥、王光乐、王迈、王兴伟、王伊芙苓韬程、韦嘉、夏禹、谢南星、徐华翎、禤善勤、薛若哲、闫冰、张业兴、张子飘(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作为近年来,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以学术主题的策展方式在中国美术馆的一次重要亮相,本次展览将呈现35位艺术家,35件力作。这批活跃在当下的艺术家年龄跨度从70后到90后。艺术家们将凭借最诚挚的创作成果,向广大的公众传递艺术创作的鲜活生命力。回溯中国当代艺术不算漫长的历史,每一个切片式的展览都可能构成中国当代艺术图景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美术史学者、艺术批评家易英教授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美术史学者、艺术批评家易英教授表示:“70后一代承接了 1980年代的现代艺术运动,摆脱了盲从与被动,将新的艺术语言和现实的中国经验相结合,初步实现了现代性的中国表达方式。2000年以后,全球化的步伐深刻影响当代艺术的业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互交融,国际语言与本土符号的贯通,打造了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对话的形象。”

易英教授认为:“从70后到90后,勾勒出的恰恰是 2000年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轨迹。如果说 70后艺术家在创作意识中更多是严谨和理性,注重整体性、历史性、叙事性、文化性、精神性的话,那么 80后和 90后艺术家则更注重个体叙事、个体经验,在视觉上呈现出具体化、弥散性、不确定性。

执行策展人王静

执行策展人王静表示:“我们将 35位艺术家的绘画实践重新纳入绘画媒介的传统之中,观察‘新样态’所具有的特征,也期望带来更广泛的探讨。”镶嵌在时代中的个体,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样本,他们将生存经验淬炼于自我的创作中,聚焦的是当下,面向的是未来。

执行策展人袁佳维

35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围绕绘画这一最朴素、最原始的媒介展开。“他们的绘画实践融合了不同传统、类型、图像来源以及形式方法的要素,又利用了媒介本身的情境动力,在看似无关的要素之间建立联系并跨越边界,以证明绘画在视觉信息逐渐饱和的当下,如何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和突破性的技术而具有最为基础、本质的价值。”本次展览执行策展人袁佳维总结道。

易英教授、王静与袁佳维,将从历史化与尊重微观的角度,以比较分析法出发梳理这些绘画个案,结合建筑师梁琛的展览设计,在共性与个性之间诉诸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特征。

展览出品人罗旭东先生提到,他深信,依托于厚重、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当代文化一定会愈加焕发活力,以高昂饱满、智慧远见、真挚多元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中央。

从左至右:杨佳霖、孙一钿、贺婧、梁琛、王光乐、袁佳维、易英、闫冰、王静、罗旭东

配合本次展览,还将推出一本集研究、批评和作品呈现为一体的研究性出版物。该出版物由艺术评论家和青年学者贺婧担纲主编,邀请近年来活跃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领域和批评现场的多位重要学者、批评家和作者撰写系列专题文章,深度挖掘和分析中国当代绘画现状及其背后的社会、哲学、美学与文化现象,为千禧年后 20年的绘画作出详尽的解读,具备独特的收藏与文献意义。出版物由书籍设计师和出版人杨林青担纲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在“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新闻发布会现场致辞

“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协办方画廊周北京项目总监杨佳霖

“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参展艺术家王光乐

“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参展艺术家闫冰

“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参展艺术家孙一钿

艺术评论家、青年学者、“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出版物主编贺婧

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琛 

展览“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出品人罗旭东

共贯与多元:35位当代艺术家群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