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星河角落:步天歌》开幕:共赴一场宇宙的终极浪漫

《星河角落:步天歌》开幕:共赴一场宇宙的终极浪漫

时间: 2023-07-22 12:38:40 | 来源: 艺术中国

《星河角落:步天歌》开幕式现场(摄影:兰红超)

随着暑假来临,北京各大文化场所推出了各种文化消费大餐。历时三年筹备的科学艺术展《星河角落:步天歌》作为暑期值得期待的展览之一,众多天文迷、科技爱好者、艺术爱好者以及知识博主和学生群体都抱以极高的关注度。

7月21日下午,《星河角落:步天歌》在华熙LIVE·五棵松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了开幕式,一场来自宇宙的终极浪漫自此打开。

国家级天文IP打造,各界大咖云集共赴璀璨星河

策展人安久导览(摄影:兰红超)

据悉,该展览由星河角落×《中国国家天文》携手时代美术馆联合重磅打造。历时三年,全球范围内甄选天文摄影作品、天文主题艺术装置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作品,凝聚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纽约卡拉莫艺术中心、巴塞尔电子艺术之家、柏林艺术研究院等多位知名艺术家的灵感。本次展览涵盖10个国家近30件跨界艺术作品,它们由跨界艺术家、天文科学家、天文摄影师共同创造,以多媒介光影的方式呈现出一场星河宇宙之旅。《星河角落:步天歌》将视角置于天文科学领域,步量天地间,伴随着深度专业的硬核天文知识,以艺术的想象力为切入点,让天文学的宏大叙事有了可以被微观个体切实感知、触摸甚至参与互动的微观体验——这样的展览,像是一个入口。

“星河角落”展览名字的由来是基于艺术家、科学家、天文爱好者们对宇宙探索而产生的“角落”故事;而“步天诀”是我国古代一部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宫的著作,之前仅传于皇家和观象台之间,普通百姓不能得见。而今天,“星河角落:步天歌”成功运用多媒体沉浸式光影、数字艺术及多维度的展览方式,让天文科学从研究的高阁中走出,成为可以被普通人感受、体验甚至互动的文化内容。

策展人龙星如导览(摄影:兰红超)

本次展览以聚焦的方式审视着天文艺术的三种关键视角——“复杂的观测”、“身体的暗夜之旅”和“天文的公众化”,它们不是以截然独立的章节形式存在,而是更接近三种思考工具或思维框架,让观众得以触及每一件展览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全民仰望星空的“步天计划”,旨在引导人们发现内在自我,寻求共鸣,从宇宙中获得疗愈和思考。

《星河角落:步天歌》展览现场(摄影:兰红超)

《星河角落:步天歌》展览现场(摄影:兰红超)

天文与艺术的对话,思想激荡

开幕式接受,嘉宾论坛以“奔赴天文与艺术的宇宙浪漫”为题,从策展实践出发,围绕展览中的天文艺术作品展开讨论,探索科学与艺术跨界对话、研究及创作的广阔空间。同时结合美术馆、科研场所、天文台等平台的实践方式,探索如何从机构层面推动艺术与科学对话的蓬勃发展。

嘉宾们讨论了多个主题,包括科学传播的艺术性、科学发现过程的讲述方式,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进行艺术实践,而非将艺术仅仅作为美学转译的手段。张帆表示,一直有关注科学和艺术的跨界,从同频共振的视角回顾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经常得到启发和乐趣。

《星河角落:步天歌》展览现场(摄影:兰红超)

《星河角落:步天歌》希望通过让更多人仰望星空的方式,使公众更亲近宇宙,让星空治愈更多人,共同探索如何通过策展实践让公众受益于天文知识,同时体验艺术带来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启迪,以探索之心在论坛中寻找到天文与艺术交织的极致浪漫。

《星河角落:步天歌》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以及推动科学普及上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人们对未知的天文世界的向往越发强烈,展览以人文视角探寻天文科学,打破科学与艺术的边界,启发人们思考自身存在和宇宙之间的深层关联。

此次展览是时代美术馆秉持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策展理念的又一次崭新尝试,亦是一场跨国合作、跨领域融合、多方联合呈现的重磅之作。在思想层面,来自全球的参与方希望引导公众抬头仰望,走向更辽阔的世界,在惊涛骇浪的生活中,去感受无垠纯净的星河角落。以宇宙之美、智性浪漫为大家带来治愈感,让人们永葆对生命的热望。

《星河角落:步天歌》展览现场(摄影:兰红超)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多重的。艺术作为联接科技与人类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让人释放想象力,还映照出我们的内心世界,引领着人类精神走向更开阔、更丰盈的未来。发挥艺术与科学的积极合力作用,推动时代发展,塑造人类文明——时代美术馆将持续向观众诠释“艺术向美,科技向善”的时代精神。

《星河角落:步天歌》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摄影:兰红超)

部分展出作品:(摄影:兰红超)

《天体乐章》,安久、李昊哲、钱正吴

太空之上,星月交辉。跨界艺术家展现出他们波澜壮阔、恣意浪漫的想象力。数字互动影像装置《天体乐章》由安久联合技术艺术家李昊哲和音乐制作人钱正昊共同创作,让星体的位置关系、明暗变化、化学构成变得可视、可听,将天文和步天歌的浪漫有机结合起来。

《深空》,2021,天文摄影,综合材料

来自策展人安久的作品《深空》意在寻找“光之国”。约1600光年外,猎户座方向,M78星云中孕育着无数颗炽热的恒星,尘埃反射出幽蓝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也许那些儿时崇拜的英雄们也在光年之外注视着我们。

《轨道》,Quadrature,2023

朱利安·戈茨和塞巴斯蒂安·尼特的作品《轨道》则展示了卫星和太空垃圾围绕我们旋转时的诗意舞蹈。看似混乱的路径变异为有机的视觉模式,背后实则是物理规律的产物。

《天空的色彩》,安久、王文颖,2023

《天空的色彩》将引导观者沉浸于天空的色彩之中,体验天空的变化和多样性。炽热的太阳从寂静蓝调时刻苏醒,在地平线缓缓上升染红了东方,夜幕降临,繁星在寂静天球中狂欢,五彩斑斓的星云耀眼了一整个宇宙。

《黑洞》,伊安尼斯·克拉尼迪奥提斯,2019

黑洞,几乎是我们最常提及的天文现象,你能想象有一件作品将黑洞这一“我们认知的尽头”转化为可以用指尖碰触的声光雕塑吗?

《星河角落步天歌》,星河角落编辑部&陈俞瑾,2023

而展览同名作品《星河角落步天歌》,将带领观众感受宇宙星河的浪漫共鸣,领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验毕达哥拉斯时代天文与音乐的和谐美妙。

《步天歌-十二月令》,张宇豪,2023

《晨星》,安娜·浩特杰斯,2023

《我们的星际身体》,丹妮拉·布里尔·埃斯特拉达,2019

《我们的星际身体》(局部),丹妮拉·布里尔·埃斯特拉达,2019

《生物蓝图》,伊莱·约特瓦,2021

《生物蓝图》(局部),伊莱·约特瓦,2021

《星的方向》,陈明强,2022

《满月》,阅壤小组,2022

《月鹅领地》,艾格尼丝·迈尔-布兰迪丝,2012-至今

《月鹅领地》,艾格尼丝·迈尔-布兰迪丝,2012-至今

《星辰:从信号到噪音》,维多利亚·韦斯那,2020

《星辰:从信号到噪音》(局部),维多利亚·韦斯那,2020

《元素周期表》,展陈

《寻找陆地智慧生物的挂毯》,兰吉特·巴特纳加尔,2018

《太空植物》,东信/椎木俊介,2014-2017

《太空植物》,东信/椎木俊介,2014-2017

《星语》,唐曼,2021

《特大地磁暴》(新疆),戴建峰,2023

《环食指环》,董书畅,2020

《太阳系的奇迹》,安久,2023

《曌之彩翼》,刘博洋,2023

《开普勒火星站》,弗洛里安·沃格内尔,2018

《柔软的宇宙》,安久,2017-2022

《星辰垂影感知/许愿池星团》,易炜寒,安久,2022

《尘埃》,星河角落&中国星空视觉联盟,2022

《月球的绿松石蓝带》,安久,2021

《光年》,梁蓝波,李嘉莹,2022



《星河角落:步天歌》开幕:共赴一场宇宙的终极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