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时间: 2023-06-09 16:55:01 | 来源: 艺术中国


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展览现场(摄影 台馨遥)

一个展览只展出一件文物,却充满看点。

近日,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展览以馆藏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为例,拉开了国家博物馆以数字化手段高清展示馆藏古代中国文物和展品的序幕。展览已于5月30日在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

作为国家博物馆藏的重要代表性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形为犀,器为尊。它生动的形象是古时犀牛曾在中华大地生存的有力证明,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历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非常独特的一件,犀尊体现了商周至秦汉尊形器发展演变的时代特色。

尽管此次展览展出的只有一件文物,但在看展的过程中,观众丝毫不会感到单调和枯燥。展览从制器尚象、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灵犀在心、智周万物五个单元,运用一系列数字化手段将该犀尊的发掘过程以及文物在造型、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的细节和看点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有观众表示,这次总算看懂文物背后的“门道”了!

展厅现场还原犀尊被发现时的场景(摄影 台馨遥)

看点一:智能导览机讲解,犀尊的肚子里居然还有宝贝?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有鉴于此,专家认为该遗存的埋藏年代为西汉时期。通过对比发现,犀尊的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与战国晚期的一些文物很相似,因此亦有专家认为犀尊可能为战国遗物。在该出土地点周围并未再有其他考古发现,人们推测犀尊有可能是因战乱或其他缘故而仓促掩埋。这也给犀尊的来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展厅入口处,观众可以领取一台手机大小的智能导览机。借助这台智能导览机,观众无需操作,每走到一个讲解点附近智能导览机都会自动感应并讲解对应文物细节的音视频内容,实现走到哪,对应讲解到哪的观展体验。

智能导览机为观众带来新的观展体验(摄影 台馨遥)

图为智能导览机屏幕上的显示内容,观众可以点击扫描展柜内犀尊发掘时的还原场景,看到犀尊腹内的17件其他器物介绍。

看点二:借助先进技术,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犀尊内部构造和材质机理

在中国古代,青铜又被称为“金” “吉金”。这一称呼既与青铜原本的色泽相关,也反映了青铜器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精湛的青铜铸造和装饰工艺。犀尊历经数千年深藏地下,再现人间时早已沧桑斑驳,周身遍布锈蚀。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我们可以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犀尊内部构造和材质机理,从而一窥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高超水平,尤其是大名鼎鼎的错金银装饰工艺。

犀尊表面凹凸的精美纹饰机理(摄影 台馨遥)

为确定犀尊的铸造工艺,文保工作者利用X光探伤仪对其多角度拍摄,在犀尊器身多个部位发现铸造垫片,头部及四足与器壁被相同能量的X光穿透,可推断头部和四足有盲芯,为犀尊采用范铸法铸造提供了佐证。犀尊器身和四肢为一体浇铸,而器盖与流管则为单独分铸。犀尊表面凹凸的纹饰机理同样在铸造过程中完成,为上方的错金银纹饰提供基础和衬托。

看点三:透过展墙上的小孔,一睹令犀尊熠熠生辉的错金银装饰工艺

错金银又称“金银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青铜器装饰工艺。这一工艺充分利用金银较好的延展性和引人瞩目的金属光泽,“绘”出千年不褪色的精美纹饰。犀尊表面纹饰飘逸流动、华美无比,就是错金银工艺的极好呈现。

观众可透过展墙上遍布犀尊身体表面的小孔,一睹令犀尊熠熠生辉的错金银装饰工艺(摄影 余冠辰)

错金银装饰工艺细节(摄影 台馨遥)

错金银装饰工艺细节(摄影 台馨遥)

透过展墙上遍布犀尊身体表面的小孔,观众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种复杂的金属装饰工艺的具体细节和样貌。

看点四: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凝固了两千年前犀牛在中华大地上最美的瞬间,塑造了一个在那个时代并不多见的勇猛沉郁,而不失狡黠灵动的犀牛形象,其造型中既有对犀牛自然状态的长期深入观察和再现,更有对犀牛形体的抽象提炼和艺术再造。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摄影 台馨遥)

工匠通过结构弧线对犀牛的某些部位进行几何抽象和提炼,并以简洁的笔触打破了料珠的一团漆黑。同时,犀尊头部微微向左前方扬起,这一变化打破了对称所带来的呆板和僵化,而这一设计也同时满足了犀尊右颊部安插流管的功能需要,使器物倒酒的功能与动物特有的生命力的体现得到了巧妙的统一。研究人员将其放入数学模型中,发现犀尊多处尺寸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而犀尊造型的曲线和轮廓走向亦有其内在的数学逻辑,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线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犀尊各个角度均具有美感的原因。

透彻感知,智慧融合,智慧国博建设初现成果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网络技术,在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等方面不断进行新探索,既为广大观众充分享受高水平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无限空间。

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华飙(右一)为观众现场答疑(摄影 台馨遥)

展览现场(摄影 余冠辰)

据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华飙介绍,对藏品的透彻感知,第一步是实现藏品的数据采集。目前,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主要是利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扫描仪完成模型点云数据采集,并通过精准纹理映射方式完成模型的高清贴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物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渲染级、浏览级、研究级、复制级数据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度的数据需求。

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流程展示(摄影 台馨遥)

3D打印(摄影 台馨遥)

除此之外,藏品的三维数据在博物馆多种场景中也得到使用,助力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科研、文保、社教、文创等各领域发展。例如:通过3D打印,高速、便捷地将藏品数字化模型转化为实体,为藏品修复、复制,以及可触摸式科普展示等提供更多可能。

国家博物馆可视化综合运行工作平台(摄影 台馨遥)

可视化运维是智慧博物馆的关键技术之一。2022年国家博物馆率先建成了博物馆综合运行工作平台,实现了博物馆关键要素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映射。作为智慧博物馆的缩影,展厅可视化大屏围绕实时位置、热力信息、参观轨迹、热门展项、环境指标等五个主题,实现对人、物、环境等展厅运营要素数据的感知、分析和智慧融合,为实现展厅动态运维、保障文物安全、优化观展环境、提升展览体验等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此外,观众与各展项之间的互动、知识点获取效率,以及满意度等也得到实时呈现,真正让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让数据赋能智慧博物馆建设。

展览现场(摄影 余冠辰)

(台馨遥/撰文、编辑,部分图片、内容由国家博物馆提供)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