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文本、代码与感知的回声——艺术实践中的三种媒介视角”在央美美术馆展出

<

“文本、代码与感知的回声——艺术实践中的三种媒介视角”在央美美术馆展出

时间: 2023-03-15 15:14:43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2023年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2021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文本、代码与感知的回声——艺术实践中的三种媒介视角”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由王静担任策展人,共有感知的新灵韵、无声者的展演、计算机的生命三个板块组成。旨在通过对艺术实践中媒介视角的观察,探讨当代艺术中的媒介关系,并对于媒介的历史、特性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展览现场

在艺术媒介理论中,艺术创作被视为媒介和形式的交互作用。媒介可以被视为一种视觉语言,有着自己的特殊语法和语义。通过选择特定的媒介,艺术家可以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同时媒介也会对艺术家表达的内容产生限制和影响。绘画和雕塑媒介更适合表现静态和三维的形式,而影像和音乐则更适合表现动态和时间性的形式。

展览现场

艺术媒介理论还关注艺术媒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艺术媒介的选择不仅受到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观念和技术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媒介传达不同的信息和价值观,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当代艺术中,媒介和形式的多样化反映出了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艺术家通过选择特定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觉体验和文化价值的呈现。

展览现场

在当今艺术媒介的复杂景观中,媒介不断进化并创造全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显著历史的二维媒介仍被广泛地传承,同时跨学科技术加持的媒介也在为艺术表达的可能世界提供更多具体的解决方案。

展览现场

因此,我们不能仅以技术进步的角度简单地看待媒介现实。在艺术的认知中,媒介曾经被视为工具,但是在人工智能、神经科学、通信工程等学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变得更加深入和重要。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运转系统也转向了多点互动、参与、连接、分享的多中心机制,这种发展正在或已经塑造了我们当下的可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造性兴起,也带来了人类智能和伦理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媒介在艺术家思考系统中的角色,究竟有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哪些方面又是恒久存在的?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高文谦、耿雪、蒲英玮、邱宇、王郁洋和武子杨六位艺术家为研究样本。每位/组艺术家的作品涉及不同媒介的思考和表达维度,这种多重性折射出当今时代艺术创作经验的复杂多样状态。在展览中,艺术家从媒介工作方法的角度出发,利用文本、图像、影像等视觉特性构建了一个综合体验的展览空间场域。观众可以通过观察艺术家如何从不同媒介特性出发完成各自的感知经验表达,以此描绘出一个思想现场的图景。

展览现场

艺术的本质在于探究一个基于个体经验的意义世界。在对媒介与艺术关系的反思和探讨中,艺术家通过技术的“祛魅”与感知的“光晕”不断寻求探索,通过技术手段的不断拓展,进一步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空间。在共同构建的“真实”体验中,艺术家在寻找通往意义世界的阶梯。(撰文_孙艺菲)

展览现场

“文本、代码与感知的回声——艺术实践中的三种媒介视角”在央美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