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数字化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数字化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时间: 2022-12-15 10:16:03 | 来源: 艺术中国

日前,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数字化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英、法、德等国的相关机构负责人和著名学者,以及国内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一百多人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国际研讨会。

本次国际研讨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就“如何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数字化关系”“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我国国际传播观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在本次国际研讨会上,由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发起并联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共同成立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究联盟”并发布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究联盟倡议书》。这一践行二十大精神的“学术共同体”将倾力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术研究,并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在本次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Sahbaz Khan)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复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先后致辞。夏泽翰主任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热烈祝贺并高度赞赏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这次重要的国际研讨会。他认为,文明象征着一种普遍的、多元的和无等级的现象,本质上是交流。这如同联合国宪章所言“无知是偏见和战争的根源”,他倡导在数字时代通过数字环境创新建立一种人文主义的深刻信念来指导行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陈志敏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复旦大学对所有与会的著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期盼大家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探讨此次会议博大而重要的主题。张涛甫院长认为这次研讨会主题宏大且高远。他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文化自信”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他认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好“人类文明新形态”,努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Sahbaz Khan)教授视频致辞

在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康教授,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长忠教授三位嘉宾做了大会主旨演讲。

谢茂松教授以《“可大可久之道”: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题,从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为何中国式现代化“可大可久”。谢茂松教授认为,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为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可大且可持久。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根本原理,恰恰蕴含在以《周易》“元亨利贞”为代表的,以“中道”而非二元对立为特质的中华文明的深层逻辑中。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个贯通“古、今、中、西、马”,有着文明集大成特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意义在于为中国下一个千年开了新局,并且在过去西方500年资本主义文明之后,为世界下一个500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文明想象。

远在美国的刘康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以《人类文明新表述(new representations)还是新形态(new formations)——基于 2022年欧洲考察的若干思考》为题,结合其欧洲16国的考察经历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刘康教授引用季羡林、托马斯曼、福柯和黑格尔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学者、思想家或思想流派对“文明”和“文化”的探讨和比较进入演讲主题。他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大地上、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他结合在欧洲16国的考察经历,形象地表达了其认为人类文明虽然璀璨辉煌但也差异多样的看法。

郑长忠教授以《数字化转型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为题,阐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形成的过程。他认为,文明的本质是人类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成果的总和,他推演和梳理出了文明演进与人类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并特别指出从“区域性到全球性”这一文明演进与人的发展的时空逻辑。在这一逻辑框架基础下,便可发现中华文明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有世界性意义和历史性意义。中国走出了一条用政党为领导力量和支撑力量的方式推动中国的文明转型并建构现代文明形态的道路,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样一种形态,并不止于当下和止于中国,而是面向未来,面向数字文明,面向全球的。他进一步认为,在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关键在于建构与数字时代相匹配的文明内涵。

在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圆桌论坛环节中,除了进行主旨演讲的郑长生教授外,上海市博物馆原馆长、上海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志刚研究馆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松云论坛秘书长高健,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孟建教授四位专家学者参与圆桌讨论并回答了现场与会者的提问。

郑长忠教授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点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是现实、具体的。马克思理解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对具体的人而言,要解决好几个关系:灵与肉的关系,我和他的关系,我们和他们的关系,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在回答现场与会者如何摆脱资本主义国家对像“现代化”“理性”“科学”这些话语权本身霸权的提问时,郑长忠教授认为,我们应当回到最基础的层面进行对话,不被别人的“现代化”概念牵着走。这是创造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及贡献人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逻辑路线图。

高健主任认为,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言下之意是讨论其现实性和未来向度上的可能性,而其在如今全球化的历史背景语境下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前提是如今人类社会处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语境中。他在回答现场与会者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在何处的问题时,高健主任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一定不能是今天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衰落是历史事实。至于如何超越现代工业资本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构建,他认为中国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对世界有着特殊的贡献。

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下会场

圆桌论坛上,杨志刚研究馆员从文博的角度,特别就博物馆如何助力文明新形态之建构发表了见解。他指出尽管博物馆被喻为“人类文明王冠上的明珠”不无合理,但除了被人捧在手里,还应当为时代、为社会发展赋能,博物馆应当成为连接过去、现代、未来的枢纽。与全球知名的博物馆合作,实现美美与共,以及不断创新,是博物馆助力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键。在回答与会者对于“博物馆如何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提问中,杨志刚研究馆员强调,引领精神世界的建构,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要找到好的切入口,而切入口的找寻则需要回到该民族最迫切的需求上去。

圆桌论坛上,本次国际会议的组织者,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对研讨会主题“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数字化战略”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该主题实现其内在逻辑自洽的路径。他指出,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应当从经济逻辑拓展到文化逻辑,让文化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资源,并实现其有效性。逻辑自洽的第二个层面是从文化范式提升到文明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文化范式提升到文明形态,实现了这方面质的飞跃。第三层逻辑自洽是从文明形态具像到数字文明。数字文明可谓文明的4.0版。最后一层逻辑自洽是数字文明还需落实到文化数字化的战略上。二十大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二是中华文化的全景数字呈现,三是文化数字化成果的全民共享。

“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究联盟”揭牌仪式

本次国际研讨会除去大会外,还举行了两场专题学术研讨会。在第一场专题研讨会上,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信息与传媒科学教授茜斯莲娜·阿泽玛赫以《新技术背景下的后人类文明思考》为题,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学者马修·圭义纽共同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进行研究,致力于文化数字平台研发,围绕数据展开的数字治理以及对未来的预见和展望。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徐剑以《构筑中国文化强国的形象识别系统》为题,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形象全球识别系统的构想。他把该系统分为文化价值观识别、文化竞争力识别、文化全球影响力识别,而这三种识别又由十种要素维度所构成。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赵瑜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的智能媒体及其伦理治理》为题发表学术见解,她认为尽管数字文明尚处起步阶段,却可从可编程社会,虚拟现实,算法文化三个维度把握其基本形态。她还认为数字文明中处处充满着伦理的考量,不仅是技术景观,也充满变动的权利场域。德国波鸿美术与艺术疗愈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杨起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为题,讨论了德国哲学与德国艺术如何共生相连,并着重就德国当下艺术潮流和德国表现主义的传承关系发表了看法。他还就新人文主义与新表现主义的联系,文明体所处的具体环境,社会风貌问题进行了学术阐释。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新闻学院教授汤筠冰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艺术数字化发展路径》为题,探讨了艺术与文明的关系。她认为艺术是文明的代言人,“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特别是数字艺术)”的演进对文明的历史性进步起到了突出的动力作用。她认为,数字艺术必然使数字文明的新形态更加丰满,更加富有现代感。

在第二场专题研讨会上,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的尼克·克莱姆斯教授以《预言女神与下一个文明》为题就人类文明发展问题发表学术见解。他认为,文明不是永久性的,任何一种文明都不会终结,过去不应被忘记,要以史为鉴。历史创造了新的文明,未来的新文明,不应当只关乎于经济增长,更关乎于创造出对于法律、能量、活力、乐观主义的信心,文明需要前瞻性。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祁林教授以《文化数字化战略与融合出版发展——从迁徙到创世纪》为题进行了学术发言。他认为,文化开始进入到一种数字的“创世记”的阶段,如今的内容生产需经过一系列的数字技术处理才可以变成真正的文化力量,并不像精英文化批判得那般浅薄,数字出版符合国家对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大部署。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环球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章于炎教授以《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贡献》为题进行了学术发言,他认为媒体内容数字化为读者为人类认知世界打开了新型的窗口,让人类通过数字化新闻传播工具看到了传统媒体上无法看到的数字的真实性、直观性,简洁性,生动性,互动性。因此,媒体内容数字化也是人类文明在一个重要维度上的进步,为人类认知世界搭建起了新的桥梁。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邱凌教授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话语的嵌入》为题阐发了她的学术观点。她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逻辑起点,整个世界文化就是像拼图一样,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但这些文化拼凑起来的时候并非无逻辑地随意堆砌。她引入文化融合、文化杂糅、文化挪用,文化嵌入四个重要的学术概念并予以了论述。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新闻学院教授张殿元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中的新文化景观》为题,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文化景观的形成与特点。他认为当代的新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并非革命的、断裂的,而是承继的、连贯的,是近现代以来经过现代化改造之后的传统文化形塑了中国今天的新文化。而新文化必将在传统文化的互动中不断创新文化模式,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助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和传播,也为了配合本次国际研讨会,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于11月下旬起就隆重推出了“多维视野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型系列学术讲座。视域广阔,学科汇聚,名家纷至,各扬其长的八次大型系列学术讲座,紧紧围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精神,邀集了清华、北大、复旦等院校的著名教授和上海博物院等机构的著名专家,从世界历史、传统文化、艺术传播、中外艺术、戏剧创作、绘画审美、音乐体验、文博事业等不同学科视角来精辟论述“人类文明新形态”。该系列讲座将一直持续到12月中旬。

据本次国际会议的组织者,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介绍,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与长三角文博会组委会还将于明年春天联合举办“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高层论坛”。该高层论坛旨在通过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一步研究、阐发和传播,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和文化创造的活力,聚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张殿元教授和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汤筠冰教授分别主持了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卢秋竹)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数字化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