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将罗尔纯的名字与他的作品联系起来。炽热的色彩,涌动着的笔触,奇绝雄伟的形体,农妇、花草、山野,在他的笔下仿佛被施了魔法,绽放出诗一样的光彩,近乎梦幻。
然而他却说:“我不去考虑如何用语和修辞,哪怕说得结结巴巴,只要是真情实感……”
或许正因为纯粹和朴素的观看,世界才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展览开幕现场
2021年9月25日,“华彩至朴——罗尔纯艺术展”在北京798艺冠空间隆重开幕。展览由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北京百贤雅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范迪安、邵大箴担任学术顾问,戴士和、陈文骥、王辉担任展览学术主持。此次展览由徐建欣和林松策划,展现了罗尔纯先生跨越近50年的作品序列,囊括油画和水墨的不同面貌,让观众感受罗尔纯的艺术探索之路,聆听他为乡土、自然和艺术谱写的生命之诗。
出席开幕的嘉宾合影
开幕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写意油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戴士和在展览开幕式中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写意油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戴士和先生在开幕致辞中说:“他笔下都是身边的、熟悉的、没什么地位的人。但是他对这些人都倾注了真实的关切,他真的用心去感受这个人,而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在他的印象里,罗尔纯“心地单纯、敏感、诚恳。他又瘦,矮个子,说话不是那么滔滔不绝,但都很真挚。他对艺术的追求、他的热烈和诚恳和绝不妥协的底线,在他的画面中都体现出来,有一种阳刚之气。这和生活中的他不一样,他是羞于讲话的,不长篇大论。但是在画面上,他没有阻拦的,乘兴而来,尽兴而止。看他的画,我依然十分感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文骥在展览开幕式中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文骥曾经担任罗尔纯先生的助教,罗先生作品的表现力给他深刻的印象。“记得是1977年,在美术学院的三层小屋里,他正在修改他那件描绘周总理和陈毅外长到非洲出访的作品,那时候的画风基本以“苏派”为主。当他用那种既有激情又有表现力的手法描绘这类题材时,我感到震惊。我特别佩服他把人物描绘得很传神,这也是第一次感受他内心的激情与天赋。”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张路江在展览开幕式中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张路江曾受教于罗尔纯先生,“ 1984年至1988年罗先生一直在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我们。他说话声音不大,善和,总不疼不痒地给我们提一些绘画中的建议,不像那时的詹先生、朱先生要求严厉,所以他来画室看画大家都不紧张。”在他看来,罗先生的风格卓尔不群,线性的结构很明显。“罗先生是苏州美专的学生,师从颜文樑先生,他能画油画、水彩、国画,技术上也不同于当时一画室的欧洲风格和二画室的苏联风格,因此在第三工作室担任教学。主题创作不是他的擅长,但他对油画色彩语言的研究和注重形式感的探索却颇有独辟蹊径的意义,在改革开放之后,他的探索成果在油画界成为艺术创新的重要代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北京画廊协会副秘书长、艺术推广人、本次画展策展人林松在展览开幕式中致辞
北京画廊协会副秘书长、艺术推广人、本次画展策展人林松提到,他印象中的罗先生十分低调。“但是看到他的画时,就会觉得是另外一个人——内心特别强大,色彩丰富,笔触有力,既有东方的写意、表现、抒情、浪漫,又很倔强、硬朗。”他认为,有两大因素影响了罗尔纯的艺术,其一是颜文樑从欧洲带来的色彩教学体系;其二是罗先生当年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任教时,教学组长吴冠中对梵高、野兽派的提倡。后来在完成宾馆壁画的创作任务时和李苦禅、吴作人、萧淑芳一组,开始画水墨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罗先生是油画和水墨画并行的,从展览中的十几幅水墨画里可以看到,罗先生与大师的交往在作品中都能找到回响”。 在他看来,罗尔纯是一个 “被淹没的大师”,他的创作经历是很宝贵的,很值得做美术史的梳理。这也是选择罗尔纯做画廊首展的重要原因。
艺冠空间总经理、本次展览策展人徐建欣先生致答谢辞
艺冠空间总经理、本次画展策展人徐建欣先生在答谢辞中说,给罗尔纯先生做展览是他多年的愿望。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吴冠中、罗尔纯等老先生的作品,他希望能在艺冠空间把这份经验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他们艺术的魅力。
西藏高原小景 55x50cm 布面油彩 2013年
罗尔纯先生一直力求艺术的纯粹。他曾说:“古人有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里我想借用来把它改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笔’。因为只有一只洁净无垢的画笔才能体现出苏州美专的教学思想所要求的艺术精神,创作出这种思想所要求的作品。”
肖像 39x55cm 纸本油画 1976年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孙建平回忆道,罗尔纯先生和吴冠中先生有很密切的交往,他们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做同事,受吴冠中影响,他的色彩非常艳丽、鲜明、简洁。他说:“罗先生谈起过对他影响比较深的一次经历,是在70年代后期为宾馆创作壁画,他悟出了一个真谛:艺术必须要简练。时间紧,任务重,使得他不能在一张画中描绘得过于精细,这让他发现了简练的画面中透露出的力量。”后来又回到家乡,湖南的红土绿树也是一种刺激,罗尔纯画面中红和绿的对比非常强烈,他色彩上的成果在70年代和80年代集中爆发出来。
2006年,罗尔纯与吴冠中先生在展览会上交流
作为吴冠中先生的家属,在吴乙丁先生的印象里,罗尔纯是个独行而寡言的人。“那时我七八岁,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60年代罗先生一个人在北京,生活特别简朴,经常到我们家去,我们相隔不远。每周末他走路来,腿脚也不方便,他很少说话,会很长时间一直看我爸(吴冠中)画画。现在看罗先生的作品依然觉得震撼,特别是色彩,他的画有深厚的情感在里面,不是照着景画景。”
作家老柯 72x60cm 布面油彩 1989年
走进展厅,迎面而来的便是罗尔纯作品中的一抹红色,它来源于湖南的灵秀与热烈。走廊两侧的水墨作品,又暗示着罗先生绘画养分的来源。“华彩至朴”诠释了他奇迹般的色彩,又印证了他为人为艺的纯粹。
展览现场
戴士和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罗尔纯把水墨的精髓和油画的强大表现力相结合,这是中国几代艺术家共同的艺术追求。“他的优势在于语言上的功夫,他的语言能够让油画所有的造型、色彩、细节都能够直接、朴素地表达他自己的灵魂。具体来讲,很多人认为语言是有规律的,语言规律掌握得好就等于画得好,这是学院的一种误区。重要的不是语言符合规律,而是语言能不能真的和自己的内心建立起就像人的心跳和心电图那样朴素的对应关系。”因此,戴士和在展览前言中写道,罗尔纯“得益于学院又没有止步于学院”。
老妪图 46.5x69cm 纸本彩墨 2014年
归 50x68.5cm 纸本彩墨 2014年
柯桥水乡 60x80cm 布面油彩 1997年
公园一角(一) 24x30cm 木板油彩 2002年
公园一角(二) 34x34cm 布面油彩 2002年
丽日 100x120cm 布面油彩 2007年
树林 40x50cm 布面油彩 2014年
美国旅游写生风景之三 90x120cm 布面油彩 2014年
如此响亮、有力而沉稳的色彩并非一蹴而就,层层叠叠的笔触堆积,冷色和暖色相透叠,高纯度的补色共交织,它们犹如绚烂的焰火,不断在颤动,热烈中不仅有喜悦,更带着反抗与苦涩,令人着迷。
村口 171x80cm 布面油彩 1988年
山村 67x67cm 布面油彩 2011年
山村 局部
少女 62x46cm 布面油彩 1999年
画中的人物有着硬朗的造型,飞扬的笔触如书写一般将气韵绘就,却内含着骨力,既非理想化的唯美,又非纯然客观的纪实。乡土的面庞下有着丰富的思绪,画中人看着画外人,仿佛在诉说他们的人生体悟。这体悟,或许也包括罗尔纯自己的。
苗家姑娘 120x100cm 布面油彩 2006年
傣族姑娘 157×75cm布面油画 1989年
《傣族姑娘》局部
山间小路 100x80cm 布面油彩 2007年
白发老者 布面油彩 51×40.5cm 2007年
负 60x60cm 布面油彩 2008年
滨海夏日 33x41cm 布面油彩 2013年
作品和嘉宾的讲述勾勒出罗尔纯先生的形象,让素未谋面的人们感受到他的存在。绘画是视觉的韵律、无声的诗,它静静诉说,表达出一位画家对世界的赤诚,对艺术的执着信仰。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17日。(文/图 鲍明源 部分图片由艺冠空间提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