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画游中国——郭泰来笔下的“大好河山”

画游中国——郭泰来笔下的“大好河山”

时间: 2020-05-09 23:08:20 | 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家的话:

大好河山,一共画了34幅作品。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总共34幅。创作时,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篇幅的限制,从整体上看,不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风光。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美景太多太多,日后只有重新以专集的形式,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市的去画,才会有一个全景式的“大好河山”。

在画这34幅画之前,我“演绎”过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当我画完《富春山居图》,当时就非常感慨:我希望我的富春山居图,将来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起展览出来。因为这幅画,由于历史的原因,断为两截,一段在台北,一段在北京。将来祖国统一了,我们的富春山居图才有可能合二为一。那时,我演绎的《富春山居图》与黄公望画的“完整版”版《富春山居图》,再加上我的34幅作品一起展览,那才是真正的、完整的“大好河山”图,我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郭泰来

北京 137x68cm

黑龙江 68x137cm

吉林  68x137cm

辽宁 68x137cm

天津 68x137cm

内蒙古 68x137cm

新疆 68x137cm

宁夏 137x68cm

青海 137x68cm

甘肃 137x68cm

陕西 137x68cm

西藏 137x68cm

四川 137x68cm

重庆 137x68cm

贵州 137x68cm

云南 137x68cm

山西 137x68cm

河北 137x68cm

山东 137x68cm

河南 68x137cm

安徽 68x137cm

江苏 68x137cm

上海 68x137cm

湖北 68x137cm

湖南 137x68cm

江西 137x68cm

浙江 68x137cm

福建 137x68cm

台湾 137x68cm

广西 68x137cm

海南 68x137cm

广东 137x68cm

香港 137x68cm

澳门 137x68cm

艺术家简历

郭泰来

郭泰来,职业艺术家。美国古根海姆美术基金终身会员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会员

祖籍山东昌邑。

1957年,生于北京。1963年开始学习绘画,先后师从张晓莹、邓领祥、周思聪、冯湘一。

1989年,参加《美国纽约1989国际艺术水平大展》。

1990年,由北京国际艺苑美术基金会主办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第一次个人油画和国画作品展。1991年,成为北京文联第一位职业画家,由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策展作序,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了《纪念毕加索诞辰110周年郭泰来油画作品展》。本届展览是当时艺术界纪念毕加索惟一的纪念活动,此次展览共展出二十七幅作品。

1992年,以北京文联职业画家的身份,出任北京燕莎画廊经理。 

1993年,北京观复斋举办个人书法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同年91年创作的30幅油画作品在香港中环画廊展出。

1994年北京画店举办小型油画展。 

1997-2007年,十年间,通过反复的绘画实践和大量的阅读,逐渐打破传统艺术样式,奠定艳彩艺术基础。2008年,完善郭泰来绘画的形式与理论基础,赋予了中国绘画新的形式美感与独特内涵。 

2012年 4月~7月接受德国DCKD艺术交流协会邀请,郭泰来艺术展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埃尔布洛希宫殿展出。同年,“郭泰来德国艺术工作室”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埃尔布洛希宫殿正式挂牌。

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办《郭泰来画展和学术研讨会》,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部主任薛永年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导师刘传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美术与设计系主任古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郭必恒,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吴玉军教授,展开了跨学科的交流并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 

2014年10月25日,应德国马尔卡斯滕协会主席哈特曼和德国DCKD秘书长郭建的邀请,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埃尔布洛希宫举办“异见”郭泰来和德国艺术家弗兰克·萨摩尔的展览。

2016年5月29日,郭泰来绘画艺术展在烟台美术博物馆展出 

2016年12月3日,郭泰来个人画展在南京展出

2017年11月8日,郭泰来艺术馆在北京密云汇源农谷落成同时《厉害了,我的国》郭泰来绘画艺术展开幕。 

2018年11月18日,郭泰来绘画艺术邀请展亮相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同时与小朋友们一起创作艺术作品《我为亚运助力,我是城市梦绘家》。

2019年1月 6日郭泰来《千岁时代》艺术展在达美艺术中心展出。

画游中国——郭泰来笔下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