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城市离我们越近还是越远? “城逝”黄兴国艺术作品展再反思

城市离我们越近还是越远? “城逝”黄兴国艺术作品展再反思

时间: 2019-09-17 15:12:59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出作品

城市之于你,是什么?

是奋斗的梦?

是温馨的家?

是回不去的远方?

还是想要逃离的纷杂?

艺术家黄兴国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对于艺术家黄兴国来说,他在“城逝”展览新作中想要表现的,是一种浓浓的乡愁,是一种现代人对过往的眷顾和对现实的惆怅,更是一种对当下的反思,以及对城市未来的美好愿景。

黄兴国祖籍湖南,出生、成长于中国北方一座普通的小城。与那个年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也向往着大城市,觉得那里象征着一切对于未来美好的期许,也是可以起航的港湾。在接受艺术中国采访时他谈到:“当我离城市越近,发现城市离我越来越远。我一直在关注现实的生活状态和我们的精神诉求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想要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的落差感,并且从多层面来考量城市的过往与当下,希望唤醒人们对于自己生存空间的重新思考。”

《城逝NO.21》 木刻版画

《城逝NO.18》 木刻版画

展出的22件木刻版画作品名为《城逝》,灵感来源于黄兴国拍摄于1996年的一组欧洲写生时的照片。在偶然间翻出这些照片的时候,他发现这些照片粘在了一起,表面已经损坏。但这些损坏的照片上,城市像是被炎热的空气蒸发了一般,图像叠加积压,成为了碎片化的景象。这正是他想要表达的城市。

《城逝 NO.14》 木刻版画

《城逝NO.1》 木刻版画

他在文章《迷失的城郭》中这样写到:“偌大的世界充斥着拥挤和嘈杂,我们的视线里展现不出一个完整的形象,他们彼此遮挡又相互重叠、挤压,正如被撕碎了的N多张图片被胡乱地拼接在了一起,再美丽的图像也变成了互不相干的、晃动的碎片。它们就像一座座无边无际的废墟,我们只能从那些依稀可辨的标志性形象,回忆着过往的欢乐与温情。”

《城市NO.9》 木刻版画

《城逝NO.6》木刻版画

《城逝NO.10》木刻版画

黄兴国将他对当下的忧虑和对往昔的怀念融入在了一刀刀的木刻版画中。在漫长的重复之中,他用破碎的笔触,不断地反复叠加,将一个个模糊的城市形象在刀痕中变得依稀可见。他描摹出的是思索,雕刻下的是时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撞,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在黄兴国看来,他虽然表达了对城市现实略显沉重的思考,但他更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触动并行动起来,使明天真正能够变得更加美好。 

《好想跳舞》铸铜

《莫名的舞蹈》 铸铜

《一起走吧》铸铜

如果说他的版画作品描绘的是一座座时间与空间折叠的城市风景,那么他的雕塑作品则是城市中的主角们,他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前行,在这里舞蹈,在这里奋斗。一些作品如《我心飞扬》、《好想跳舞》等还能看出学院派的痕迹,以传统的雕塑手法来创作,但其中已经有了艺术家对于肌理的思考,也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其中《莫名的舞蹈》和《一起走吧》中都市的男女被绳索束缚在了一起,或是男子背着女子前行,或是在束缚中共舞。艺术家将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与问题抽象成了绳索,而前行也好舞蹈也好,都代表着他潜意识中想要挣脱束缚。

展出线性雕塑作品

展出线性雕塑作品

展出线性雕塑作品

而展览中更多的是艺术家用钢筋为媒介创作的几组线性雕塑。这些雕塑其实有一些反雕塑的意味,一般雕塑都在尽可能的占有空间,强调体量感。而黄兴国想要以极简的空间占有,来反映一种空灵的、隐约的,随着角度变化而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雕塑。让人联想到贾科梅蒂一个个扎根在城市中,像影子般拉长的雕塑。体量压缩到最小,人是空的,但轮廓是铿锵有力的。由于钢筋很坚硬,很难去塑形,黄兴国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创作,到最后指纹磨损影响手机解锁。但对于他来说,付出真正的劳动来进行艺术创作,这也是他喜欢雕塑创作的原因之一。

展出雕塑作品

展出雕塑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在开幕式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在采访中提到:“黄兴国早年速写的线条非常帅气,这得益于他的水墨功底,展览中用金属丝来创作的雕塑作品也得益于此。他对线的表现很灵动,让线性的金属丝在空间之中游走,围拢出来一个个人物的剪影。”他对黄兴国可以说是知根知底。他们以前是同事,也是同龄人,都即将步入“花甲之年”。他非常佩服黄兴国在这个年龄段依然能在艺术上不断创新。但最重要的还不是技法层面,而是在这个年龄上在艺术上依然有所深入,体现出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智慧。

《STOP!》铸铜

《OK!》 铸铜

青年艺术家黄铁舟(左)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邹锋(右)观看作品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邹锋在采访中也谈到,他与黄兴国相识二十多年,一直在关注黄老师艺术的发展。他对黄老师的总体印象就是一位知行合一的艺术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艺术上坚持深入甚至艰难的思考与跋涉。在今天的展览中,他用强烈的视觉语言,用各种表达方式将对当下城市以及的社会思考呈现给大家。他们这一代人都经受过严格的西式学院绘画教育,但又归于传统文化。从黄兴国的艺术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也是只有具备成熟积淀的艺术家才有的一种学术思想的体现。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福明教授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福明教授在发言中首先代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全体师生,对黄兴国老师的展览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作为黄老师的同事,这次展览也让他感到惊讶,因为黄老师是搞雕塑的,这次却呈现出如此多的版画作品。事实上艺术家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不同的体验与总结,因此变化是正常的。但是能够越变越好,就属于有心而且勤奋的人。 “花甲之年”的黄老师还很年轻,期待他更多的精品问世。 

光语美术馆馆长马春光在开幕式致辞

光语美术馆馆长马春光在致辞中介绍了光语美术馆,他说道,光语美术馆是一座非盈利公益性质的美术馆,以人文的关照,艺术的推广为使命,向观众呈现最佳的艺术作品呈现状态与观赏环境,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和话题性的专业学术展览和跨界展览,致力于将美术馆打造成一座真正意义上开放性、公共性的文化空间,实现民营美术馆的人文理想和社会责任。 黄兴国是一位在雕塑界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也是光语美术馆理事,他在自我精神追求和颇具激情的带有象征性的视觉描述中,创作出多系列的艺术精品。黄先生的作品以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气象展现对城市的忧思,对生命的热爱。

雕塑家李刚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北京城市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郭煜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赵伟博士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此外,雕塑家李刚认为我们都身在城市中,黄兴国正是在他的作品中来表现自己对于城市的思考。好的艺术家不仅能在作品中表现他的思考,也能传递给观者,并引发观者的共鸣,黄兴国正是如此。中央美术学院赵伟博士也谈到,对于一个艺术家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黄老师把他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社会的思考,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北京城市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郭煜也是一位雕塑家,他觉得金属丝雕塑编织出了一种消融的和渐隐的人的形态,这种似有似无的存在之感也表现在了他的版画作品中。

观众拍摄作品

观众欣赏作品

展览现场

在展览开幕式之前,艺术家黄兴国创作了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回家的路

好远

惊落的露水

打湿了昨天的日记

模糊的字体

我,只读懂了

一个雨季

回家的路

好烫

飘落的叶子

扭曲了菁藻的经纬

遗忘的箴言

我,只听到了

滚烫的夏季

                                                                                                ——黄兴国

让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找寻回家之路,回到理想的居所,回到梦中的城市,回归自我。(图文/孟媛)

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9年9月15日——10月15日,由北京光语美术馆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北画院联合主办,墨堂国际艺术馆 、库艺术 、桥艺术空间 、博睿同心(青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城逝——黄兴国作品展”在北京光语美术馆展出。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为人张子康,展览开幕到场的重要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所长郭宝寨、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雕塑》杂志总编朱尚熹、策展人、批评家杨维民、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邹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委会秘书长陈培一、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朴成权、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贵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总监勾霞、《中国装饰》主编叶红、中央美术学院赵伟博士、艺术家袁佐、北京城市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郭煜、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福明教授,副院长崔强教授、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田宝川教授、郑以墨博士、石家庄美术馆书记、副馆长曹凤祥、河北美院雕塑院院长甄亚雷院长及同事们、北京桥艺术空间馆长刘大为、鹿美术馆执行馆长任重志、中国海外集团总裁吕益民、昆仑燃气华北区总经理尹万臣、北京博睿同心科技有限公司赵图男、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行长于晓、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田力勇教授、视觉传达系主任宋书寒教授以及黄兴国先生的部分同事,还有河北师大80级黄兴国先生的部分同学们,以及主办方光语美术馆馆长马春光先生、执行馆长江涛先生等。展览开幕正值黄兴国先生六十大寿,这也为本次展览带来了另外一层温暖与欢乐的氛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9/18/20199181568767209810_33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