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拂去历史尘封,重现艺术之美: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开幕

拂去历史尘封,重现艺术之美: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开幕

时间: 2019-08-26 00:41:20 | 来源: 艺术中国

“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在北京798 ICI LABAS艺栈画廊开幕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如同一叶扁舟浮浮沉沉,有些人沉下去了,就永远消失了,而繁华落尽,洗尽铅华,那些历经岁月再度回归而闪耀的人们,终于用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力量。2019年8月24日,“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在北京798 ICI LABAS艺栈画廊开幕,三颗闪耀的星斗在时隔近半个世纪后再次相聚,他们的作品、书信往来、一个个封尘的故事和家人的到来,让人们欣慰的看到历史的接续。

展厅现场,三位艺术家文献资料及介绍

左至右:吴季鑫,张功慤,赵无极,庄华岳,林文铮,丁天缺等1985年在国美合照

正如吴大羽在学生庄华岳纪念册上的题词:“怀有同样洁愿的人,无别离。”丁天缺、庄华岳和吴藏石三位艺术家师从吴大羽,是杭州国立艺专时代的同窗好友。虽然造化弄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历经战乱和变革,各自饱受磨难,但他们对于艺术的那份“洁愿”,却矢志不渝,这些,在他们的绘画中、格调中、笔墨往来中显而易见。

丁天缺先生油画作品

丁天缺,观音跳晨曦

丁天缺,红发髻

丁天缺,风

丁天缺,窗前偶见

丁天缺与赵无极合影

丁天缺先生蒙冤近卅载,晚年平反后重新拾起画笔。他用色大胆,线描勾勒苍劲有力,在那刚毅线条和明丽色彩中透露出一种倔强的决绝。无论是人物、静物、还是风景、花卉,都彰显出生命的盎然,它们恣意绽放,纯粹飒然,又傲骨嶙峋。正所谓“画如其人,其人如画”,跃然跳动的强烈色彩不正是丁老强悍坚韧性格的写真吗?囹圄困不住才情,成为对丁天缺艺术创作最好的注脚。

庄华岳作品

 庄华岳,生机之感11.5X11.5

庄华岳,暮年之感23.2X23.2

庄华岳,暮年之感23.2X23.2

1985年庄华岳在老师吴大羽家中合照

庄华岳先生是吴大羽得意门生之一,也是赵无极的莫逆之交。然而恰逢战争时代,两次出国留学的机会均化为泡影。命运辗转,庄华岳蛰居家乡潮安数十年,在中学教书为生。直至1979 年,远在法国巴黎的赵无极找到他,寄来画材颜料,和其他师友们一起鼓励他重新开始绘画创作。在他生命最后的三十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水彩、水墨和速写。其水墨“涂鸦”作品线条灵动洗练,无论是猫咪还是花鸟,孩童或是草木,总是随性散淡又意味十足。而其90年代后创作的一批水彩作品,虽尺幅不大,却色彩感极强,抽象淋漓而气象万千。作为对吴大羽艺术理论“势象”的追随者和实践者,他将音乐、舞蹈、韵律的理解与色彩相结合,格调极高。

吴藏石作品

吴藏石,云南风光

吴藏石,搭建湖心亭

吴藏石,搭建湖心亭

吴藏石,团扇

吴藏石坐像

吴藏石是庄华岳的同乡兼同窗,与丁天缺在学生时代更情同“结义”兄弟。他出身大户人家,自幼酷爱音乐和绘画,其琵琶独奏亦达到极高境界。他曾慷慨救济同学,即便后来颠簸流离,也不改其乐。可惜他在六十五岁时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不多。从本次展览的早期水彩作品上看,他基本功扎实准确,色彩明快,其风景画作追求柔美愉悦的诗意,给人清爽畅快之感。那片宁静和安逸,也是一种心境的写照。

李大钧与画廊负责人丁韵秋女士观展

展厅现场

画廊负责人为国外观众介绍展览

“这是三位才华横溢的老艺术家,他们都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沿,直至今日仍独具特色并极具研究价值。”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在观展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位艺术家用色大胆,个人风格独特,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当时都被边缘化了。但他们就如同一股潜流,从未消亡。这正是艺术本身的顽强力量,“从他们身上,也包括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人,他们让今人看到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他们与世界艺术的发展系统相接轨,他们的价值在今天慢慢从历史中浮现,并依旧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这个展览让我们更加强化了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比较边缘和隐匿的一个系统,也成为了研究国立艺专和林风眠、吴大羽体系的重要补充。”

丁天缺先生生前好友盛启立接受媒体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所家先生接受采访

展览现场

“看到这样的展览令我十分兴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所家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这几位老先生是从美术史书本上很难查询到的,他们就像‘出土文物’一样,价值珍贵。更重要的是,他们作品中呈现的激情和才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单纯非常感人。他们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的文人画,追溯到‘四僧’的才情与灵气,以及艺术中的纯粹。他们是艺术的理想主义者。”

策展人石建邦先生接受媒体群访

珍贵的书信往来

珍贵的历史资料

驻足史料前的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除三位老先生的代表画作外,还展示了多组文献、书信和照片资料。策展人石建邦强调,这些文献的史料价值,成为研究他们创作的另一佐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三位老先生对艺术的纯粹追求。很多由庄华岳先生家属提供的书信往来中,无论是跨洋信笺还是师生、同门的交流,都是对艺术创作的探讨和沟通,笔墨见真实,观者亦无不为之感动。

从左往右:吴季鑫,丁天缺,庄华岳,赵无极在美院合照

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他们如同历史上的“失踪者”,在当时与大时代的主流并不相同,但却一直坚持着最为接近绘画本质的探索。历史又一次证明,只有有力的作品才能在沉宕与边缘化后再次发声,而无论时代的磨难如何在他们身上碾压,他们的声音却依旧干净而纯粹。

展厅现场

丁韵秋女士与吴藏石家属交流

吴大羽先生曾一再声言:“绘画更本质、更本源、更广大的载体是生活,是人生,是生命本身!”丁天缺、庄华岳和吴藏石用各自的一生,践行并捍卫着老师的这一箴言。意与象汇,终有晚晴。人怀洁愿无别离——人怀洁愿,终相见。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8日。


拂去历史尘封,重现艺术之美: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