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晶,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师,中国网·艺术中国特约撰稿人)
2019年8月15日和8月16日20时,在锡林浩特的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音乐厅,举办了两场马头琴专场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是首届内蒙古音乐节的一部分,是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献礼的公益演出。两场演出的音乐作品都是齐•宝力高大师从15岁开始记录的音乐日记,是一个艺术家多年点滴积累的心血,经过不断地打磨、锤炼和发酵,使之成为受到世人欢迎的马头琴经典曲目。两场演出都是由齐•宝力高大师亲自主持,他悉心给大家讲解每一首曲目创作的初衷,以及马头琴的起源和改革创新的过程,其中穿插着他经历的许多磨难和趣事。8月15日的现场观众有从新疆来的63名热爱马头琴的小朋友,8月16日的现场嘉宾有著名音乐学家田青教授和来自宝岛台湾的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观众还有广大的马头琴音乐爱好者,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有些观众甚至坐在地上或站着听完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是马头琴音乐艺术高水平的展示,是对人们大爱的教育。
一、 齐·宝力高大师的马头琴音乐是大爱的教育
马头琴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弦乐的祖先,从远古走来。它能够走到今天的辉煌,是一位活佛成就了它,这位活佛便是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作为科尔沁草原莫力庙的第五世活佛,齐•宝力高大师一生的修行都在马头琴的两根弦上。马头琴的进化史与齐•宝力高大师的心路历程浑然一体,在它的两根弦上不仅展现着蒙古民族的英雄史诗,而且还倾吐着人间沧桑、日月星辰,演奏山河大地,歌颂阳光生命,祈福人间太平,赞美世界和平!
大爱就是无私的奉献。在齐•宝力高大师的心中,马头琴是有生命的。他创作的马头琴曲目大都是歌颂自然、歌颂生命、歌颂阳光……他的作品包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生灵的慈悲之心,以及对人类和平的向往,并将这种大爱融入到他的音乐作品中。听到他的演奏,立刻让人的思绪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还人性以真实。马头琴的每个音符,就像滴滴甘霖一样滋润着草原、河流、山川和人们的心田......
齐·宝力高大师主持音乐会
1. 爱祖国、爱家乡、爱草原
整场演出由一曲《赞歌》拉开序幕,马头琴声响起,好像一群骏马,从天边的草原缓缓走来,赞颂着草原牛羊肥壮,赞颂着祖国繁荣富强。《回想曲》(原名《春暖锡林河》)、《我们的老书记》(又名《鄂尔多斯高原》) 都歌颂了齐•宝力高大师对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热爱。草原是他创作的源泉,他扎根在草原,让自己的艺术为人民服务。
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演奏
2. 对大自然中生灵的爱
大自然中的一切的生命都是平等、自由,万物和谐相生。维护这一和谐美好就是善;反之,破坏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为了自己的取悦和贪婪而造成了其他生灵的痛苦,就是恶。
《百灵鸟》(原名《百灵鸟的眼泪》)表现的是齐•宝力高大师爱护生灵的悲悯之心。他说,“在一次去通辽路过西乌珠穆沁旗的路上,他看到路边有一只翅膀被打断的老百灵鸟,不能飞了,这个鸟到冬天肯定会冻死的。每年内地的鸟贩子到西乌旗来十块钱一只,小鸟都被抓走了。我的心里难过极了,好像抓走了我的孩子一样。因为我是爸爸,我是爷爷,我看见这场景,真是难过......”当马头琴二重奏《百灵鸟的眼泪》响起时,开始你能听到两只百灵鸟快乐地相合歌唱,无忧无虑地飞翔,但是到乐曲的中间部分,悲剧发生了,一只鸟儿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牢笼,它为了自由拼命地挣扎,另一只鸟儿在笼子外面不停地煽动翅膀,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自己的同伴,可是无能为力......乐曲的最后部分已听不到鸟儿的欢乐,而是鸟儿的悲伤的叫声。“它哭着呢,它不会说话,那就哭吧。”齐大师说到。整篇乐曲你看不到眼泪的描写,但是乐曲结束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许多观众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
马头琴二重奏《百灵鸟》
《鸿雁的记忆》是齐•宝力高大师改编自蒙古族哲理歌曲《鸿嘎鲁》而创作的马头琴乐曲。为什么是鸿雁的“记忆”呢?原来,在广袤无垠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水草丰盛、湖泊连连,天然湿地很多,是南来北往的候鸟的天堂,是本地鸟儿的乐园。而现在,到处挖煤、开矿,到处都是大大的坑,挖去了鸟儿的栖息地,挖断了地下水源,挖去了地球母亲的五脏六腑。“鸿雁(就是天鹅)秋天走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没挖坑呢,它春天回来的时候连在哪儿下蛋都不知道。” 它们凭着记忆到处在找美丽的草原,清澈的湖泊,可惜找不到了...... “鸿雁飞来的时候,她心里难过,我把这种难过的心情写了出来。”齐•宝力高大师在介绍曲目时说。马头琴曲《鸿雁的记忆》整篇气势宏大,波澜壮阔,好像成群的大雁从草原上空飞过,尾声你能听到马头琴拉出的声声天鹅的哀鸣,心像是撕裂了一般地痛。
自然中的生命不仅仅只有人类自己,还有其他生灵,人的任何行为在思考和行动前应该想着别人,考虑别的生命。而且不仅仅只有这一代人的幸福,还有自己后代的幸福。空气污浊了,大地沉陷了,河流干涸了,草原退化了,牛羊怎么生活呢?其他生灵怎么生活呢?我们的后代怎么生活呢?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生命!人类必须尊重一切生命,爱护一切生命!一首古老的蒙古族歌谣这样说道:“照顾好给你阳光的空气,照顾好给你水喝的小溪大河,照顾好养育你的土地,尊重生命,因为你就是生命!” (《美丽的克什克腾》纪录片,第五集解说词)
3.爱人类
马头琴五重奏《黑人之歌》是齐•宝力高大师年轻时,向著名作曲家杜兆直老师学习作曲时的一次作业,杜兆直先生让他把《黑人之歌》改编成马头琴曲。为了纪念自己的恩师为传承蒙古民族音乐、为蒙汉团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将这首曲子列为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音乐会的必演曲目。通过马头琴五重奏的和声,如交响乐团般浓缩的立体画面出现在眼前。本作品表现了齐•宝力高大师对黑人悲苦命运的同情。1978年齐•宝力高参加了文化局组织赴非洲坦桑尼亚、布隆迪、塞舌尔三国访问的演出,演出受到黑人朋友们热烈欢迎,让他感受到 “黑人的脸黑,但心是洁白的,他们对待客人像蒙古人一样善良。”(齐•宝力高 著《马头琴与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16页) 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世界上的人,不分肤色、不分民族、不分性别都是平等无差别的,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每个人都应做到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不能有种族歧视,不能有屠杀或迫害,甚至战争,这样人类才有和平。
马头琴五重奏《黑人之歌》
4.爱孩子
《快乐的小蒙古》是齐•宝力高大师在自己的小女儿满月时,为她做的曲子,后来把它改成了马头琴齐奏曲。这首乐曲表达了一位慈祥的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
按照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真正的佛爷就是自己的父母。“我想作为儿女一定要尊敬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自己吃苦,而让我们上学读书培育了我们,作为孩子永远不能忘了父母的恩情,并要报答他们的恩情,这才是真正的人。”(齐•宝力高 著《马头琴与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26页)从佛学的哲理看,“孩子是父母请来的,不是孩子自己要来的,所以要对孩子好。”“父母不能打孩子,孩子更不能顶撞父母”,齐•宝力高大师说,“蒙古语言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正在生长的小孩,你别骂他, 那就是将来我们民族的太阳;一个老人正在走路,你别骂他,明后天你也会变成这样的老头儿的。这是哲理。”
“孩子是父母真正的传承”,齐•宝力高大师说,“孩子天生能干什么,你就让他干什么。”孩子真正传承的是父母的基因、是父母健康的身体和意志品质,而不是钱财、名利等外物。
“世界上的动物都懂得死,所以才留下自己的后代。人应该懂得,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是为了我们的后代。懂得死的人才拼命地工作。”齐•宝力高大师说。不懂得死的人浑浑噩噩,对社会没有贡献,那是行尸走肉。
5.爱骏马
马是“长生天”送给蒙古人的使者,蒙古民族的朋友。《苏和的白马》流传在察哈尔草原的一个民间传说。 齐•宝力高大师给现场的观众们生动地讲了这个故事。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讲述这个故事的是原察哈尔盟多伦县的民间艺人。记录者是笔名叫赛野和齐•宝力高的恩师、马头琴宗师桑都仍先生,是他们在1950到1953年间记录下来的,在1958年桑都仍先生把这个故事登在蒙文版的《内蒙古日报》上,六十年代后,汉文版的《内蒙古日报》和《人民日报》上也刊登了这个故事(齐•宝力高 著《马头琴与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28页)。后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这个故事,被日本的大冢勇三先生看到,绘图出版。可笑的是这个故事的版权已归大冢勇三先生,而最初记录这个故事的赛野和桑都仍先生却无人知晓。当齐•宝力高大师在日本演出时,日本的小朋友拿着绘本给他看,他当时差点哭了出来,当日本小朋友问他有没有《苏和的白马》 这首曲子的时候,齐•宝力高大师说“有!”,现场创作了这首曲子,并受到了日本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齐•宝力高大师在每次音乐会的每首曲子演奏前,都要悉心解说,讲述这些曲子从诞生到成熟的故事,一是对他的恩师们和这些民间艺术的原创者以及乐曲的演奏者的尊重,因为一个曲子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它凝聚着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二是对蒙古民族艺术的尊重,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尊重,印证了齐•宝力高大师常说的,“一个艺术家要有国家自尊和民族自尊!” 同时,我们要积极地,并有预见性地保护和珍惜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马头琴是打开人心灵向善的钥匙
《心灵之歌》是齐•宝力高大师以爱的主题所创作的,由齐•宝力高大师独奏,也是整场音乐会的高潮和核心。
“艺术本身就是爱的主题,所以我写了这个曲子。人一定要有爱心,有真正的爱存在,世界上什么问题都能处理。人一爱把一切不好的、丑恶的东西都灭掉。所以爱是最重要的。”
好的音乐是一种教育,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通过至真、至诚的乐曲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和大爱,无法用文字和言语来表达。当齐•宝力高大师演奏完,他的脸上汗水和泪水已经混在了一起,观众们鼓掌,向他起立致敬!
齐·宝力高大师-独奏《心灵之歌》
齐•宝力高大师说“马头琴是有脑袋的乐器,它有了脑袋就有了五脏,有了五脏就有了心脏,有了心脏就有了灵魂,有了灵魂它就是神的乐器,是哲学的乐器。” 哲学的英文表达是“Philosophy”,是“爱智慧”的意思。智慧的基础是道德,是追求真理、尊重和爱护万物生命、维护自然中的和谐和美好。哲学是点燃人类文明的火种和明灯。作为人,不能仅仅追求物质,只有科技发达是不行的,科技只是代表智能,不能完全解决人类文明的问题。现在社会中,虽说人们在物质上很丰厚,但是在精神世界上仍存在贫瘠,是一片荒芜的土地。那些进行欺骗、抢劫、偷盗、吸毒、贪污腐败、恐怖主义、制造战争罪恶的败类,是他们的心灵荒芜了,于是,走进了罪恶的深渊。事实上,人是需要净化心灵的,也就是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马头琴就是开启人们心灵向善的钥匙。
三、融合中西方音乐艺术的四弦马头琴
四弦马头琴是齐•宝力高的儿子齐•布日古德对马头琴的创新。四弦马头琴在音域上比传统马头琴有所拓宽,在音量上相当于传统的两把马头琴的音量,因为齐•布日古德本人喜欢大提琴,在东京艺术大学上学时,他选修了一年的大提琴课程,因此他在改革时,融入了大提琴的许多特点。在他演奏俄罗斯民间歌曲《罗曼斯》时,你会听到大提琴的浪漫、婉转和深沉与马头琴的旋律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的美妙动听的声音。这样的改革是对草原民族乐器和古典西方音乐乐器的融合是一个大胆尝试,要求表演者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演奏功底。
齐·布日古德 独奏四弦马头琴曲《罗曼斯》
四、音乐学专家田青教授对演出的评价
8月16日演出结束后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田青教授评价到:“齐•宝力高的功绩就是把一个本来是民间的乐器,让它登堂入室。因为每一个民间乐器,都要有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努力,才使这件乐器成为音乐厅乐器。比如说,小提琴、二胡等。二胡当年也就是一个民间的乐器,因为有了刘天华,它才能够进入音乐厅。所以,齐•宝力高把马头琴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这是他的一个贡献。而且他创作了那么多曲子。”
齐·宝力高大师与田青教授合影
五、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的奉献精神
钢琴家乌日图那森老师在这两场演出中患了感冒、发着高烧,但还在坚持伴奏,齐•宝力高大师幽默地说,“这是乌日图那森老师发扬了雷锋精神!”
钢琴家 乌日图那森·伴奏
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是一支精干的队伍,他们经常要面对高强度、高密度的演出活动,为了保证每场演出精益求精,就必须练就扎实的演奏功底,他们一日排练10几个小时,是正常的。在每次演出结束后,野马队的队员们或是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的学生们会把自己的演出服整整齐齐地叠好,并把演出现场打扫得干干静静,不留下一片垃圾。
齐•宝力高大师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以他那活佛的定力和智慧使这件从远古走来的乐器经过三次的改造获得了新生。应该说:是齐•宝力高大师成就了马头琴,反过来,也是马头琴造就了人民的艺术家。在共同修行的道路上,风雨兼程,相依为命,共创辉煌。这与佛教中的“善因善果”合拍,也是佛教哲学中所阐述的“因果关系”的必然。
“为马头琴而生,为马头琴而死”是齐•宝力高大师的座右铭,他在演出现场说,“我这个老头今年拉马头琴正好70年,和祖国的70华诞一样。我一辈子啥也没干,就干了三个字,叫“马头琴”,所以我还想干到108岁,一定要干到底!” 他的愿望是把锡林浩特这座草原明珠,变成像维也纳音乐之都一样的马头琴音乐城。他打算从明年开始每个星期给市民公演一次,演出最新的曲目。让野马马头琴乐团及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的学生向大家汇报。
齐·宝力高大师与田青教授、台湾文化艺术专家学者合影
致谢:
感谢锡林浩特职业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的齐·布日古德老师、齐·吉日木图老师、毕力格图同学对本次调研、采访提供的帮助。感谢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张丽辉对本次采访提供的帮助。感谢我的家乡锡林郭勒可爱的人们,感谢草原!
齐·吉日木图 演奏
齐·斯日古冷 演奏
毕力贡达来 演奏
鲍音扎布 演奏
巴图苏和 演奏
优热勒图 演奏
包兴安 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