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题签的《梅兰芳歌曲谱》 文/方翔 在今年的春拍中,名人墨宝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因为钱钟书信件效应的持续发酵,更是因为一系列在特殊载体上的名人墨宝纷纷拍出高价。对于藏家来说,购买名人墨宝不仅是为了追求一份名人效应,更可以从中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小段题跋看点不少 在今年上海工美的春拍中,虽然高价拍品也不少,但事先引起业界关注的,却是一件胡适题泰戈尔像照片。泰戈尔端坐沙发,面容略带忧郁,胡适题跋的内容非常有意思,称泰戈尔在徐志摩的家中住了一天。“这是那天上午我拍的泰戈尔的照片。陆小曼拿来放大了挂在家里作纪念,又嘱我题几句话,不敢不应,只好从命了。” 泰戈尔1924年4月首次到上海,演讲座谈,活动频繁,接着又到北京,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一阵“泰戈尔热”,引起了很大争议,同时也使作为翻译的徐志摩和林徽因大出风头。但1929年3月到上海,却是悄悄来去,只是朋友间的私访叙旧,接待的主角也变成了徐志摩和陆小曼。据著名学者陈子善研究,以前只知道泰戈尔离沪前为志摩夫妇的纪念册《一本没有颜色的书》画了自画像题了诗。而今,随着胡适摄泰戈尔像及题词的重现,泰戈尔此次访沪留下了又一份珍贵的纪念。这件作品估价12万至15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6.25万元。 相比照片,在书籍上的小段题跋无疑更有看头。以往在收藏书籍的时候,许多人看的往往是上面的签名,也有了签名本收藏一说。但事实上,如果上面有一段题跋的话,无疑会使其收藏价值大幅提升。记得前两年有一套鲁迅、刘半农一同题签的《梅兰芳歌曲谱》,成交价达到了20万元。《梅兰芳歌曲谱》特藏本50部,编号发行,每本均有刘天华亲笔签名并标明编号。其书以成化宣纸精印,装帧考究,书函乃大红真丝面料制成,朱红书衣,色泽艳丽照目,迥异普本。编号第5部曾于1994年现身嘉德秋拍,竟以3万元高价成交。本拍品则为特藏本第24号,乃刘半农亲笔题字赠送鲁迅者,赠书到手,鲁迅颇为珍爱,复于书扉左侧题署:“天华、半农新作,迅自留。上海。”海上文坛耆宿、藏书家黄裳目睹此书后确定鲁迅、刘复题字均为真品无疑,并认为此乃“重要发现”,为研究周、刘在上世纪30年代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 特殊意义不容小觑 在2012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中,有一件全国首届文代会代表签名纪念册,估价10万至2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49.5万元。首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唐弢先生特邀与会诸位政界、文艺界代表作画、题字、签名留念。其中包括朱德、徐特立、郑振铎、方令孺、巴金、曹禺、赵树理、梅兰芳、庞熏琹、丁聪、张乐平、刘开渠等。此本签名册由唐弢及其家人珍藏逾半个世纪,弥足珍贵。 在收藏名人墨宝的时候,如果存在着一定的人文背景,无疑也是一个“加分”的举措。早在1995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就有张大千的四张。其中一张写着葱烧大乌参、清煮明虾,等等。葱烧大乌参是“大风堂”名菜(张大千画室名为“大风堂”),几乎每宴必用,四季咸宜,也属不传之列。在菜单中,六一丝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道菜。据说其名称的来历是张大千六十一岁那一年,在日本东京开画展,东京“四川饭店”名厨陈建民为他新创了一个菜。用绿豆芽、玉兰苞、金针菇、韭菜黄、芹白、香菜梗六种蔬菜,加火腿丝,所谓“六素一荤,众星拱月”,呈红、白两色。虽然菜单中的配料已经有所改变,但不改“六素一荤,众星拱月”的特色。据说张大千喜食鸭,鸡只做汤,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口蘑鸡片汤这道菜了。这张菜单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将所有菜的配料都写了上去,在有的菜单上,张大千还会介绍菜的制作方法。 在1998年北京翰海的拍卖中,有一张张大千的行书自拟菜单,成交价为12100元人民币,并有“大风堂”的钤印。张大千每宴不忘川菜,这张菜单上的粉蒸牛肉更是独一无二的正宗川菜。张大千还特意介绍了选用牛里脊肉、豆瓣酱、盐、糖等。据说,张大千在“粉蒸牛肉”趁热又加了辣椒粉、花椒粉和香菜,增加了此菜的麻辣鲜香,回味无穷,众人赞不绝口。这在菜单中也得到了印证。 纸杂文献将成系列 在这两年推出的各大拍卖专场,纸杂文献无疑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这个由古籍善本演变的收藏门类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系列。在今年北京传是的拍卖会上,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的一幅书法作品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这幅书法作品内容为:“五月九日凌晨,有一只燕子落在树上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毛主席要到我们家吃鱼。”此作写于2011年,莫言获得茅盾文学奖前夕。莫言多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提名,但始终没能够获奖,直到2011年才如愿,这幅作品的内容来自于他在获奖前不久做的一个奇特的梦。紧接着,2012年,莫言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作家,似乎更是在冥冥中印证了梦中有关“好日子”到来的预言。这幅特殊寓意的作品在拍卖现场以2.5万元起拍,在场内买家与电话委托席之间经过近20轮激烈竞价,最终以29.9万元高于起拍价近12倍的价格成交。 名片也是名人墨宝收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据史书记载,名片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名帖”条有详细考述。名片的收藏价值取决于名片艺术的本身。越是古老的名片,越是名人的名片,越是特殊材质的名片,越是签名、题语、稀少的名片,就越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1990年,苏富比拍卖公司就以145万美元的惊人记录拍卖了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亲笔签名的名片,并被称为世界上最名贵的名片。2010年的拍卖会上,曾经出现过一件王国维名片,上手书短札一通。文曰:王国维顿首,昨晚接罗叔翁致公一函,奉呈祈查收,《书契范录》《金泥石屑》已有数十纸印成,寄此。如欲阅请过舍间为荷。此上,即请景叔先生晚安。邹景叔:尝在上海哈同花园为其鉴定书画者。估价35000至55000元,成交价超过了20万元。 “朕知道了”,无疑是目前最为火爆的文化事件,而他们原先所在的奏折,则是非常珍贵的一种名人墨宝。奏折是清代高级官吏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也称折子。据说它始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到清朝灭亡废止。据记载,清代的奏折制度是这样的:凡上呈给皇上的奏折,由皇帝批复,再到下面落实查办,事情处理完以后,奏折必须原样交回,由皇宫保存,个人不得私自留存和抄录,违者治罪。雍正皇帝继位后,还又专门为此下过严旨。 近年来,清代奏折作为具有文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拍品,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现阶段,在拍卖会所上拍的奏折中,有皇帝朱批的,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的价格根据其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皇帝的批语数量来衡量。通常皇帝朱批仅有几个字的一般性奏折,每件的价格大约在几万元之间。在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中,曾经出现过骆秉章奏折(八十一本),估价20万至3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45.6万元。 综合分析辨别赝品 文化名人“家书抵万金”跟他们自身的文化历史地位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的文化修养密不可分。过去,名人书写工具都是毛笔。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和雅士常常利用书法来寄托自己的艺术理想,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许多人终身以之为伴,有些人虽治他业,且不是以书法著称于世,但终身雅好书法,若以他们独具风格的书法作品而论,当一个书法家绝对是绰绰有余。因此很多名人的书法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 名人墨宝之所以价值不菲,且在拍场上屡创新高备受追捧,究其缘由,无非是由于名人本身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而在特殊载体上的墨宝,相比正统的手札更多了一份“随心所欲”,不带有任何表演性,而是真性情的流露,是真实思想的表达,是真实人生的写照,是真实历史的存根。 此外,业界人士提醒,随着名人墨宝收藏热度的上升,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赝品,藏家出手时应特别谨慎。专家建议藏家应广泛了解书札的背景资料,对写信者、收信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深入的了解。据介绍,目前市场上的赝品多是对名人字迹进行仿造,有的是有母本的克隆,也有的是无母本的仿制。常言道“字如其人”,要辨识真伪,就要深入了解署名者平时的书写手迹及其为人。收藏爱好者在选择时,要看内容,更要看附件,还要关注系列拍品,以求相互印证,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