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新绘画如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14 15:04:45 | 出版社: 《世界艺术》杂志

 

被 访:杨劲松(以下称:杨)

采 访:沈其斌(上海证大美术馆馆长 以下称:沈)

沈: 你如何评价中国当下所谓的“ 当代绘画”?你认为它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你是如何保持警惕的?

杨:“当代绘画”,应指那些体现出今日中国文化转型、人的独立意识为特征的绘画艺术。此类绘画有着鲜明的自我批判和文化寻根倾向。在‘中国性’和‘个性’这些个大话题内,对每个具体人而言都应具备了启发思想提升创造力的苗头。只是,过快的社会转型发展,“当代绘画”本身来不及深究视觉文化艺术产生与生产的关系,也无暇思量脱胎于借鉴、参照、复制西方现代主义思想以及外来样式与中国本土发展如何对接与变化问题。特别是,很少从思想、理论、实践、实验这些需要做实学功课的内容上入手,样式主义的东西多过在地生长的思想结果。新样式、新技术、新材料的表面性强大于视觉文化的学术索求。

因此,如果说艺术的原创性仍然是它的主要任务,中国的“当代绘画”离此目标还是有距离的。当然,下此判断并不妨碍中国“当代绘画”这个概念的存在。因为,我们所指的所谓当代绘画的确有别于过去的千人一面、千画一题的格局。它拓展了中国人的视觉想象和绘画的创造性活力。呈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人的多样性关系,促进了视觉文化的发展。问题在:今天的艺术创作环境越来越需要现实地面对思想转型的要求,艺术家所经受的挑战话题已不再单纯。就我个人而论,我选择绘画,全然是因为涂抹可以显现内心的期待,可以卸下许多仅为外人道的伪装,可以逼近思想困境。绘画成为我对未知加以描述所最为简便直接的方式,不需要和不指望它换取名利地位,它是一块留给自己想象与快乐的自留地,我尽可能保持唯心不乱的情境以求避开利诱逼近我的内心真实。这个“真实”当然不是物理性的、客观的,但它几乎就是我个人经验累积后的对自我确认的时间方式。

1  2  3  4  


下一页蚌病成珠——王川水墨艺术解读上一页图与词:马格利特以来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2013年一二合订本
· 图与词:马格利特以来
· 新绘画如是
· 蚌病成珠——王川水墨艺术解读
· 精灵朱新建
· 《未曾呈现的声音》亮相军械库——2013 年第55 届威尼斯双年展
· 让观众了解真实的中国——专访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策展人王林
· 文化香奈儿——《一幅布景与五幕传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