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在当代文化的延伸中,原有的概念已经不再奏效,而探讨雕塑在当下的概念设定也并不是一件着急的事,因为在当下,重要的不是设定,而是带有非自由随机的无限可能的尝试。雕塑是什么?对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做回答,并不等于说我们的艺术知识和思维能力存在欠缺,而是当代文化下,我们的艺术知识、思维能力每天都在接受新的经验挑战,可能今天所发生的就能使昨天的轮调所坍塌,而今天所做的概念设定在明天看来,或许已经不再合理。 前言: 中国雕塑历史的发展,每个阶段对雕塑的概念都不一样,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下我们谈的“雕塑”也只是阶段性的理解。 中国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转变都与90年代政治上的改革开放有关。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现代雕塑还是一种“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的基调,大部分都是带有政治目的、政治服务的因素,而在政府的规划下,现代雕塑更多的成为了参与公共空间的一种艺术形式,甚至至今,这种现象依然影响着公众处于公共空间时的感知。政治上的开放也带来了文化的开放,西方的现代文化的进入,给了中国文化新的冲击,在艺术方面,西方的现代艺术给了中国艺术家一种思维的解放,对于雕塑来说,应该是抛弃了一种“服务”的观念,开始更多呈现雕塑家本身的观念以及雕塑本身。其实,雕塑的概念是一个西方的概念,中国本土雕塑没有这个概念。中国现代雕塑也受到了国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古典美学。 当代雕塑从一个狭隘的领域在不断地拓宽,这也得益于当代艺术、当代文化的“占领”。而说到这里又不得不回到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文化冲撞。就在前几年或者是今天,我们谈论的“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的中国本土文化的没落”,然而我回过头了看,可能这种“入侵”带了的利远远多于弊。其实西方现代文化给中国艺术家带来的解脱并没有使他们完全抛弃中国文化,这种解脱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反思。这种反思也带来了中国文化的新局面,虽然说对中国文化的“重构”并不一定准确,但当下文化的延伸的的确确在重建我们的经验。 中国当代雕塑呈现的是一种语言、观念、材料、技术等更为综合的知识体系的层面。雕塑、装置、建筑甚至牵连着多媒体以及现成品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越来越多元,当代雕塑的边界也被拓展的越来越宽,所以当我们在观看一件艺术创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定义为它是雕塑作品,又可以归纳到装置的范畴,但是我们都避免着作出这种草率的决定,把他们归纳到空间艺术上或许才不会引发太多的争议。但是,当代艺术呈现的不是对于某种领域的圈定,而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当代雕塑的概念以及范围,他们还需要时间的梳理,而概念的设定,后者会在反观艺术史时给予他们的认定。 当我们谈论了概念,转到雕塑的市场层面,似乎略显跳跃,但是市场这一环节又不得不提。在国内的各大拍卖中,雕塑所占份额着实微弱,而价格也不像油画般价格翻了又翻。雕塑对于储藏的一些限制,使得很少人收藏雕塑,不如绘画容易保存,而雕塑市场的“冷静”似乎让人淡忘了这一艺术门类。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中国雕塑的位置,隋建国的《衣纹研究》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而这也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第一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望的不锈钢作品,也被安置在不同的场合,蔡志松曾获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成为该活动一百多年历史中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除此之外,艺术衍生品的出现也让雕塑市场出新了新分支,“稀奇”是向京、瞿广慈的创立的艺术品牌,已在北京有多家分店,并且也在计划国内其他城市以及国外销售,不得不说,“稀奇”在几年的经营中成绩惹人注目。当我们铺陈出种种成绩,我们会看到,雕塑的市场的“冷静”并不代表“冷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