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朱倩 图片提供: 纽约佳士得︱纽约苏富比 引文: 2012年11月13日的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专场上,来自艺术家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的四件拍品圆满成交,而就在第二天在纽约佳士得的“战后当代艺术晚拍”专场上,艺术家的7件上拍雕塑品均以高价成交,雕塑品完美的线条和盘旋漂浮感成为众人追捧的焦点。 抽文:杜尚曾说:“考尔德的艺术是树与风的升华”。凝聚了树的灵性,风的飘渺,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是新奇而又富有生命力的。那些悬挂着或者站立着的金属元素都以简单的形状展示出不同的形态,它们会因为空气的流动或者观赏者的摆弄摇曳,甚至发出声响,很有情调。 正文: 成绩斐然的雕塑大师 亚历山大•考尔德(1898.7.22—1976.11.11)是美国著名雕塑艺术家,他是动态雕塑的发明者,是20世纪雕塑界届令人钦佩的雕塑艺术革新者。他的创作领域很广,包括巨大的雕塑、绘画、挂毯、玩具、珠宝等等。 考尔德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位石刻工艺家,父亲是一位雕塑家,母亲则是一位肖像画家。童年时期对艺术的耳濡目染让他具备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尝试用木块和铁丝的切割和扭曲塑造出人形,8岁的时候又给姐姐的娃娃设计珠宝手首饰,街角的木块,皮件,软木塞和钉子都成为他最初的创作素材,组合起来,便是他的玩具,在小伙伴中,他就是那个最具光芒的小“发明家”。 高中后,考尔德进入了新泽西州的霍普肯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学习,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技师,然而毕业后三四年的机械相关工作并没有让他产生足够的兴趣。但是这些在学校习得的专业的机械动力和自然动力知识也为他将来的动态雕塑成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1923年,他进入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学习绘画,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在那段时间,考尔德为一些报社画插图,那些由素描和速写构成的插图,内容多是关于马戏团的表演,这也让他和马戏团有了沟通,渐渐地他和马戏团做起了铁丝玩具的生意。铁丝也正式地成为了他的创作元素,他的第一件站立铁丝雕塑作品——“约瑟芬•贝克”(巴黎国家现代美术馆藏)就是创作于那个时期,成就了当时极为新颖的新造型主义的线条雕塑。不难看出考尔德逐渐进入了三度空间的立体结构塑造之中。这些铁丝就像立体的空间轮廓线条,又像雕塑结构的骨架,抽象却又形象,这一系列的铁丝雕塑作品在纽约、巴黎和柏林都受到了好评。之后,考尔德开始重新拾起木刻,将木头的这种元素纳入雕塑中。 直到1930年,考尔德在拜会蒙德里安工作室的时候,他被画架上明亮抽象的集合色彩深深吸引,他向蒙德里安建议,让画作中的红、黑、蓝色矩形图案活跃起来。这对于一个出身自严格信奉加尔文教家庭的艺术家来说是行不通的,建议遭到了回绝,但考尔德并未放弃,他将蒙德里安画作中的颜色用法结合了米罗作品中的多样性,用一种跳跃式思考的创新形式画出很多抽象画,在用抽象的绘画经验转化到雕塑作品中,这样一来在球体、弧线、密度、色彩的范畴里发展出了属于他个人的抽象雕塑,他展示出来的雕塑类型灵动而简约,看似单薄却又极具延伸感。或黑或彩的铁片抽象地穿插在一起,边缘的线条借着视觉的效果无限延长。雕塑是固定的,但是艺术家却借助了声音,灯光和风来使雕塑活跃。较薄的金属片被他装在了铁丝的边缘,在空气中微微扇动,和固体机件碰撞,发出细小的声音,雕塑品无限延展的光滑平面在光线的变化下形成不同剪影。 杜尚曾说:“考尔德的艺术是树与风的升华”。凝聚了树的灵性,风的飘渺,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是新奇而又富有生命力的。那些悬挂着或者站立着的金属元素都以简单的形状展示出不同的形态,它们会因为空气的流动或者观赏者的摆弄摇曳,甚至发出声响,很有情调。 考尔德晚年创作了很多大型的户外雕塑,多家机构邀请他在公共空间设计雕塑作品,包括肯尼迪国际机场的“125”、巴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螺旋”、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人”。直芝加哥克鲁钦斯基联邦大厦的“红鹤”等等,最著名的当属芝加哥联邦政府中心广场的那件纯红色的巨型雕塑“火烈鸟”。雕塑高达15.9米用钢板铆接而成,巨大的弧形线条把笨重的钢铁火烈鸟诠释得宏伟有力,人们在雕塑构筑的巨大空间里自由穿行,强烈的设计感和后面笔直的建筑物形成鲜明对比,将时尚的多元气息添加到了写字楼繁忙交替的生活作息中,颇具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