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杭州:艺术融于生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28 16:53:33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文/陈君达

南宋行都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杭州的经济和文化就比较发达,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在国内各地区的艺术市场中,拥有“西泠印社”和“中国美院”两块金字招牌的杭州无疑是所有二线城市中最为重要的。以吴山通宝城和岳王艺术城为代表的杭州古玩市场主要经营越窑青瓷、龙泉青瓷、南宋官窑瓷器、古玉、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翡翠白玉、文玩杂件以及当代工艺品等。杭州的画廊业大多以经营近现代及当代“新浙派”书画为主,专一经营当代艺术的很少。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基本以中国美院的教授和部分西泠印社社员这两大群体为主。二级市场以综合性拍卖公司西泠拍卖为代表,拥有大大小小拍卖公司20多家,经营风格鲜明。

浙派书画,尤其是近现代及当代“新浙派”书画,历来是最受杭州藏家追捧的收藏门类,比重占到整个杭州艺术市场的60%以上。“浙派”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流派,前承两宋,后接明清,具有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浙派绘画在形式上深受两宋院体画传统的影响,风格上趋向内敛深致。明人戴进为“浙派”开山鼻祖,与吴伟、蓝瑛并称为“浙派三大家”。解放后,在潘天寿提出的强调传统、以书法为基础的理念下,一批活跃在浙江地区、以杭州为活动中心的书画家共同形成了“新浙派”。老一辈的“新浙派”书画名家包括潘天寿、陆俨少、黄宾虹、陆维钊、余任天、沙孟海、吴茀之、诸乐三、周昌谷、陆抑非等。近年来活跃在杭州书画界的当代“新浙派”艺术家有周沧米、王伯敏、吴山明、卢坤峰、曾宓、姜宝林、刘江、刘国辉、童中焘、陈振濂、何水法、朱关田、王冬龄等人。

尽管浙派书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缺乏市场意识,不注重宣传等原因,长期以来浙派艺术家中除潘天寿、陆俨少、黄宾虹等个别名家的作品行情有显著增长外,不少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仍然偏低,尤其是当代“新浙派”艺术家作品,相较于同等级别的其他画派艺术家而言,价格差距还很大,尚处于价值洼地。“大部分浙派艺术家的作品近5—10年来的上涨幅度非常有限,但接下去很可能会有一次整体的提价。”浙江南北拍卖负责人朱军说。据了解,目前除杭州本地藏家外,山东、河南等地的一些藏家也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收购当代“新浙派”艺术家的作品。此外,据杭州吴山通宝城董事长助理吴志强介绍,本着“藏画于民,发掘潜力艺术家”的宗旨,吴山通宝城将联合杭州书画界人士,成立“中国书画家研究会——浙派分会”,为有实力的年轻“新浙派”艺术家提供创作、展示的平台。

除书画外,在古玩及工艺品收藏方面,以南宋官窑、越窑青瓷、龙泉青瓷、德清原始瓷等为代表的产自浙江当地的老窑瓷以及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当代玉雕、文房清玩等也是深受杭州本地藏家追捧的收藏门类。杭州东明白庐艺术馆馆长蔡暄民表示,瓷器收藏与书画收藏一样,地域性也很强,例如,北方藏家比较关注北方窑口的瓷器,而南方藏家相对比较关注南方窑口的瓷器。此外,尽管市场上经营老窑瓷的商家不少,但品相完好﹑烧造精美的整器并不多见,大多以残器和瓷片为主,而即便是一块瓷片,目前的市场价也已经涨到了几千元至万元不等。

由于浙江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明显的衰退,不少浙商投资者对于艺术品的投资热情不再像往年那么高涨了。对此,朱军表示,虽然近年来浙商投资者对于艺术品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并不是杭州收藏群体的主要力量。“尽管缺少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巨型藏家,但杭州的收藏群体很大,而且基础很好。南宋文化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影响根深蒂固,杭州藏家的特点是内敛、低调、务实。他们非常懂得传统中国画的本质和精髓,了解中国书画的源流,偏爱于收藏具有传统笔墨情趣和文人画意境的书画作品,对于气势恢宏的大山大水反而没有那么喜欢。”朱军说。

“艺术融于生活”是杭州艺术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在杭州,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过书法和绘画。现在,越来越多的杭州百姓将收藏艺术品看作是提高生活品质、增加生活情趣的重要标准。艺术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杭州资深书画收藏家蔡小燕说。

从去年开始,杭州的一些大众平面媒体也陆续开始以画廊、拍卖公司等各种形式强势介入艺术市场。人们相信,这将会加速杭城“艺术生活化”的进程。

下一页香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五十期
· 杭州:艺术融于生活
· 香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北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济南:注重本土艺术家的推广
· 福州:传统收藏根深蒂固
· 广州:多样化的收藏市场
· 武汉:书画市场的那些人,那些事
· 成都:复合与多样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