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济南:注重本土艺术家的推广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28 16:19:04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文/贾佳

近几年来,济南的文化艺术市场发展迅速,现已形成以济南英雄山为代表的艺术市场园区以及分布在全市的七贤文化城、大观园文化城、齐鲁古玩城、泉城路山东古玩城等,共同构成了济南艺术市场的构架和风貌。济南艺术市场分布众多,规模很大,门类齐全,囊括了书画、古籍善本、瓷器、玉器、黑陶、古钱币、红木家具、木雕 、石雕等。悠闲、安逸的生活也促使着市民去文化艺术市场游览、把玩、观赏进而收藏。经过笔者的调查与访问,总结出济南艺术市场当下现状的几个特点:

注重本土艺术名家的推广和宣传

山东省内潍坊、淄博等地市艺术气息也非常浓厚,画廊众多,艺术活动十分频繁,市场活跃,并一直在传播国内知名国画家的艺术作品和成就,如:何家英、刘大为、孙鹏、沙孟海等艺术家,艺术氛围浓郁,作品层次较高。而相对于潍坊、淄博的艺术市场的开放性、强烈性和活跃性,作为山东省会的济南却比较保守,稍显传统与沉着。多年来,济南一直立足山东,更注重本土艺术名家的推广和宣传,如黑伯龙、柳子谷、于希宁、张登堂、郭志光、关友声、魏启后、张志民、吴泽浩等艺术家及作品的推广和流通。

推广和宣传这些艺术家有两方面原因:一,这些艺术家均为济南市书画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艺术底蕴丰厚,技艺纯熟,艺术风格鲜明,拥有极大的群众基础。二,这些艺术家中的很多人为山东省各艺术机构、协会、院校的任职人员。如张志民既是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美协主席,也是山东艺术学院院长,除了艺术造诣较深之外,还拥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

近几年,这些艺术家已经成为济南书画市场和收藏界关注的主流,作品流通速度较快,市场成交量明显增加,作品润格也逐渐攀升。相信这除了体现艺术家的作品优秀和艺术品市场回暖之外,济南艺术市场和主流媒体对其作品所做的宣传和推广等也不容忽视。

本土中青年艺术家已渐成体系

济南除了30后、40后、50后的老一辈艺术家之外,近几年来,60后、70后、80后的中青年艺术家以国画为主,已渐成体系。为促进山东省书画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自2006年以来,山东省文联与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连续策划了多届书画博览会以及众多主题性展览,而其中老一辈艺术家与中青年艺术家齐登堂,成为了一个新的展览模式和品牌。这些青年艺术家多来自学院、专业创作机构,多次的各地采风写生和个人的主题创作给这些青年艺术家奠定了丰富的基础。而与老一辈艺术家的相互借鉴、沟通和推介又给了中青年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信心和动力。从工笔、花鸟到写意,中青年艺术家已开始在山东各地的展览活动中频繁登场,中青年艺术家群体也已渐成体系。

画廊多是散户经营,投机心理大于品牌建立

济南的文化艺术市场遍布全城,画廊众多,约有2000家,但规模不大,资金也不充足。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开办文化市场手续过于简单,只需缴纳租费,而对于画廊的艺术定位并不关心更无严格学术把关;这些画廊多为画店,层次不高。虽可生存,但却缺乏个人特色,也无准确学术定位。部分画廊更是跟风严重,对代理艺术家的作品缺乏完整鉴别。而艺术品的品位是关乎画廊成败的关键,一味追寻“谁的作品更好卖”,而无准确学术建立,这必然导致画廊的高端产品缺乏,品牌画廊难以建立。而画廊老板的投机心理大于品牌建立,出发点的偏离性必然导致画廊的短期经营和低端的特点。缺失的原则性使部分画廊老板出于利益流通不少假画,而这些利润低﹑层次差的艺术品,严重影响了整个艺术市场的信誉度和运转。

艺术代理体系不成熟,拍卖公司陆续成立

艺术家经纪人在济南并不多见,个别的画廊艺术代理也并不成熟,缺乏完善的代理制度和协议。画廊寻找艺术造诣高、市场潜力好的优秀艺术家,而为了免受约束,在创作和市场把握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很多艺术家并不希望签约被代理。于是艺术家作品直接走向拍卖的现象越来越多,艺术家直接走拍卖并不符合艺术市场常规,但由于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并不能完全制止。而由于作品的好征集和市场的火爆,近几年不知名的小拍卖行不断涌出,越来越多的人踏入艺术品交易行业,在导致文化市场被炒得过热,漫天要价、鱼目混珠的同时,直接导致了公众对文化市场失去信任,参与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经营者也失去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由此可见,虽然艺术市场发展繁荣,但行业的不规范也隐藏了众多的背后隐忧,而不断的完善艺术市场相关制度和促进行业规范化,也成为了济南文化艺术市场完善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下一页福州:传统收藏根深蒂固上一页北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五十期
· 杭州:艺术融于生活
· 香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北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济南:注重本土艺术家的推广
· 福州:传统收藏根深蒂固
· 广州:多样化的收藏市场
· 武汉:书画市场的那些人,那些事
· 成都:复合与多样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