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笔墨当为时代立传——访画家李延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30 09:20:10 | 出版社: 《收藏投资导刊》

采访/本刊记者 杨艳丽

《收藏投资导刊》/S

李延声/L

李延声,1943年生于陕西延安,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李延声从艺50余载,曾留下许多辉煌的足迹: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正气篇》大型系列人物画广博好评,邓颖超专为其题词“中华正气”。1997年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举办《魂系山河》画展,其65米长、2.8米高的中国画长卷被誉为“历史画和人物画的传世之作”、“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慷慨赋同仇”获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银奖。2011年8月16日,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根据他中国画长卷《魂系山河》创作的同名大型交响音画,在国家大剧院进行首演。

S:您是一位具有极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哪些因素让您产生了这种责任感?

L:这种责任感与我的人生经历是有一定关联的。我的父、母亲以前是“抗大”的教授,父亲当时也参加了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的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从我13岁正式学画,到后来读美院附中、本科、研究生所接受的来自于父母、老师的教育,始终都贯穿着毛主席提出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当大学临毕业时也就是“十年动乱”中,我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及“面向边疆、面向基层、面向厂矿、面向农村”的号召就选择了去山西太原西山煤矿工作,一干就是8年,当时的想法就是认为:大学生自觉走“和工农相结合,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道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总的来说,我所走过的路就是按照毛主席指引的“艺术为人民”、“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的道路。

S:那么,您从1956年至今,50余年的绘画生涯,最能体现您艺术追求与创作理念的总结是什么?

L:我曾经用两句话概括了我的艺术追求:一个是“搜尽万象打草稿”;另一个是“笔墨当为时代立传”。前一句是来源于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强调到生活中去,这句话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创作观点,也就是“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而我是人物画家,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的变革,并且“人”是最理想的艺术表现载体,所以就总结了“搜尽万像打草稿”。研究生毕业以后,作为黄胄先生的助手,我参与了筹建中国画研究院的工作,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画院,当时得到了李可染、蔡若虹、叶浅予等先生的指点,艺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艺术观也有了全新的定位。李可染先生有一方石印:为祖国山河立传,这也体现了中国画一种博大的境界。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我将这句话发展为“笔墨当为时代立传”,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要关注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S:很多人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太关注政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L:以前我有个学生曾经对我说:“离政治越远越能创作出永恒的作品”。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举两个例子:米开朗基罗创作了大型壁画《创世纪》,当时他是受到教皇的指使,这也是政治,但这并不妨碍《创世纪》成为永恒的经典作品;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把《清明上河图》作为展示的内容,而这件作品在宋代也是受皇帝的指使,表现宋朝当时的繁荣景象。因此,尽管某一历史时期我们走过很大的弯路,但艺术和时代相结合并不是要完全脱离政治的,关键是一定要有很高的境界。

S:您在具体的创作方向上有哪些心得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L:我在具体创作上有两点体会:一个是我称为的“大品”,即表现时代性,比如我用10年时间创作的《魂系山河》,表现的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重大题材。尽管现在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但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有使命感,更要有危机感,关注社会的变革,包括我早期的《正气篇》、《青春颂》等,这些作品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艺术家应该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另一个我称作为“小品”,即表现日常生活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美好幸福生活的比较轻松的题材,这些都可以从不同方面丰富人民的生活。

人物画在唐宋时期曾达到一个高峰,但自从元代以后随着封建社会后期的衰落等原因,画家们产生逃避现实的观念,逐渐脱离社会,寄情于山林,因此山水、花鸟画达到高峰,而人物画的发展比较缓慢,出现了“千人一面”的比较“概念”的情况,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人物画家,除了深入生活以外还应借鉴山水、花鸟画来丰富人物画的技法,以表现新时代的变化,与此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艺术家一定要注意艺术语言的锤炼,因为中国画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笔墨上的高度,特别是对线条的使用,要有艺术独创性,更需要长期的磨砺。

S:《神工》这本书是您新近出版的,我觉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进行传神的写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创作思路。

L:主要是想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现在国家重视并提倡文化强国,这也是一个机遇,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非遗”都逐渐的消失了,如果中华文化的“根”断了,那将是十分令人心痛的,因此我们作为艺术家应该时刻关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一页刘海粟书画真伪浅谈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四十九期
· 笔墨当为时代立传——访画家李延声
· 刘海粟书画真伪浅谈
· 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与鉴定方法
· 谁将是下一个当代艺术的收藏者
· 嘉德香港秋拍为那般?
· “三馆一站”免费:放与不放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