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陈友桐访谈:微·生·物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6-27 09:42:16 | 出版社: 《美术文献》供稿

《水位》是在玻璃盒内装1/2水和1/2空气,让水位线把同一营养体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生命区域,水位线上是经过人工挑选和培养的菌(只生长一菌种,看上去很纯洁)。水位线下是水里面各种微生物的自由生长(显得杂乱和恶心),两个不同区域的生命围绕着水位线一直争斗,水蒸发,水位下降,营养基上面的微生物同时产生变化,直到水干了所有微生物都会死在玻璃盒里。《漂浮》也有点类似,只是换成一张营养漂浮在水上,选择一种分泌青霉素的菌在上面生长,青霉菌一边分解营养一边把分泌出来的青霉素溶到水里,水里的生命开始了跟青霉素的争斗,同时水会变绿。

张:你的作品《恢复白》和《植》中共同的特征是以一种“补救”的方式来恢复已经逝去的物性(恢复的白墙和死掉的木纤维),然而恢复的“白”和“绿”又似乎是一个假象,最终所有“假象”又会发生变化。这个作品方案你最初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暗喻?

陈:《恢复白》是把一个白色空间里的部分白色表皮去掉,在去掉的地方给它涂抹上营养,移接一种洁白色的霉菌在上面生长,由无数个生命组合成一片白色,与空间本来的白色融为一体。把一个没有生命的化工白恢复成一个来自于生命本原的白,而且在过程中我们能够观察到,由白色生命组成的区域每天都在变化、生长和死亡,相比之下它们显得很脆弱,随着营养的结束它们都会死在上面。

《植》有些不一样,自然界中的尸体本来就要微生物来分解,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转换成另外的物质回归于自然,但是这种分解让人觉得恶心,承受不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回归自然的过程。所以我专门给它挑选了一种菌,又可以分解尸体,整个过程又能让你觉得漂亮,似乎一举两得。它不是假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变化,“复活”只是人用自己的经验对它表面形态的判断而已。

张:你怎样理解“ 微 / 生 / 物 ”这个选题?简单聊一下。

陈:我个人觉得展览有没有主题不太重要。展出的作品是这几年做的一些尝试,在想法上也有很多不同了,很难去概括这些东西。策展人从媒介入手来命名,感觉比较安全,而且微、生、物三个字拆开也还挺有意思。

张:如果有害病毒感染你的情况下你有没有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制止?做作品实验时有没有失误过?

陈:那要看是被什么感染和被感染的原因。我们体内本来就生活了很多有害和有益的微生物,而且离不开它们。做作品时我经常担心的是自己身上的微生物会感染它们。

张:你的作品过程时间长,观众只能感受到一个过程片断。你的作品会用录像和图片辅助展览展示吗?

陈:呵呵我很喜欢这一点,在你无法感觉到的地方,每天以数百倍的速度在变化。我每一件新作品都是新生命的开始,它们不可能重复出现,只要还活的就充满各种可能性。

已经死去的作品我才会把它们从生长到死亡的过程的录像与图片一起展出。

张:物化、死亡这些永恒话题是艺术家一直关注的,你也涉及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考吗?简单聊一下。

陈:我想只要人还是个生命,就逃离不了这些问题,当然不同时期不同人看法做法也会不一样。

1  2  


下一页沉波访谈:我在宋庄里,也在宋庄之外上一页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美术文献》杂志77期
· 篡图 ——方少华艺术的启示
·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
· 陈友桐访谈:微·生·物
· 沉波访谈:我在宋庄里,也在宋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