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超越花哨的美——原研哉和他的设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5-22 17:36:33 | 出版社: 诚聚文化传播

想象一棵樱花树

原研哉设计中“空”的理念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500年前的日本社会。在日本历史上,大约500年前有一个中世时代——室町时代。当时日本发生了长达10年的“应仁之乱”,历史名城京都几乎被焚烧殆尽 。巨大变故之后,从贵族阶层到平民百姓,日本人的思路都开始转变:我们的生活里为什么需要那些华丽而奢靡的东西?其实,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不是这些东西。在简单朴素的状态下,人们完全能够生活得内心充实,知足平和。正好在这一时期,“禅”的概念从中国传到了日本。“应仁之乱”后,当时幕府的将军隐遁了,居住在“和室”—也就是日本现在住房最原始的形态。“和室”虽然看上去非常简洁,没有什么家具陈设,但你不会感觉它鄙陋。在那样的房间里,如果有客人来访,主客双方可以喝茶、插花。喝茶的时候,即便是一个简单地印着樱花的茶盘,也可以令主客双方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着一棵满开的樱花树,而根本无须在房间里插上樱花,或在房子外面种着樱花树。由此开始,日本开始了尊重“素”、“空”状态的文化,不崇尚繁复的装饰,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简素”,延续几百年,传承到今天。原研哉也谈道:“最近我渐渐地感受到,通过设计所获得的感悟,与品茶悟禅是相通的。” 隐于身后的创作源泉此次原研哉在上海的设计展,与去年在北京举办的展览相距不到一年,具体展品并无太大变化,而是在观众的“动线”(行动路线)等方面做出调整。

实际上,原研哉及其设计团队的设计,也处在一个非常稳定的时期。当被问到为何如此频繁地在中国举行展览时,原研哉说:“这不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而是出于我个人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尊敬,以及自己对中国文化持有的浓厚兴趣。” 原研哉设计中的“空”的理念,完全可以在中国宋代的文化传统中,找到其渊源,因为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传统中国书画中有留白的创作手法,在一千年前的南宋时期,有两位山水画家马远和夏圭,作画时就喜欢只画一角或者半边,留下大片的空白,表现水、云、雾和风。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从而很自然地把观众的目光引向主体。以至于留下了著名的“马一角,夏半边”的构图技巧。他们的创作理念,跨越千年,与原研哉“空”的设计理念遥相呼应。这些历史文化渊源,就像原研哉所说的:“时代向前发展,并不一定就代表文明的进步……创造力的获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如果能够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历史文化的深处,或许也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

后记:“我渴望创造最纯粹的东西”

对原研哉的个人生活,大家知之甚少。原来,原研哉进入平面设计领域其实是一个偶然。他一直想从事的是建筑设计。除了做平面设计,在食品设计方面,原研哉也做过尝试。比较有趣的是,他设计过一种“<”形的意大利空心粉,可是设计完毕之后,他自己还没有机会品尝到那种空心粉。他对外界称,“我平时喜欢穿黑色衣服,这样就不用花太多心思在衣着上,也会让我感到心情平和。”热爱工作之余,他还喜欢旅行,泡温泉。作为设计师的他,平时有非常注重生活细节的一面,有时却又很随性。经常出差的原研哉,每次出行都会选择最早的航班,“因为我喜欢看着这个城市从沉睡中清醒的时刻。它热心地吸取着世界的养分,同时又像一个辛勤的耕耘者,建造着他们深爱的一切。我也是其中一个劳动者,渴望创造最纯粹的东西。”

1  2  3  


下一页自然生长的建筑——漫谈绿色建筑发展之路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翯》第23期
· 超越花哨的美——原研哉和他的设计
· 自然生长的建筑——漫谈绿色建筑发展之路
· 散落在黑白键的天籁
· 花非花 雾非雾——邱红:成长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