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窑是蜀文化的骄傲,是中国后世五彩缤纷的彩色、彩绘瓷的拓荒者和先驱者。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难免挂一漏万,不妥之处,承蒙各地藏友专家赐教。 在宋代以前,青瓷的制作和烧造一直处于我国瓷器发展的主导地位。四川邛崃县境内的邛窑,包括十方堂、尖子山、固驿山、瓦窑山等主要窑址,在南朝时就创烧出了青瓷产品,唐、五代时期达到鼎盛时期,直到南宋中晚期停烧,历经800余年。虽然从总体上考察,邛窑还是属于一个庞大的民窑青瓷体系,主要生产各类生活性实用青瓷器,但其中不乏烧造出了许多造型别致和釉色各异的值得文物和收藏界研究和珍视的精品。 隋代邛窑青釉凤冠双耳瓶(见图)高24公分,此瓶造型端庄沉稳,古朴典雅,上端塑一盘口,溜肩微斜下,外形线条流畅优美,肩部对称置凤冠双耳,是取凤鸟头冠羽毛之形状,传说中的凤鸟是人们对鸟图腾崇拜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有吉祥、光明之意。口沿内壁及器身外表、器底沿边施青釉,在釉下先施有一层白色化装土,这也是邛窑瓷器的一个特征,因为邛窑产品的胎料是就地取材于当地的红色粘土或灰色粘土,为了更好地体现器表所施之釉原本之色,所以先施上一层化装土,然后再施上釉。此瓶釉色青黄莹润,釉面自然开片,微有剥蚀。器底露胎处呈深砖红色,胎壁较薄,但胎质十分坚实。(全文详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2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