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亚洲力量改变全球艺术市场版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2-20 17:24:28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全球艺术市场的版图被打乱了!20世纪50年代,战后美国以其稳定的经济形势和具有开拓性的战后艺术运动,取代欧洲艺术市场的霸主地位。进入21世纪,另一场艺术市场的革命再一次改变了全球艺术市场秩序——经济力量和艺术力量在亚洲崛起,2005年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异军突起,引发世界关注,成为国际艺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一股足以对抗传统欧美艺术市场的新兴力量正在形成,他们颠覆了此前一个多世纪欧美建立起来的市场秩序,亚洲力量改变着全球艺术市场的版图。

策展人侯翰如指出,亚洲当代艺术现在愈加成为全球化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亚洲当代艺术是近二三十年比较活跃的、新鲜的地方,所谓国际化或全球化这样的概念已经不像人们以往概念里的那样,以纽约、巴黎、伦敦等地为中心,它呈现出多中心化的面貌。并在一些新型的快速发展国家中变得很活跃,亚洲地区即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亚洲当代艺术其实是一个综合效应的概念。画廊、艺博会、拍卖公司和收藏家正在构筑一个良好的亚洲艺术市场生态系统。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HK)与艺术登陆新加坡已成为最受世界关注的艺术盛会。拍卖公司在香港、北京的角色、定位及成绩很清楚的呈现出来。白立方、高古轩这类国际画廊看准亚洲,进驻香港,带来积极的影响。

从藏家角度而言,亚洲当代艺术藏家日渐多元化,藏家对当代艺术的需求及品位越来越成熟,西方收藏家也越来越懂得亚洲当代艺术的价值。侯瀚如介绍,目前,亚洲之外的国际性机构或私人对于亚洲艺术的收藏总体呈上升趋势。德国银行就收藏了很多亚洲艺术家的作品,古根海姆也有一个特殊的部门开始注意亚洲艺术的情况,并开始收藏。但他们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日本等的艺术品也都各有倾向,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毫无争议地成为亚洲艺术市场的引擎,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上涨惊人,其价格指数上升500%,拍卖场上的当代艺术品收入飙升50%以上。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艺市受到冲击最严重的也是这一板块,当代艺术下跌的比重高达50%。尽管如此,据全球艺术市场权威网站Artprice统计,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自2004年以来的平均增长率为2000%。在2009年-2010期间,中国当代艺术品利润高于世界的25.6%,2011年在世界当代艺术市场的份额位居第一。台北罗芙奥拍卖部总经理傅斐郡表示,从长远来看,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后势力量,也都被很多人所关注,它的走向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北京、香港成为目前艺术品交易最为活跃的城市,二者各具其发展优势。香港佳士得高级副总裁张丁元及北京阿拉里奥负责人金秀炫为本刊记者进行了具体阐释:首先,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与东方和西方都有密切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市场接纳度。其次,多元文化使得香港更具文化包容性,国际化友善程度最高;第三,香港的金融和贸易流通的程度更高,经济及语言体系的优势也更突出。北京的优势则体现在庞大的艺术家资源,以及具有充分购买力的大陆买家,而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也是其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正是这些优势,使得业内人士相信,北京、香港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个最具活力的艺术品交易中心。此外,同样深受关注的还有印度,印度强劲的经济增长力催生了新一代艺术行业的支持者和赞助者,在专业营销策略及欧美藏家介入下,印度当代艺术市场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安尼施•卡普尔、苏博德•古普塔都是拍卖场上的明星。

东南亚地区当代艺术的兴起也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新加坡成为东南亚艺术市场的交汇点,苏富比东南亚艺术拍卖在1996年已经在新加坡举行。收藏家的巨大投入稳固地支撑着他们的同胞,维持着东南亚当代艺术市场的稳定。佳士得和苏富比将东南亚前卫作品加入到他们的拍品行列,刺激了收藏家的胃口,这个新市场的获利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望,首先是在亚洲,然后是全世界,东南亚艺术正在吸引着艺术市场的最大买家。

北京、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地都是亚洲耀眼且具有潜质的艺术市场中心,但亚洲艺术市场却是一个割裂的、分开的庞大的本地市场,各自为阵,本土化交易太强。张丁元表示,“如果不能突破单一市场的瓶颈,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承认只能停留在单一点,不能获得更广泛的价值认同”。整合亚洲资源,将亚洲艺术放在国际平台,使国际藏家有兴趣购买,需要成功突破区域市场的局限。在当前,中国具有在艺术市场上打通各个区域壁垒的优势,香港国际化的优势,台湾拥有全亚洲密度最高的藏家队伍,内地购买力及艺术资源的实力不容小觑,加上日韩及东南亚的新兴藏家,亚洲艺术市场与欧美艺术市场鼎足而立的竞争潜力及发展动力终将使得世界艺术市场版图再次改变。

香港佳士得就是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以整个亚洲当代艺术作为重要资源,2011年,他们将“中国20世纪艺术”正式更名为“亚洲20世纪艺术”,首次整合中国、日本和韩国现代艺术品于同场拍卖,整合的目的在于展示亚洲艺术市场的价值与规模,而香港则是打开亚洲艺术市场的门户。他们对亚洲艺术市场的前途与潜力也抱有很大的期待,相信发展亚洲当代艺术对市场及拍卖公司本身都是双赢的选择。“我们想一步一步整合亚洲艺术资源,呈现出未来亚洲艺术家的最后价值”。就长远而言,如果一个地区的艺术市场是国际性的,更能经受住经济危机的冲击。

然而,整合亚洲当代艺术资源的道路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亚洲艺术史及美学系统是独立的,而当代艺术的价值还没有被市场充分认可。张丁元介绍,在整合亚洲当代艺术方面,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文化认同的瓶颈,一般人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障碍,对别国文化的陌生感无法产生艺术品收藏的认同感。在正式推出亚洲20世纪艺术之前,他们已经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做了很多前期工作。

当代艺术经纪人伍劲表示,要培育一个市场,培养新的买家没那么容易,他表示,自己早在六、七年前就以这种思路开始执行,但投资收益并不好,收益最大的仅仅升值一倍。因此,他认为,“与其在这些板块做资产配置,还不如直接投在中国年轻的一代。就算做亚洲板块,我也会80%押在中国,20%投资在其他国家”。从之前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的路线,发展为整合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当代艺术共同发展的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版图,亚洲艺术市场正在沿着这条路向前推进。韩国藏家金昌一相信,“除了美洲和欧洲艺术家之外,亚洲艺术家同样具有强烈的存在感,吸引着艺术市场的关注。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艺术家,具有巨大的潜能。我们需要一个舞台,来充分展示这些绚丽夺目的亚洲艺术作品”。

亚洲是一体的,亚洲当代艺术的整合也是大势所趋,只有结合整个亚洲市场的现有资源,才能巩固、加强其在世界艺术市场的地位。正如日本森美术馆馆长南条史生所描述的,“亚洲当代艺术是全球一股新崛起的力量,亚洲当代艺术圈正在经历一个震荡期,从美术馆、画廊、艺博会到拍卖公司,各个环节都将有效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亚洲艺术系统。”

下一页国内私立美术馆的漫漫征途上一页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引擎力量能持续多久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三十八期
· 芳华尽为女王而绽放 ——宝玑(Breguet)那不勒斯皇后系列腕表
· 大有可为的朝鲜现当代艺术
· 日韩当代艺术:瓶颈之下寻找出口
·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引擎力量能持续多久
· 亚洲力量改变全球艺术市场版图
· 国内私立美术馆的漫漫征途
· 元明清瓷画废墟之外的新审美点——记郑云云的瓷画艺术
· 市场调整提供建仓良机——访北京艺融民生艺投公司总裁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