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3日晚备受关注的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的众多精品未能成交,“流拍”便成了2011年秋拍的焦点之一。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流拍更能反映市场参与者的眼光和成熟度,买家对精品的质量和价位要求愈加挑剔,并不代表市场低迷。 古代书画精中求精 在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推出的明人画扇集册是比较热门的题材,集沈周、唐寅、文徵明、陈道复等明代名家书画扇三十六页,时间从明中叶至明末,可谓名家云集,名品荟萃。在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名人扇面册页十二开拍到了5376万元。这套三十六开的扇面册页估价为1600万至2000万元,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最终还是流拍。业内人士分析,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中并非件件都是精品,虽然整体价格并不是很高,但想在今后出手仍非常难。而在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沈铨、恽寿平、高凤翰、奚冈、任颐等名家扇面也流拍,名家作品流标,显示出藏家并不只是关注名头和形式,更关注书画本身的品质。此外,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估价高达5000万至6000万元的石涛《细笔花卉》也无人问津。虽然该作经清人孔广陶及近人张大千收藏,曾著录于1931年出版的《宋元明清名画大观》一书,但由于人们熟知张大千是石涛作品的临摹高手,无疑对作品的判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中国古代书画春拍中,估价高达亿元的石涛水墨精品册页《杜甫诗意册》亦流拍,显示了市场对这类作品还有非常高的警惕性。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今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王时敏在1660年创作的《秋山清瀑》,估价为200万至300万港元,最终流拍。徐邦达在其《古书画伪讹考辨》一书中指出:“王时敏晚年有较多代笔画——七十以后大概眼睛有毛病,所以一般应酬之作,极少自画。”正是由于市场对于这类作品的真伪拿捏不准,因此还不如不竞拍,而去购买其他精品。北京翰海秋拍推出一幅华嵒的《画眉鸣瀑》,作品为青霜馆主人蒋谔士旧藏,并曾出现在1971年的纽约专场拍卖会上,2007年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是56万元。在2008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流拍,此次估价达到150万至250万元,依然流拍,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对其真伪心存怀疑。 在今秋的古代书画拍卖中,尤需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以往被视为拍卖市场“硬通货”的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也出现流拍,像赵孟頫的《水仙》、赵元的《剡溪云树图》等。并不是画作本身有什么问题,只是对于藏家来说,这些画作以现在上拍的价格买下,还不如去买其他更精美的作品。近现代名头书画为何流拍在今年“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最让人期待,同时也最让人失望的一件拍品,非程十发的《召树屯与喃婼娜》画稿莫属了。在2008年举行的中国嘉德四季第3期拍卖会上,该作以1100万元天价成交,创下了程十发作品拍卖的成交纪录。同时,这幅作品的买家也被证实为刘益谦,这无疑使得这幅作品的此次复拍让市场充满了期待。然而事与愿违,该作从1500万元起拍,到1900万元后无人加价,低于其2000万元的最低估价,最终流拍。有人认为,该作表现形式难登“大雅之堂”,最多是一种个体的爱好,与目前市场的主流品种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无疑是导致其流拍的重要原因之一。倪田的《摹任熊大梅诗意图册》从4800万元起拍,经过5000万和5500万元的两档竞拍之后,最终因为没有达到保留价而流拍,这幅作品在2003年朵云轩拍卖的估价为45万至85万元,成交价为880万元。在今年的秋拍中,任熊的《大梅诗意图册》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拍品之一,倪田这幅作品的藏家无疑是想借助这股“春风”,但从最终的情况来看,却是不尽如人意。徐悲鸿作品《双骏》,张大千作品《东丹王人马图》、《胜鞓红》,傅抱石作品《松菊思余》,齐白石作品《柏屋图》、《清风君子》等作品,拍卖之前都被业界寄予厚望,估价均在千万元以上,但这些作品相继流拍。在“望山堂藏画”专场,上拍的两幅齐白石作品均流标,张大千的13幅上拍作品中,5幅流拍,这与以前私人专场“白手套”的情况形成强烈反差。在今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张大千赠送给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的《松》也流拍了。虽然真伪没有问题,但估价高达100万至150万港元,还是让许多藏家望而却步,因为这样的题材以后再次出手肯定不如仕女、泼墨等方便。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北京翰海的秋拍中,4幅张大千的花卉作品从估价10万至200万元不等,均无人问津。其中他为老同学雅林画的《岁朝图》,非常罕见,估价达到了200万至300万元,作品流标。 看重性价比,书画拍卖暴利时代结束 在资深书画评论家石建邦看来,众多高期待的书画作品流标的主要原因就是估价过高。“这些作品都是画家的精品之作,如果不是急于套现,而是再放些时日,等到行情稍好之后,肯定会卖掉的”,石建邦说,“其实只要是精品,就不怕卖不出去,关键还是价格问题”。与石建邦有着同样观点的还有王定乾。在日前举行的上海收藏论坛上,王定乾直言中国艺术品拍卖已进入性价比时代。“每次进入拍场,我心里都谨记一个公式。以10分为满分,通常先看一件拍品就艺术性而言我给几分。比如一幅齐白石的作品,艺术性我给它8分,其价格我感觉不太满意,只能给它5分,那么这件拍品的总分就是13分,最终哪件拍品总分较高我可能才会选择哪件出手,这就是所谓的性价比。”用这个“性价比定律”来解释今年秋拍的不尽理想再合适不过了,一件拍品卖不卖得掉不仅看它的品质好不好,而是看它的性价比高不高。像在“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齐白石送给罗隆基的《清风君子》,原本是齐白石自己珍藏的,但是为了感谢罗隆基的鼎力相助,齐白石慷慨相赠。把大幅罕见的精心佳构赠予忘年之交成为艺坛一段佳话,在2009年的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为548.8万元,而此次的估价就达到了1500万至2000万元,两年翻了3倍,这无疑是让市场很难接受的。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牵牛花》的估价达到了40万至60万港元,而其在2009年秋拍的成交价只有6.25万港元。虽然这两年的升值是有目共睹,但在目前市场并不是非常好的情况下,藏家还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估价。 龚继遂表示,综观,2011年秋拍,书画流拍的主要原因是估价高、期待高;此外,流拍的原因也有近两年市场过于火爆积累问题的突出显现,就如病症,原来是潜伏期,现在到了爆发期;第三是拍卖公司的标准过于宽松,特别是在作品的真伪方面,没有严格的控制,拍卖市场拍品投放量太大,艺术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受供需关系影响,一旦供过于求,就会导致价格下跌。一位关注艺术品拍卖的金融界人士也表示,艺术市场缺乏计划性,盲目导致资源浪费。从此次秋拍成交的情况来看,对于盲目性投资的最好纠正就是流拍。今年秋拍中出现的大量流拍现象,对于卖家来说是坏事,但对于市场来说则是一件好事。书画拍卖市场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广大的投资者无疑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拍卖市场上多次上拍的熟面孔太多了,拍品上拍的间隔时间太短,背后是投资客“短平快”的心理和盲目朝钱看的浮躁,这会对市场有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