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我要跟你们介绍的画家都非常穷,但又都非常优秀。其中就包括一个叫科洛的法国画家。科洛很穷,因为没人愿意买他的画。直到50岁他才卖出第一幅画。不过他其实也没听起来那么穷,因为他爸爸每年都会给他一笔钱,尽管不多,但也足够他维持生计。 科洛毕业时想成为一名画家。但他爸爸是做亚麻生意的,想让他继承产业,所以他也只得跟着做生意。不过他一直都没放弃成为画家的梦想。后来他爸爸终于答应送他去学画画。科洛去意大利学习了几年,成为了一个风景画家。然后他回到法国,画了许多很好的风景画,但好像没人愿意买他的画。 那时还有其他许多画家也非常穷。他们发现,住在巴比松乡村要比在巴黎便宜的多。而且他们发现巴比松附近的乡村要更适合画风景画,因为那里有许多树林、小溪和田野,很适合写生。所以这些穷画家们就都搬去了巴比松,住在附近的小木屋里。 搬到巴比松居住的想法最开始是科洛想出来的。因为他喜欢清早起床,然后去观察晨曦中的树木田野,那时地面的露水还没干,所有东西都还湿漉漉的,非常漂亮。他通常会把看到的景色素描下来,回家后就按照素描图画油画。他也喜欢暮色和月光,画了许多暮色和月光下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有一种神奇的、梦幻般的美,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到他老年时,科洛的画开始卖出去了。他总算收获了金钱和名声。科洛一直都乐于助人,等他有钱后,他非常开心,总是资助那些缺钱的人们。 尽管他的风景画总是透着一股梦幻般的忧伤,科洛和朋友们在一起时总是非常快活开心。大家都很喜欢他,叫他 “科洛爸爸”,所以后来他终于出名时,大家都为他高兴。 巴比松有一名画家比科洛还要穷。他也是第一批搬去巴比松的画家之一。他把妻儿都带去了,一家人住在一栋土地板的房子里,屋里一共只有三个小房间。他就是让·弗朗西斯·米勒,法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米勒一直很穷。他爸爸是个农夫,所以他小时候常常跟着爸爸在地里干活。他在一本旧《圣经》上看到一些图片,便开始照着画画。在地里干活休息时,其他人都会打个盹,小米勒却把时间都用来画画。后来,村子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去巴黎学美术。 米勒刚到巴黎时,生活十分艰难。他非常害羞,又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方式,所以很是不适应。他卖画挣的钱只够勉强糊口。米勒最喜欢画贫苦的农民,因为他非常熟悉农民的生活。后来,就在他快要饿死时,有人买了他一幅画农民的画。因为有了这笔钱,他才能离开巴黎去了巴比松。之后他一直住在那里,直到去世。 米勒画那些劳作中的农民时,方法很独特。他常常会亲自走到田间,观察农民干活的样子。然后他再回家把自己看到的东西画下来。他的记忆力非常好,甚至不用模特就可以把人物的动作画得恰到好处。实在需要模特时,他就会让自己妻子帮忙摆一些姿势。 米勒有一幅画叫《播种者》,画的是一个正在播种的农民。你有没有看过农民播种?在美国,播种通常是由马或机器完成的,所以你可能对徒步播种完全不了解。徒步播种时,播种的农民要手脚配合:首先从胸前的口袋里抓一把种子,然后转过身把种子撒在地里,每撒一次种子,脚就跟着往前迈出一大步。米勒画中的播种者非常劳累,但他的步子和舞动的手臂仍然配合得很好,像机器一样灵活。 米勒画过许多幅《播种者》,看起来都差不多。最有名的那幅现在保存在美国波士顿。 米勒还有一幅画跟《播种者》一样有名,叫做《拾穗者》。拾穗者指的就是那些在收割过的地里捡剩下的稻穗的人。巴比松附近的农民都非常穷,所以这些拾穗者捡起的粮食虽然很少,对他们来说却很重要。从米勒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拾穗应该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这么辛苦的工作竟然是由女人来干! 米勒还有一幅画,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它的印刷图片。有时你甚至可以在旧货店里买到这种图片。这幅名画叫做《晚祷》,画的是一个法国农夫和他妻子在地里干活时,听到附近教堂里晚祷的钟声,便停下手中的农活,低头祷告。 与科洛一样,米勒在晚年时也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不过他一直都很穷。米勒去世后,他的妻子不得不依靠科洛的资助过活。 那些巴比松画家中还有一些后来也很有名。他们过去常常在一个大仓库会面,把各自的画挂在仓库的墙上,然后一起讨论大家都喜欢的绘画作品。 我很想再介绍米勒和科洛其他的一些画家朋友,但这章已经满了,没地方写了。所以,就到此为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