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画廊的挑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5 11:03:23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产生了第一个画廊,叫做“东方画廊”,那时画廊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清楚,画廊到底是做什么的?80年代以后中国的画廊像中国艺术家一样与日俱增,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大批画廊撤离,甚至倒闭,同时不少曾经在商业上热乎的艺术家也失去了踪影。2010年后中国的画廊仿佛出现了转机,艺术家也渐渐地呈现了某种活力,现在北京和上海仍然是画廊最主要的集中地,但是在中国,最有经济效益最有影响力的画廊还是欧美画廊,最好的中国艺术家也几乎都在欧美画廊。

中国的画廊才刚刚起步,画廊与艺术家合作、画廊与收藏家合作、画廊与社会合作、画廊的经营理念等专业性知识在中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同时中国所有的画廊都面临着国际压力,因为中国艺术家早已不是单纯的中国意义,更多的作品走向欧美,更多的艺术家活动与欧美有着联系,因此,所有中国画廊面对的肯定不是单一的中国市场,而是整个国际。就这个意义来说所有在中国的画廊都是国际性的,它包括所有中国人的画廊,这对只有三十年历史的中国画廊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竞争无疑也是巨大的。但是画廊的竞争,说到底还是画廊的社会影响力、画廊的文化理念以及是否具备优秀的艺术家方面的竞争。

目前北京最给力的画廊是“佩斯画廊”,上海则是“香格纳画廊”,一北一南,它们成了最能吸纳中国当代艺术眼球的两个点,毫无疑问“佩斯画廊”和“香格纳画廊”既是中国的首选,又是国际竞争性画廊。

那么什么是好的画廊?一个好的画廊肯定要具备国际的竞争力。那么什么又是好的艺术家?一个好的艺术家其作品同样具有国际的意义。两者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画廊、好艺术家,才能使画廊具有竞争能力。

劳伦斯认为:“好的画廊不怕竞争,好的画廊应该培养艺术家和收藏家,一个画廊有好的艺术家就不用怕,好的作品不会卖不出去,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西方某些好的画廊是几代人经营,这个过程相当的长。而中国的画廊其本身历史不长,目前它们主要是以短期的盈利为目的,并且许多画廊名不符实,是商业性画廊。劳伦斯认为:“商业性画廊是一种麻烦,他们不太懂艺术就会急于把作品卖出去,这样就会把艺术家和作品破坏了。中国的画廊现在只是开始阶段,相比较上海二千多万人口,整个上海的画廊还是很少,更何况是整个中国了。中国的画廊才是一个开始,与美国、德国相比较中国的画廊真的太少了。

“此外,中国很多画廊都不是国际的,他们不清楚做一个好的画廊才具有真正的竞争能力,才不会害怕市场的竞争。任何画廊都不是短期的,它们需要几十年的发展,需要与艺术家很好的合作。有些画廊不能自知自明,不清楚艺术家需要什么,怎样为艺术家提供条件,他们把艺术作品看作是美国的西部片,可以很快拿出去卖钱,他们不明白这样做实际上是很危险的,会把画廊和艺术家都做坏了,这是令人担忧的事。”中国许多画廊的情况不能乐观,但是商业性画廊这几年在全世界普遍泛滥,这是世界商业化潮流所为。

当下中国画廊最大的压力来自在中国的欧美画廊,他们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影响力,特殊的国际资源。例如,绝大多数中国优秀的艺术家在欧美画廊,绝大多数高价位的中国艺术家也在欧美画廊,他们也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此外,欧美画廊在中国几乎也成了断定中国现代性艺术家的优劣、现代性艺术作品的影响力、现代性艺术作品的价格的标准,承办了现代性国际展览,确立了在中国的某种艺术体系。勿庸置疑,欧美画廊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有着特殊的的话语权,并与国际艺术活动有着很多联系,而这些,中国的画廊就很难体现,有时甚至无法想象,正是这个原因中国艺术家寻找国际性发展,欧美画廊是其不二的选择。此外,中国媒体热衷于国际性,也使中国画廊成了某种“在国内的国际边缘”。中国画廊最大的困境主要是三点:缺乏国际背景、缺乏现代的理念、缺乏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收藏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画廊的作用和意义将会越来越大。

毫无疑问,中国画廊就像中国当代艺术一样也仅仅是一个起步,所以,就当下来说,欧美画廊在中国同样有着特殊的中国需要,它为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它为中国画廊现代性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当下的中国画廊很难担当,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初期发展的必然阶段。所谓的国际竞争,并不意味着在欧美,今天的中国早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它的意义不仅仅在经济,同样在文化上,当代艺术更是如此。

下一页关于当代艺术的收藏上一页中国当代艺术与瑞士情结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谈 劳伦斯·何浦林的当代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