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独立的艺评人在中国少之又少,同时作为策展人或有着学院的教职是大多数艺评人生存的方式——这几乎是共识。19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已经使不少在85时期成名的批评家得到了身份转变,从而掌握更多话语权。艺评人向策展人的身份转变的同时,当代艺术的市场化时代在艺评人与策展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全面开启。 在今天,当资本已经和艺术有着说不清的关系之时,艺术评论或者艺评人在中国这个充满惊奇与变化的国家中,在商业气息浓厚气氛中该如何定位?艺术评论是否可以站在全然超然、客观、公正的角度,成为艺术产业链条上的“最终裁决者”,或者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象?艺评人如何平衡生存与学术之间的关系?同时,香港与台湾的艺评人是否也面临着与中国内地相同的状况?本期专题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中国的艺评人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