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长期生产成本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15 13:43:55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在分析生产成本时,经济学家对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进行了有益的区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产品和成本的分析都只限于短期的情况,这个短期的概念是,对于产品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来说,在这段时期内其实际数量能够有效地保持不变。在制造业——微观经济学当中的常规案例——当中,固定要素是指厂房和设备。

短期指的是,生产商在这一时期内必须决定在现有的工厂条件下,以多高的价格,生产多少产品。长期指的是,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足以使生产的所有要素都成为可变要素。在制造业当中,它是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足以使公司抛开旧工厂,建立一到两家新工厂,甚至将生意拓展到新的领域当中。

现场表演艺术中的相似定义是什么呢?在由商业性剧院上演剧目的情况当中,短期是指个别产品的使用寿命。在这段时期内,该剧目的生产成本,包括首映夜之前的一切开销,都是固定成本。制作商的决定仅限于演出应当持续多长时间,以及门票出售应当采用什么价格。商业性剧院的“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制作商可以策划在相同或不同的场地中,增加一些戏剧或音乐剧的演出,其类型可能各不相同,规模也可能大小不一。

我们认为,从非营利部门的单一产品的角度进行考虑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大多数公司每年都会有一个演出季度或上演一些常备剧目。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戏剧、歌剧、芭蕾舞、现代舞以及交响音乐会。相应的,非营利性表演艺术机构的“短期”概念的最佳定义不是个别产品的上演周期,而是一个演出季度的长短。“季度”是计划单位。每个剧目都不是被单独考虑的,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来考虑的。尽管在演出季度当中,演出计划有时可能会发生变动,但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因此,对于给定的演出季度,其生产成本在一开始就被固定下来了,这使“季度”表现出“短期”的经济特征。而“长期”则是比单个演出季度长的一段时期。在长期内,管理部门可以尝试选择上演的精致剧目数量的多少,或选择演出季度时间的长短,或每个演出季度中包括的单个剧目数量的多寡,它们还可以将演出迁到其他不同的场所,或甚至停业一段时间。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来说,存在的一个最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当生产规模扩大时,产品的单位成本将如何变化?说到规模,经济学家指的是生产企业的规模,它以厂房和设备在设计能力下带来的实物产出为衡量标准。

如果我们用横轴代表规模,用纵轴代表平均单位成本,就可以得到公司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因此对以上问题的另一种表达方法即:公司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形状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对于每个产业,都需要进行实证调查。以下总结了三种可能出现的长期成本模式:规模经济,即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会下降;规模收益不变,即如果单位成本固定不变;规模不经济,即如果单位成本反而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表现为这三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例如,在制造业当中,大多数产业中的公司在达到某个最小经济规模前都会获得规模经济,而一旦规模继续扩大,产量将有广阔的增长空间,而此时的规模收益不变。当规模发展到相当大的水平之后,规模不经济现象或许就会出现。然而,我们很难得到支持最后这一论点的证据。实际上,在一个竞争的世界里,我们不能期望找到许多公司,在单位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仍会扩大其规模,因为这样做等于自我毁灭。

下一页现场表演艺术的规模经济上一页非营利部门的价格和产量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文化经济学》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