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外古今释恩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6 16:58:57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久旱盼甘霖,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第一个西方大展: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轰动了整个大陆,包括遥远省市的所有美术工作者,都想来一开眼界。有的人没有路费,砸锅卖铁也要赶来京城。但展品限于19世纪及农村风景,而且大都是二三流作品。法国人自己感到并不能代表他们的高水平艺术,故在前言中委婉地说明展品是由中国方面挑选的。我们急于想了解原子弹时代的新科技,展出的却是蒸汽机。法国人大概也为此深感遗憾,故同时额外陪展非中国选定的印象派及其后的一些举世闻名的杰作的大照片。有人对随展的法国人说,中国观众不会接受这些现代派的东西,然而学画的内行观众们恰恰正拥挤在这些大照片前钻研,法国人便指指这些热情的观众,他们比看正式展品更感兴趣。

后来,罗丹的作品来京展出,观众如潮,买门票排长队,美术馆每天延长展出时间,加夜班。盲人也来参观,他们用手触摸大师的作品。最近,亨利·摩尔的作品来展,对他偏抽象的语言一般中国观众不理解,开初,展厅很冷落,但最后却人头攒动,火爆起来,即使尚不甚理解,人们仍不肯让现代雕刻峰巅的大师擦肩而过。

我们向往隔膜的西方,急切想了解、汲取。开放二十多年来,西方涌进来,泥沙俱下,于是不少人起了反感,大声疾呼要回归东方,竭力挖掘老祖宗的一切言行,想以此作为继承传统的准则。1992年我在《明报》月刊发表了一篇短文《笔墨等于零》,开宗明义,我说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我是阐明创作规律,感情决定技巧,新感情催生艺术新样式,笔墨毕竟属于技巧,故程式化的笔墨准则等于零,其实也就是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都为了促进艺术的创造。最近几年,在“回归”潮中,媒体大炒笔墨等于零,其实大部分人并未读过我这篇千字文,却奋力来保卫笔墨,宣言笔墨不是技巧,是灵魂;是中国画的底线、根本;毛笔不是工具……

我自己还在使用笔墨,竭力想用笔墨创造出新艺术,至于作为工具的笔墨是否永世长存,谁也无从断言。工具之变缘于生活之变、客观条件之变。农业社会孕育了东方精神文化,但固有的精神文化挡不住新的生产方式与新的思维活动。电灯不是从传统的油灯发展而来,“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境便断了后裔。优秀的传统总是逆流而进,叛逆而进,当传统顺流而下时便趋向萎缩、枯竭、消亡。新世纪的中国人离外国人更接近,新世纪的中国人和古代中国人更遥远,但愿子孙能在中西融合的文化大家庭中竭力挑选和发展祖传的精粹。

载《中国画廊》2005年1月第1辑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背影风格 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