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

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

时间:   2018-10-23 16:40:30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

展览时间:2018年10月27日 - 2018年11月24日

        (12:00-18:00, 周二至周日)

开幕时间:2018年10月27日, 16:00(学术对谈 17:00开始)

艺术家:丹尼·戈尔| 朱迪斯·霍普夫 | 比约恩·梅尔胡斯 | 希拉·法勒 | 朱利安·罗斯菲德 | 克莱门斯·冯·魏德迈 | 邓德宽| 胡滔 | 蒋力 | 唐潮 | 王海清 | 佩恩恩

对谈嘉宾:吴冠军,姜宇辉

策展人:马文

无名故事会: 2018年10月28日,16:00

展览地址: 歌德学院“灰盒子”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展览"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从阿甘本的著作《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借用了标题,他通过对罗马书的第一句话10个词的分析,阐释了时间是三维的,而不是线性的,让人马上联想到时间的空间性。

同样从罗马书中获得了启示的马丁路德,通过对圣经的翻译,促成了现代德语的形成。一般认为歌德学院只是一个德语学习的机构,而在中国它的含义有着明显的不同,从1988到2004年它是唯一允许存在的外来文化机构。可以说在过去的30年里,它成为了很多人试图了解多元文化,追求精神自由的庇护所。很明显艺术与自身的辩论,艺术与现实的对抗,总是伴随着失败,分歧,风险.....

歌德灰盒子的空间语境在于,它位处曾是1951年由东德参与设计的军事工业厂区,建筑物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空间改造设计是由Albert Speer + Partner完成,这也是一个悖论的混合体。

时间和空间的虚构是影像作品的重要的材料,影像可以把过去变为一种”拯救性记忆",它通过捕捉每一个瞬间,刺破了线性时间,把过去重新召唤到当下,使之充满救赎的可能性。剩余的时间意味着救赎的不在场,它无法被拯救,可是又随时会到来。每一个当下都是潜在事件的发生点,发生随时会到来,时间随时会终结。过去并不是进步主义叙事中的一个低级阶段,它从来都是和当下相关。

这个展览不想成为遵循某一论点的展览,而是去发散,去追问在未来或者说在剩余的时间中,在异质空间的不断生产中,不同语境下的文化交流,在残酷的现实中,在废墟里和荒漠中,还有什么可能性?

而残留者,就是和时间构成脱节,倒错关系的人,就是展览作品的作者,片中的人物,及观者。他们通过与时代的疏离,去捕捉一个还没有过的当下,去追问到底什么残留了下来。

灰盒子展览空间如同一个小型电影院,12部影像作品分别被投射出来,这个空间被随时替换成不同的12个场景,它切开了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通往作品中的起居室,监狱,浴室,厨房, "伪"房间.....

展览由三部分组成,共同展现对“时间的结构,空间的身份,事件的显现,行动的策略,还没有过的当下”等问题的思考。

第一部分选择了6个工作生活在德国的艺术家, 包括Dani Gal | Judith Hopf | Bjørn Melhus | Hila Peleg | Julian Rosefeldt | Clemens von Wedemeyer。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空间身份,他们各自的故事与历史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多解读性的网状结构。空间的身份被切割成不同层面,瞬间的真实与虚构与空间和场所的复杂性被编织到一起。

第二部分,通过网络,招募了6个不超过30岁的中国艺术家邓德宽| 胡滔 | 蒋力 | 唐潮 |王海清 | 佩恩恩,他们的作品同样与房间相关,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社会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剧烈变迁成为了每个人的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艺术家们通过打开不同的时间线,在当下的生存方式中刺入个体经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悬置了规则。

第三部分,在2018年10月27号的开幕式之后,邀请两位学者吴冠军教授,姜宇辉教授与策展人马文进行对谈,对剩余的时间及身体与空间关系等进行解读。2108年10月28号邀请6个不同身份的居民,即兴的讲述他们和房间的故事,上演“大脑电影Cinema of Brain”。

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远远看去 As from Afar,丹尼·戈尔 ©️Dani Gal

丹尼·戈尔生于1975年,耶路撒冷,生活和工作于柏林。他学习于耶路撒冷的贝扎勒艺术设计学院;法兰克福美术学院;库伯联盟学院。他的电影和作品被广泛展出,包括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2011),伊斯坦布尔双年展( 2011),纽约新博物馆( 2012),瑞士圣加伦美术馆( 2013),纽约犹太博物馆( 2014),柏林电影节论坛展( 2014),苏黎世美术馆( 2015),维也纳美术馆( 2015),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 ( 2017)。

莉莉的笔记本电脑 Lily's Laptop 朱迪思·霍普夫 ©️Judith Hopf

朱迪思·霍普夫,1969年出生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目前工作生活于柏林。2008年起,担任德国法兰克福美术学院自由艺术教授。她于1990-1992年在德国不莱梅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绘画,1993-1997年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自由艺术,1997年作为大师生毕业。朱迪思·霍普夫的作品展出于第8届古巴双年展(2003),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伦敦泰特美术馆,卡尔斯鲁厄媒体艺术中心,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她曾在柏林KW艺术中心,洛杉矶Hammer博物馆,丹麦哥本哈根国家画廊等举办个展。

浴室 Das Badezimmer 比约恩·梅尔胡斯 ©️Bjørn Melhus

比约恩·梅尔胡斯生于1966年,工作生活在德国柏林。1990-1997在德国布伦瑞克美术学院学习,主修电影/录像。2003年起,担任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媒体艺术教授。他的作品展出于纽约惠特尼博物馆,第8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第53届和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2011),利物浦FACT基金会,伦敦蛇形画廊,汉诺威斯彭格尔博物馆,卡尔斯鲁厄媒体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标识空间 Sign Space 希拉·法勒 ©️Hila Peleg

希拉·法勒,1976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是工作在柏林的策展人和电影制作人。希拉·法勒是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Manifesta 7(特伦蒂诺 - 南蒂罗尔,2008)的联合策展人,及第10届上海双年展(2014)影像单元的策展人。 她的作品“反对艺术的犯罪”(2007)在全球许多影像节中放映。 她也是柏林世界文化之家两年一度的柏林纪录片论坛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及2017年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

惊愕之人 Stunned Man 朱利安·罗斯菲德 ©️Julian Rosefeldt

朱利安·罗斯菲德,1965年出生于慕尼黑,工作生活于柏林。2011年起,罗斯菲德担任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担任媒体艺术教授。他的作品在国际博物馆和电影节上展出:近期在哥本哈根尼古拉艺术博物馆( 2017)和上海昊美术馆( 2017)举行了大型个展。他广为人知的电影装置“宣言”( 2015)在世界各地众多个展中展示,例如奥克兰美术馆( 2018)、布拉格国家美术馆( 2017)、纽约军械库大厅( 2016 / 2017)、柏林汉堡火车站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6)等。近期群展包括“好莱坞和其他神话”,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7)等。他的作品收藏于包括柏林国家画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柏林汉堡火车站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大买卖&大买卖的制作 BIG BUSINESS & THE MAKING OF BIG BUSINESS 克莱门斯·冯·魏德迈 ©️Clemens von Wedemeyer

克莱门斯·冯·魏德迈,1974年出生于德国哥廷根,目前工作生活于柏林,并在德国莱比锡美术学院担任媒体艺术教授。这位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曾在比勒菲尔德高等专科学校和莱比锡美术学院学习摄影和媒体艺术,并于2005年作为阿斯特丽德·克莱恩的大师生毕业。克莱门斯·冯·魏德迈参加了第四届柏林双年展(2006),2007年明斯特雕塑十年展,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等群展。 他曾在纽约MoMA PS1,布鲁塞尔ARGOS艺术与媒体中心,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汉堡美术馆等举办个展。

鲁提曼 Tillmans Lu 邓德宽 ©️Deng Dekuan

邓德宽,1990年生于山东,工作生活于济南,2016年毕业于美国塔夫茨大学。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品展出于格罗斯曼画廊(2016),波士顿美术馆(2016),山东美术馆(2018),第二届北京国际短片联展(2018)等。

沉没 Quit 胡滔 ©️Hu Tao

胡滔,1993年生于重庆,工作生活于重庆,201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出于罗中立美术馆(2018)、 韩国仁川Incheon Art Platform(2017),重庆LP艺术空间,重庆新媒体艺术中心等。

时间旅馆 Time Hostel 蒋力 ©️Jiang Li

蒋力,1990年出生于中国江苏,工作生活于米兰/南通。2012-2018年毕业于意大利米兰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作品和自出版物先后于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东京艺术书展,纽约艺术书展,博洛尼亚艺术博览会,上海E空间等展出。

需要回应的是皮肤 What needs to be answered is skin 唐潮 ©️Tang Chao

唐潮,1990年出生于湖南,工作生活于上海。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实验影像工作室。近期展出于集美阿尔勒摄影节,第5届华宇青年奖,Vangaurd画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午艺术空间等。

她正消失,就像黄昏中的一间屋子She is disappearing, like a room in dusk 王海清 ©️Wang Haiqing

王海清,1994年出生于福建,生活工作于厦门,201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多媒体与综合材料专业。作品展出于第三届北京摄影双年展(2018)、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17)、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2016)等。

赖克投资 LIKE INVESTMENT,佩恩恩 ©️Payne Zhu

佩恩恩,1990年生于上海, 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品展出于杜塞尔多夫尤利娅斯托舍克基金会,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首尔Sonje艺术中心,上海明当代美术馆,莱比锡当代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活动 I 对谈:剩余的时间

周六, 27.10.2018 ,17:00 - 18:30

北京歌德学院 (798)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语言: 中文 免费入场

策划&主持:马文

嘉宾:吴冠军,姜宇辉

策展人马文受邀为北京歌德学院798艺术区的“灰盒子”空间策划了展览“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 ”,于2018年10月27日至11月24日展出。这个展览从“剩余的时间”去发散,共同展现对“时间的结构,空间的身份,事件的显现,行动的策略,还没有过的当下”等问题的思考。

10月27日下午5点,展览开幕式后,歌德学院将邀请两位学者吴冠军教授,姜宇辉教授与策展人马文进行对谈,分别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视角,对策展思路,与“剩余的时间”有关的概念,以及身体与空间关系等进行解读,这将不是一次关于哲学概念的论证会,而是对当下生存境况中,不同时空关系中的个体经验做出发散式的回应。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澳大利亚墨纳士大学哲学博士。著作《激活你的日常:吃喝玩乐的哲学视野》入选《南方都市报》2017年度十大好书,最新著作为《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正在到来的爱情、消费与人工智能》。

姜宇辉,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法国哲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与艺术哲学。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与《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译著有《千高原》与《普鲁斯特与符号》。 

马文,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宗教空间与艺术空间的造型专业硕士。作品参展及策展于德国“Youth Art in the church space St.Lukas”,“BMW ART PROJECT in FIZ”,Pasinger Fabrik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南艺美术馆,集美阿尔勒摄影节等。


活动 II 对谈:无名故事会

周日, 28.10.2018 ,16:00 - 18:00

北京歌德学院 (798)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语言: 中文 

免费入场

策划&主持:马文

嘉宾:未知

策展人马文受邀为北京歌德学院798艺术区的“灰盒子”空间策划了展览“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 ”,于2018年10月27日至11月24日展出。作为展览的单元之一,2018年10月28日下午4:00,策展人邀请6个不同身份的居民,即兴的讲述他们的经历和记忆,他们和房间的故事,如同上演“大脑电影”。

一则德国俗谚说:“远行人必有故事可讲。”不同的人们通过不同的故事线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哪些经历和事件被述说,被记忆,被省略,被遗忘,被忽视,它不一定是事实,但它是一个故事。今天通过各种媒体,讲故事的人距离我们遥远,而在记忆里听故事的人总是和讲故事的人相约为伴,在同一个时空里。


展览名称: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

展览时间:2018年10月27日 - 2018年11月24日

        (12:00-18:00, 周二至周日)

开幕时间:2018年10月27日, 16:00(学术对谈 17:00开始)

艺术家:丹尼·戈尔| 朱迪斯·霍普夫 | 比约恩·梅尔胡斯 | 希拉·法勒 | 朱利安·罗斯菲德 | 克莱门斯·冯·魏德迈 | 邓德宽| 胡滔 | 蒋力 | 唐潮 | 王海清 | 佩恩恩

对谈嘉宾:吴冠军,姜宇辉

策展人:马文

无名故事会: 2018年10月28日,16:00

展览地址: 歌德学院“灰盒子”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剩余的时间 | 房间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