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开幕时间:2015年10月24日 16:00
展览时间:2015年10月24日——2015年11月4日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楼展厅
主办单位: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多伦路27号多伦现代美术馆
策 展 人:高 远
2015年10月24日至2015年11月4日,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的“那年夏天——赵峥嵘个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层展厅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高远先生策划,涵盖了赵峥嵘近年创作的城市系列和园林系列两部分作品。在画家看来这些绘画都是“那年夏天”发生的事。他的绘画链接了过往与今日,即是重构记忆的过程。他画中的城市和园林都是他过往的生活、经历,所见所感的重构和追忆。无论是他前些年的城市系列作品还是近两年的新的园林系列,都试图修复某种记忆。我们通过破碎、失焦且带有迷幻效果的画面,我们似乎意识到这种“修复”是难以达成的;或许正是因其难以达成,故绘画便有了其特殊意义。
艺术家近照
关于记忆的迷图
文/高远
在一般的行文中,常常以“缪斯”指代艺术,而其含义却大于艺术。根据古希腊神话,形成了后来九位缪斯女神的说法,她们分别掌管了艺术、科学、历史,修辞学等极广范围的人类知识。这九位缪斯女神共同的母亲,即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Mnemosyne)。西方世界的记忆一词即是由她的名字演化而来,自古以来就作为记忆的人格化象征,可见艺术与记忆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际的文化史研究中,记忆也与艺术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艺术史和文化史家阿比•瓦尔堡倾其毕生精力试图建立一个被他称作“记忆女神图谱”(Mnemosyne Atlas)的无文字的人类图像知识库。其初衷就是寻找人类的文化记忆,并通过图像的组织和归类,探究人类深层的思维结构。瓦尔堡论述了记忆对图像的储藏作用,旨在通过图像的并置与排列,来辅助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以图像重构记忆。
赵峥嵘的绘画即是重构记忆的过程。他画中的城市和园林都是他过往的生活、经历,所见所感的重构和追忆。无论是他前些年的城市系列作品还是近两年的新的园林系列,都试图修复某种记忆。在俄裔美国作家、文艺理论家斯维特兰娜•博伊姆的论述中,将怀旧分为反思型的和修复型的,修复型的怀旧强调的是弥补记忆中的空缺,弥漫着重建家园的想象,“对过去的纪念碑的完整重建”。而赵峥嵘所对应的似乎就是“修复型怀旧”,他试图重建想象中的诗性生活或者逝去的传统,但是我们通过破碎、失焦且带有迷幻效果的画面,我们似乎意识到这种“修复”是难以达成的;或许正是因其难以达成,故绘画便有了其特殊意义。赵峥嵘的绘画旨在通过形象的把握,构建记忆中的场景,并将一些特殊的或不合常理的图景安置在画面的特定位置,即“想象素”。从而使自身的记忆穿梭其中,并随时能够找到熟悉的方位。这种方式,即是古希腊到中世纪以来“记忆术”的基本原则。英国历史学家弗朗西斯•耶茨(Frances Yates),在她的代表著作《记忆的艺术》(Ars memoriae)中,即描述了这种古代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记忆术。
赵峥嵘的绘画,与这种古代记忆术的法则不谋而合,这种表达与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他的绘画链接了过往与今日,在一种看似狂暴的表现性机理之下,实际上是对于过往选择性的重现。它构成了一幅幅庞大的记忆迷图,似乎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够解码。
《那年夏天》赵峥嵘 布面油画 200x150cm 2015年
《炎热的下午》赵峥嵘 布面油画 200x150cm 2015年
黄昏,即将燃烧着悸动的灵魂 赵峥嵘 2015年 100x75cm 布面油画
蓝色,记忆里的剪影 赵峥嵘 2015年 100x75cm 布面油画
蓝色的灯光,黑色张起的穹庐 赵峥嵘 2015年 60x85cm 布面油画